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3章 张之水的抉择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3章 张之水的抉择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3章 张之水的抉择

思来想去,王瑾终于决定,这件事靠阴谋诡计是没有用的,只能开诚布公。

“深之先生,现在我们的处境你也清楚,你觉得这件事该怎么处理?”王瑾心平气和,似乎在讨论一件很平常的事一样。

张之水答道:“一切听凭总制吩咐就是。”他的妹妹张凤仪、妹夫马祥麟就在这次参与围剿的官军队伍之中,而且马上要与王自用交锋。他也曾考虑过很久,但是半条应对之策都没想出来。如果妹妹和妹夫胜了,自己和闯营众将就要死,但是反过来,他更不愿意看到妹妹妹夫出事。

王瑾说:“我要是有办法,还用问你吗。”张之水说:“我要是有办法,还不早就说了。”

两人一起叹了口气,如果马祥麟和张凤仪是左良玉、陈洪范那样的人品,那就好办了,两边一起朝天放铳,热热闹闹地“打”一仗,他们回去直接上报大捷就完事了,大家都开心。可是偏偏这两位对崇祯颇为忠心,恐怕不会采用这种办法。

而且王瑾不能私下和马张夫妇接触,更不能传递任何情报,那样就成了出卖王自用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除了坐视他们和王自用交锋,竟然没有别的办法了。

张之水没想到的是,王瑾比他更揪心这一战的结果,因为按照王瑾知道的历史,王自用和张凤仪都会死在这场战役中。

直到昨天晚上,张之水还在筹划要不要逃跑。张之水不同于谢氏父子、蔡仕、赵束乡这些底层文人,他是官宦世家出身,真正的大明既得利益者,让这样一个人和流贼为伍,确实是难为他。

但是有三个原因促使张之水最终还是留下了。

第一是他跑不掉,闯营关防之森严更甚于官军,从王瑾眼皮底下逃跑不啻寻死。对于逃兵,王瑾从来都是毫不容情,逮住就砍。闯军对于自愿加入的兄弟实行来去自由政策,但是对于俘虏兵,本地兵直接放掉,客军都强制整编。

强留本地兵也是无用,他们离家近,熟悉地形,想逃跑太容易了,逼他们入伙只会挫伤士气。让他们回家当老百姓,对闯军也没什么损失。而客军如果被放走,要么加入其他官军,要么上山落草,都会对闯军和百姓形成威胁。

俘虏兵要跑都逃不掉一刀,俘虏来的师爷要跑还想活命?虽然相识以来王瑾和张之水的关系处得很融洽,但是张之水一点也不怀疑,自己这个知道闯军太多情报的人如果要叛逃,王瑾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执行军法。

张之水不止一次见过,有战功卓著的管队或者米脂来的老兄弟因为触犯军律被王瑾处决,就算是强奸妇女、私藏战利品这种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队来说“无关紧要”的事情,也足以让王瑾处决自己在战场上可以舍身为对方挡铳子的朋友,更何况是叛逃。

第二是跑掉也无用,就算他能侥幸跑到妹妹那里去,以他掌握的情报,对妹妹和妹夫其实也没多大帮助。他对于王自用作战计划的了解,就和王瑾讲的那个“把大象装进衣柜里需要几步”一样,根本不能指导作战。而且他也不能再恢复张道濬的身份,当年窦庄的事情追究起来,足够他掉脑袋了。

第三是他也不愿意和闯营诸将再变成敌人。虽然他是个俘虏,但是李自成等人一直很尊重他,真拿他当个先生看待。

张之水心里已经早就不觉得这伙人是贼了,尤其是闯营在视野上给了他极大的震撼,即便是他过去认识过的高官显宦,也极少有人能像李自成和王瑾那样从全国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王瑾做出的辽东战局会一败再败,北方饥荒会再持续十年以上,南方也会发生大规模民变的结论,固然耸人听闻,但是论据充足,推断严谨,让张之水丝毫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虽然听不懂“十二寸等降水量线”之类的东西是什么意思,不过张之水还是能听得出来,王瑾的结论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进行缜密的推演得出的,绝非信口胡诌。

对于大明官府、军队的各种弊端的指责,尽管在张之水的角度听来还是有些偏激,可每一条都切中要害。既有长年在基层的经验,也有对全局的把握,甚至有数据支撑。张之水一度怀疑王瑾所说的户口、钱粮等数字是瞎编的,但是他说的每次都一样,而且自成一套理论。

现在由于没有条件训练士兵,闯军的战术素养是比不上官军的精锐的,但是他们的纪律性、士气以及主要将领的领导才能都绝不亚于官军。如果这样一支军队能够为朝廷效力,无疑是极大的助力,但是张之水很早就放弃了劝李自成招安的想法。招安之后,饷从何出?如果军饷不足,李自成是不是还要去打土豪?除非李自成肯和官军一样不招惹士绅,只靠抢老百姓筹饷,那招安他们还有什么用?大明朝难道缺抢老百姓的兵吗?

在“贼营”中待了这么长时间,张之水早就明白,所谓“贼”,就是被大明官府排挤出正常社会秩序的人。虽然他还不相信王瑾规划的取明朝而代之再收辽的图景,但他也已明白朝廷想把流寇剿光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剿匪官兵走一路抢一路,再加上官府为了筹措他们所需的粮饷军械、车马草料、民夫苦力而进行的暴敛横征,就算是打了胜仗,新产生的流民恐怕也比杀掉的流寇更多,更何况官军还打了不少次败仗,连官军的士兵都被流寇裹挟去了。

现在张之水比较期待这种局面:将来闯军越大越强,割据数府乃至一省之地,然后再和朝廷谈判,变成黔国公沐家那样的诸侯。甚至有更强的独立性,名义上是大明臣子,实则自成一国。这样的话,既能保持闯军的优势,也能让朝廷过得去。但是张之水内心深处也清楚,这种情形是不可能持久的,时间长了,还是要分一个胜负出来。

总而言之,现在让张之水下定决心背叛闯军,他是做不到的。所以,还不如像一个真正的闯军文书那样做事,他给王瑾出了个应对危机的好办法——甩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