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章 李卑的援军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章 李卑的援军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章 李卑的援军

“李大哥,兄弟我请罪来了!”张天琳见了李自成便拜倒在地,李自成急忙一瘸一拐地上前将他掺起:“兄弟说哪里话来,你能到来,真是雪中送炭,愚兄感谢还来不及呢。”

张天琳其实当初是主张和李自成一起来辽州的,只是因为部下都反对,才最终选择离开。听说闯营在辽州受到重创,高杰战死,自己的好朋友田见秀重伤,张天琳心里的难受甚至更甚于李自成。毕竟李自成是尽了力的,负伤昏迷才退出战场,而张天琳却全程旁观。接到李自成和焦得名的信后,张天琳第一个赶了过来,既是为了赔罪,也是怕当着刘国能等人的面向李自成谢罪让他们尴尬。

很快,刘国能、凌邦文、刘小山、王文临都到了,只有拓养坤没来,他托王文临带来一封信,向李自成致歉。拓养坤的营地在最西边,接信最晚,得到消息时,其他人都已经赶往八赋岭了。此时联军的兵力已经足够反攻辽州,拓营再来,未免有些捡现成便宜的意思。现在他们人最多,如果参战,分战利品时必然也分得多。之前有危险的时候他弃闯营而去,现在闯营局面占优了,如果再回来,面子上未免挂不住,所以他借故推脱,自行往西去了。

就算拓养坤不来,集结在八赋岭的七营联军也能出动三万余人的兵力,四倍于官军。官军又不瞎,当然会发现这么多敌人在自己周边集结。尤世禄和李卑商量了一下,决定立刻放弃辽州转移,反正辽州成了一座空城,流寇也不会再来占领这个没有半点油水的地方,这样辽州就算“收复”了,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但他们没想到,闯军的速度竟会如此之快。

李自成根本没等援兵到齐,就让王瑾和刘宗敏发起了攻击,总共五千军队对辽州展开了攻击。这种做法近乎疯狂,原因有二。一是闯军的攻击部队实力远不及官军,一旦遭到反击,有可能大败。二是主力尽出之后,八赋岭的营地就完全暴露在党家面前,如果焦得名起了歹心,所有留守人员,包括李自成本人在内都会被轻易干掉。

王瑾信得过焦得名,在另一个时空,当闯军经过了过草地、爬雪山的艰苦行军,从四川返回陕西,最虚弱的时候,就是焦得名在关键时刻帮了李自成一把,之后又和李自成一起经历了在青海的鏖战。虽然洮河大败之后,焦得名不得不投降了官军,但是他从来没有和原来的兄弟为敌过,而且故意纵容党守素带着很多党家余部加入了闯军。

至于李自成为什么信得过此时和他交情还不深的焦得名,那就不得而知了。

李卑对流寇的行为感到十分迷惑,他从来没见过刚刚吃了败仗的流寇会这么快就回来反击。如果李自成是纠合了几万兵马来报仇,这倒可以理解,只派几千人来算什么意思?

此时尤世禄伤势复发,正躺在床上,无力处理事务,李卑全权负责辽州军务。他判断,这是流寇的诱敌之计,一定是流寇的大队主力已经避开官军的侦察,运动到了辽州附近地带,一旦官军对闯营发动反击,他们便会把官军引到山中包围歼灭。于是,李卑下令坚守营垒,不要理会流寇的攻击,同时一面做转移准备,一面派人到四周侦察,寻找流寇主力的所在。

如果是卜从善这样的将领在指挥,多半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跑再说,而且会扔下尤世禄等伤员自行跑路。可偏偏李卑是个比较有责任感的人,他担心贸然撤退,受到流寇的袭击,他和马科的家丁固然不怕,但伤员们却容易成为流寇攻击的对象。相比之下,他宁肯全军在辽州等一等,反正援军也快到了,如果流寇大举攻击辽州,会遭到官军的内外夹击,必败无疑。

正是这份责任感,把李卑送上了死路。因为他指望的援军,是左良玉啊!

左良玉当然知道辽州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但是他不仅没有向辽州靠拢,而且还不顾卢象升的阻拦,继续向河南前进。左良玉自有他的道理,他说从昌平出发的时候,他接到的命令是救援怀庆,这是当今圣上直接下达的最高指令,谁敢违抗?

左良玉此时的直接上司是宣大总督张宗衡,但张宗衡现在还在部署对王自用的攻击。辽州战事发展太快,尤世禄和李卑又刚刚把收复辽州,取得大捷的报告交上去,所以张宗衡也根本没想到去调动左良玉。

卢象升只是个兵备道,又和左良玉毫无隶属关系,当然指挥不动他,只能任由左良玉大摇大摆地向已经没有流寇主力的豫北进发。卢象升自己的人马还在和高迎祥战斗,也无法抽调。

就这样,李卑又在辽州耽搁了两天时间,他终于找到了流寇的主力。三万人马汹涌而来,开始在辽州外围形成包围圈。

直到这时,李卑才意识到闯军之前的攻击只是疑兵之计。故意大胆进攻,制造流寇主力就在附近的假象,其实两天前李卑完全可以从容离去,闯军根本无力击破他们的断后部队。如果当时李卑发动反击,甚至还能大获全胜。

李卑被流寇耍了一回,固然恼火,但他立刻冷静下来,分析目前的局势。很明显,流寇的意图就是逼官军弃城而走,趁着官军撤退的混乱机会,他们蜂拥杀上,便可以将官军一举击溃。

在正常情况下,李卑肯定会选择固守待援,可是现在,军中只剩数日之粮了。

攻打辽州的战斗伤亡过多而缴获极少,军心已经开始浮动。现在突遭数万流寇的包围,根本不能指望士兵们坚守。李卑召开军议讨论对策,结果大部分军官都主张趁着流寇还没有完全合围的机会立刻东南撤退。尽管李卑反复指出这种做法的危险性,但大家的意见依然如此,尤其是马科和尤人龙也主张赶快突围。

李卑只能从众,虽然他对左良玉的节操还没有一个很准确的认识,但是当官军的注意提防友军是最起码的安全意识。他怎敢保证左良玉会在他的粮食吃完之前赶到,比较之下,还是突围相对安全一些,起码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