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8章 太康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58章 太康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58章 太康

孙元化在给马祥麟的信中提到了洪承畴在塞外的发现,田见秀粗略看了一眼,也没看出什么名堂。能看得出,洪承畴、孙元化都对这个突然出现的贺兰部十分重视,不过贺兰部的崛起到底会有多大的影响,田见秀还不清楚,得等王瑾分析才行。

事实上,此时此刻在整个地球上,也只有王瑾一个人能明白纳敏夫和他的贺兰部究竟意味着什么。

此时的王瑾,还在陪玄默玩赛跑。

从陈桥镇渡河之后,王瑾所部就来到了开封城以东地区。王瑾迅速挥师西进,抵达了开封东关外。

几家逃跑速度过慢的士绅被杀,开封城内的气氛极为紧张,很多人逃入城内避难。好在封在开封的周王朱恭枵不是那种不知死活的蠢猪王爷,立刻拿出银子给守军发饷,组织民团。

王爷都带头了,城内绅商也不敢不出钱,故而守军的士气很高。只要钱粮给得足,打仗也没什么可怕的。何况开封的城墙如此坚固,流寇没有火炮和大型攻城器械,也不太可能破城。

玄默得知流寇攻击开封,只得带领官军主力由卫辉急忙赶回,从荆隆口渡河至陶家店。王瑾的目的达到了,当然不会和玄默死拼,转道向东,突然攻下了兰阳县城。

河南的县城之前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农民军的攻击,本地的土匪、流民战斗力稀松平常,拿城墙毫无办法,所以各县的守备也一般,没有很强大的驻军或团练。

对于这些“老秦寇”来说,这种只有几百乡勇和壮班守卫的城市,就和敞开的一样。就算是卫所兵,也毫不足惧。宣武卫、睢阳卫的官军久不经战阵,除了少数将领的亲兵之外,就是一帮武装农奴。虽然近年来到处都有流民和土寨豪强,也有一些部队得到了锻炼,但是和身经百战的农民军老兵相比还是差得远。

王瑾等人在兰阳毫不停留,继续向东攻下了仪封,然后进入归德府境内。野鸡冈一战,王光恩和邢红狼以数百骑兵冲锋,就将睢阳卫官兵和归德乡勇数千人杀得大败亏输。

在黄河以南的战斗和在黄河以北时大不相同。从崇祯三年开始,河南连续四年大旱,米价已经涨到了一斗五钱,再加上明朝为了筹措河北军费而实行的暴敛横征,中原大地流亡遍野,饿殍载道。

本地百姓自发揭竿而起者不计其数,和陕北的各路反王相比,这些人才是纯粹的农民军。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打仗简直可以说一窍不通。

联军杀入河南之后,这些人迅速成为了联军的兵源,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有上万人投入军中。可是,这也意味着粮食供给压力的增大。

由于河南的饥荒和逃荒太过严重,连很多富农、小地主都无法生存,存粮大部分都掌握在大的豪绅或者土寨豪强手中。河南有很多的土寨,其首领也往往是草莽出身,有的行事仗义,赈济灾民,有的在强大起来之后,所作所为与一般的官绅也无甚二致。

所以,联军要打粮,就只能对这些人下手,而且往往抢到的粮食还不多,这就使得他们难以停下休整,不得不一直保持运动,到各地去打土豪。

而这些新入伙的饥民由于缺乏训练,营养不足,又会拖慢行军速度。这样看来,招饥民为兵似乎是累赘,但是现在联军比质量还是难以和玄默手下的河南营兵较量,不靠数量来弥补就更打不过了。

士兵们也愿意多接纳饥民,尤其是因为饥民中有不少失去父母、丈夫的年轻女性,急需找人依靠才能求生,很多士兵都趁机娶上了老婆,可队伍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臃肿了。

当行军至太康县境内时,王瑾决定,不能再走了,再走就会在运动中被玄默追上,到那时势必全军崩溃。

其实现在选择逃跑,也不一定就跑不掉,农民军的行军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想甩开在玄默严令下加速进兵的官军,就必须轻装,抛弃笨重物资,甚至抛弃新收编的饥民,王瑾可不打算这么干。

联军现在有七万之众,但是里面混杂了大量的老弱妇孺。趁着官军还有几天才到,王瑾下令各营重新整编,男女分营,准备应战。

按马光玉和王光恩的意思,大家不妨就此散去。但是其他六位小反王都不同意,他们的人数有限,战兵少,攻坚能力较弱,要打下较大的庄子、山寨都困难,更别说县城了,一旦被官军追上,也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所以,他们更愿意和闯营待在一起。

既然如此,关营和回营也不好就这样离开。王瑾多留了个心眼,马光玉虽然桀骜不驯,但就算要对付别人也会明着来,王光恩可不一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卖队友跑路。

卫辉失守,玄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他的动作极为迅速,王瑾这边刚刚草草完成整编,玄默便赶到了涡河北岸,位于太康县城西北方的马洼。

官军沿着河岸排开,从东南到西北依次是王绍禹、王允成、卜从善、汤九州、许定国五部,玄默率领他的抚标在王绍禹背后压阵,临时征调的卫所兵和乡勇在后保护辎重,全军一共两万余人。

王瑾对于太康这个地方是很有感情的,具体因为什么,不足为外人道也。你要非问他为什么,他肯定说因为这里是吴广的故乡。众头领都颇为奇怪,王瑾怎么对太康县的地理这么熟悉。

王瑾将自己的本阵设在了涡河南岸的芝麻洼,战场附近一马平川,没有任何天然险要可以据守,这也是王瑾不愿意在河南作战,支持李自成在河南短暂停留就返回陕西的方案的一大原因。

王瑾把保护本阵的工作交给了赵德方和张文朝,在前线布置了八队,从东到西依次是吴云朝、张天琳、杨秀头、李文江、张自秀、赵胜、邢文钊、李过。二线又布置了四队兵马,每一队负责接应前面的两队,从东到西依次为李安、马重僖、张能、刘汝魁。关营、回营、高营作为预备队,王光恩在右,高一功在左,马光玉居中。

涡河的流向是从东北到西南,但王瑾并没有沿河布阵,而是将军队从正东到正西展开,左翼的前面留出了一大片空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