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8章 生存问题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58章 生存问题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58章 生存问题

现在联军如果直接会合高迎祥去打潞安,虽然能占据优势,可是猛虎二部加在一起有上万人,而且战斗力不低,他们凭城据守,能坚持很长时间,足够官军的援兵赶到了。

所以,王自用另有谋划,十三家反王商议之后,很快就制订出了方案。

联军兵分四路,王自用、邢文钊进兵垣曲,切断张宗衡兵团与玄默兵团之间的联系,张献忠、张一川进兵霍州,切断张宗衡兵团与许鼎臣兵团之间的联系。这两路兵马一动,张、许、玄三人便不得不动起来,向晋西南集中兵力。郭应聘、郭应宾则率领最近汇集在晋南一带的流民数万大张旗鼓地进军长子,做出要强攻潞安的姿态。

李自成、凌邦文、刘小山、王文临、刘国能、拓养坤、张天琳七营兵马,共计四万余人,利用崇祯重新划分防区造成的空隙,直插沁州,切断猛如虎、虎大威与许鼎臣之间的联系。

联军的目标并不是猛如虎和虎大威,而是许鼎臣。潞安危急,沈王被困,张宗衡、许鼎臣、左良玉都得设法增援,否则就可能有“失陷亲藩”之罪。而这几支队伍中,目前以许鼎臣所辖的山西地方部队最弱,他只能派张应昌、艾万年带着几千人去增援潞安,这样李自成他们七营便可以半途截击,将他们一举歼灭。

如果能将山西总兵和神木参将一起击毙,想必官军的士气必然大挫,许鼎臣也会基本丧失野战能力,这样一来,联军都回旋余地便大得多了。到时候再逼近太原,张宗衡将不得不离开平阳,原本部署好的包围圈就会变得千疮百孔。

对付艾万年这个工作,当然是要交给李自成的。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李自成与艾万年之间的账越积越多,双方对彻底清算的渴望也愈发强烈。

北上沁州的七家反王中,李自成和拓养坤实力最强,占了全军兵力的半数,刘国能和张天琳次之,刘小山、凌邦文、王文临较弱。七位头领共议之后,一致推举李自成为此次行动的指挥官。

这个结果早在大家预料之中,蝎子块拓养坤的兵力和闯营不相上下,但是他们的纪律非常涣散,也没有闯军这么多的官军老兵,还缺乏王瑾、王文耀这样有经验的教官。要是论战斗力,拓营未必及得上闯营的一半,并不比刘国能和张天琳强多少。

由十三名代表组成公共粮台,李自成、拓养坤各派三名代表,张天琳和刘国能两名,其余三家各一名。总掌纪律的是刘国能,王瑾还有拓养坤部下的吴汝义辅助他。

刘国能得处理自己营中的事,所以并不会时时负责纪律纠察,大部分时候是让他的部下杨彦昌代理。

在这种反王联盟中,执掌军纪并不是一种工作,而是一种权力,这三个选出来的代表负责的实际上是在各部发生矛盾时进行调停。

但是,王瑾的理解似乎不大一样。

“王兄,不是我包庇我们四队的人,实在是这两个人是黄巢的部下,我也管不了他们,你这样处置,我回去也不好交代。”吴汝义很是客气地说道。王瑾说:“正因为他们是黄巢的人,才打军棍就了事,若是我的部下,直接就杀头了。”

杨彦昌说:“奸**女,的确该当惩处,但交给黄巢自己处置也就是了,我们不必越俎代庖。”王瑾说:“且不说奸**女的事情,我们这次是奇袭,黄巢他懂得什么叫奇袭吗?跑到村子里乱搞一通,恨不得满世界都知道我们来了。都像他这样胡闹,非连累兄弟们送命不可。”

吴汝义和杨彦昌在拓养坤和刘国能麾下都只是普通的将领,而王瑾是无可争议的闯营第二把交椅。换句话说,如果李自成出了什么意外,整个闯营都是他当家主事,就算是蝎子块拓养坤本人,地位也未见得高过王瑾。既然王瑾执意如此判决,吴汝义和杨彦昌也不能硬拦。

“打他们两个一人二十板。”两名闯营士兵上前要行刑,王瑾拦住他们,一指吴汝义的两个部下:“你们来。”

吴汝义松了口气,王瑾终究是让了一步。拓营的人自己行刑,当然可劲放水,板子碰板子,打得砰砰响,说是打二十板,实则只有三四板着肉,打得极轻。

其中一个受刑的人哀哀痛叫,连声求饶,这是算盘打得精的,打也打过了,一事不二罚,只要他认错服软,王瑾也不会再追究他。但另一个可就横了,他追随武大定多年,何尝受过这样的当众羞辱,一边挨打一边破口大骂。

板子打过,他便要用手撑着地面起身,吴汝义趁他还没起来,上前一脚把他踹趴下:“再打他五板!着实打!”

吴汝义发话,行刑的士兵不敢再糊弄,五板下去,顿时打得那人屁股开花。不过也只是皮肉伤,未伤筋骨。吴汝义急忙命人将这二人抬了下去,对王瑾致歉道:“这小子野性难驯,我回去之后一定好好管教。”

王瑾倒没生气:“虽然来了山西之后我们聚少离多,但四队和八队终究是一家,我又岂会和一个小兵一般见识。只是,吴兄啊,四队如今的纪律,比之当初在陕西时更加坏了,蝎子块广开山门,什么人都往队伍里招,这些人做事没个规矩,把老兄弟也教坏了。这样下去,队伍很快便打不了仗了。”

蝎子块拓养坤、黄巢武大定等四队头领对待老百姓的态度和官兵半斤八两,可官军毕竟还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架构,有升迁的希望,有军饷的诱惑,很多人还有家眷,所以就算烧杀抢掠,抢罢后也还是能组织起来。而拓养坤手下的这些亡命之徒毫无组织纪律性可言,整日只知抢掠,战利品大多私吞,这样的队伍怎能打仗。

当然四队的兵马不是全都如此,拓养坤的嫡系还是很有战斗力的。拓养坤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总归知道要强调军队的令行禁止,否则他也根本活不到今天。他收编这么多牛鬼蛇神也不是全无用处,毕竟打仗的时候人多势众也是个优势,而且他的对手大部分都是民间团练和官军中的三流治安部队,对军队素质的要求也没那么高。

拓养坤一点都不傻,只是太短视了。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这些人,乃至赵胜、高杰、刘体纯、刘汝魁、刘国能,他们都是有政治抱负的,最起码也用一个军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他们是少数,大部分的反王还是像拓养坤这样,没有明确的目标,只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满足于现状。

于是其中像交山军那样道德品质比较高的,就成了晁盖、鲁智深那样的绿林豪杰,像武大定这样从来没听说过道德是什么玩意的,就成了燕顺、王英一样的匪徒。

但不管是晁盖还是鲁智深,如果没有宋江、吴用这样的人把土匪山寨搞成正规军队,道德水平再高也打不赢连环马、十节度。

纪律之于农民军,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还是生存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