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5章 三条路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5章 三条路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5章 三条路

关营或混营的状况都不太好,从山西过来的这一路上,他们和官军打了几仗,损失了一些人马,粮食情况也不容乐观。

王光恩和郭汝磐带来了一些官军的情报,但是还没等大家从中分析出什么来,确切的情报就来了,只不过是以一种令人难以接受的方式。

“曹文诏到怀庆了,他的全部人马都来了。他妈的!”张四祥狠狠一锤桌子,桌上的所有东西都蹦了一下。

张四祥的表情极为可怖,双目充血,面孔狰狞。他心里悲痛万分,但厮杀汉表达悲痛的方式一般不会是泪水。

过营遭到了曹镇的突袭,张大猛、张二猛、张三龙战死,张天琳也受了重伤,张四祥拼死带着弟弟杀出,队伍只剩下了几百人。

王瑾从外面走了进来:“过天星基本上没有生命危险了。”他完全们没料到过营会遇到这么大的损失,看来现在他绝不能再按照原本的历史来估计局面了。农民军的动向本就和主帅的主观判断关系极大,很多时候都没有必然的选择,一点微小的改变,就有可能导致农民军首领们改变决策。官军的行动当然也会因为农民军的变化和官军将领们的主观判断而大大改变,战局很可能因此变得与原本的历史大相径庭。

曹文诏的到来让怀庆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左良玉、邓玘、玄默这些对手虽然难缠,但他们远没有曹文诏这样危险,猛如虎、虎大威、张应昌这一级别更加不如,就算是卢象升,也比曹文诏好对付些。毕竟卢象升有底线,而曹文诏没有。

所有官军将领中,曹文诏最具对付农民军的经验,也是最狡猾、最勇悍的一个,同时还具有最强大的骑兵力量。就算闯、关、混三营联军现在有五万之众,对付曹文诏同样没有把握。

闯军之前两次和曹镇交手的经历都很不愉快,第一次要不是张一川突然带着大批饥民横插一杠,闯军怕是要全军覆没了,第二次对付的仅为曹变蛟率领的偏师,但也只能与他们打个平手。这一次他们要面对的是完整的,有大量辅助部队配合的曹镇,唯一的差别只是把艾万年换成了丁启睿,兵员素质差了些,兵力却增加了。

“闯将是老大哥,我们关营唯马首是瞻。”王光恩果然把皮球踢了过来。郭汝磐倒是很仗义,为过营的残部提供了不少物资,但对于要不要和官军战斗,他也没有什么主见。

李自成说:“众家兄弟以为如何?”李文江第一个说:“过营的仇,就是我们兄弟的仇。”刘汝魁说:“成天躲着曹文诏,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干他妈的!这群狗官兵成天追在我们屁股后面,我们灭了曹文诏,让他们都不敢再来!”

王光泰拍手叫道:“皂鹰说得对,干他妈的!”王瑾心中暗暗摇头,现在的三营联军拼凑起来的这五万人,不说是乌合之众也差不多。又是新兵,又是俘虏兵,王自用部并入闯营之后也没磨合好,关营和混营更加指望不上。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和威力加强版的曹文诏交锋,实在是没有把握。就算打赢了曹文诏,也必定导致闯营嫡系的严重损失。

但是现在恐怕不打也不行了,宣大总督张宗衡麾下的各支队伍已经堵住了太行山、王屋山的各处山口,联军总不能来个愚公移山。现在,联军已经被局限在了太行山、黄河以及卢象升的防线构成的三角地带,失去了长距离机动作战的空间,不得不与官军硬碰硬地打几仗。

一直窝在豫北等着官军来围剿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赶快突围。那么往哪里突围呢?历史上他们选择的是渡过黄河进入河南腹地,但其实还有两条路,或者向东穿过卢象升的防区进入山东,或者向西再返回山西。

李自成目前的计划是正面击破曹文诏,这样就打开了闯军第一次入豫时走的垣曲方向的道路。也就是说,他的计划是返回山西。

然而,山西并非是个很适合农民军活动的地方。起初农民军刚到山西时,这里饥民多,官兵少,粮食又比陕西充足,确实适合农民军发展。可是现在,山西农民军已经引起了明廷的极大重视,这里靠近京畿,又位于长城中段,从陕西到辽东的边军都能调到这里参战。如果农民军一直待在山西,崇祯绝不会允许在离北京这么近的地方有流寇活动,一定会源源不断地调兵围剿,农民军迟早有坚持不住的那一天。

山东也不行,一旦卢象升的防线被打穿,临清、东昌、济宁都会被战火波及,农民军将直接威胁大运河,切断明朝的漕运。崇祯必定不惜一切代价,宁肯发动堪比当年萨尔浒之战的大战役,也要把农民军彻底消灭。到时候联军能西归河南、山西还算好,一旦被赶入山东半岛,那就彻底丧失了机动作战的空间,必然被官军一网打尽。

最好的地方是河南和陕西。河南饥民遍地,农民军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得兵员。本地的官军也不算太能打,围剿农民军要靠外地调来的客军。客军的补给以及与本地军队的摩擦都是问题,生存压力比山西要小很多。

不过在大片的平原地带,农民军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躲避,为了不被官军围堵,就必须持续不断地移动。这样一来,也就没有时间去休整训练,因为没有过冬营地,每到冬天势必都有大量的减员。

陕西同样有大量的饥民,而且是大部分农民军的老家,而且到了冬天还可以进山躲避,自然也是个适合农民军发展的地方。因为远离明朝的权力中枢和经济重心,所以不会有太多客军来增援,主要靠陕西本地的军队。

但即便只有秦军,也是极难对付的对手,曹文诏、左光先、马科、王承恩、曹变蛟、孙守法、李卑、尤世禄、贺人龙这些人,个个骁勇善战,而且有抗击长城外敌人的经验。他们与农民军系出同源,互相之间知根知底,交战多年,到陕西老家和他们争锋,必然要面对非常惨烈的战斗。

不过王瑾认为,另一时空的李自成做出的返回陕西的决策是对的。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等人都更热衷于去难度较低的河南,李自成却只把河南当成兵源地,坚持在陕西和洪承畴死磕到底。虽然最终他失败了,但与洪承畴的五年艰苦战斗也淬炼出了最为坚韧顽强的闯军老部队,没有这五年的血战作为基础,是不可能有之后的星火燎原的。

且不提那么远的事情,只说眼下,王瑾觉得还是要和曹文诏打一仗。联军的空间已经被压缩得这么小了,就算逃又能逃得到哪去?打这一仗,不管损失多大,至少先让曹文诏暂时趴窝,这样才有余裕去考虑下一步的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