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2章 条件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2章 条件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2章 条件

因为参会的掌盘和头领有上百人,而且要考虑到让参会头领们放心,所以王自用并没有在阳城县城里找地方,而是在野外找了一处空场,露天设座。操办宴席的杂役都是王自用手下的,而警卫工作则由各家掌盘带来的卫士一同负责。

大会一如既往地没营养。就如同大明的官员们在朝堂上只能扯淡撕逼,没有一点正事一样,反王大会也就是喝酒吃肉,根本讨论不出什么正经的结果。

不过从趣味性来说,这帮老粗扯淡打屁比士大夫们文绉绉的对喷有意思多了,其中不乏异想天开的见解。比如张大受就建议,三十六营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二十万众,不如集合起来打太原。阎正虎则说,不如大家集合起来去山东干一票大的,料他卢象升也挡不住这么多人。

当然,喝酒聊天的时候是这么说,真正怎么做就难说了。大会下面还有无数的小会,各家反王早就事先互相联系过,对于别人有什么想法诉求做了事先的了解,也有关系较好的已经达成了统一战线。有的人看似满口胡柴,开着各种低俗玩笑,实则心里明镜一般。大家都是刀山火海里闯出来的,各凭本事当上的老大,哪有真傻的,算盘打得都精着呢。

一般的小掌盘并没有多少诉求,他们的实力有限,别说官军了,打土豪都费力,只想抱团取暖渡过这一关。至于过关的方式是什么,他们并不太在乎。乱世造反只为求生,和官军打仗也罢,招安也罢,都只是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王自用并没有像张存孟那样偷偷摸摸地去和官府谈判,正相反,他把招安的消息早早放了出去,现在所有与会者都已经知道了。王自用的计划是串联大部分与会者达成共识,然后在他的领导下所有人一同招安。这样一来,十几万大军同进同退,可以公然与官府讨价还价,远比张存孟那样靠出卖朋友取悦官府要强得多。

大会上,有几位掌盘很明显是经过王自用的授意,鼓吹招安有多好。也并没有什么人表示反对,自古绿林好汉杀人放火受招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能安稳地吃皇粮,谁也不想像现在只有朝不保夕地造反。

可虑的就是招安的条件,官府的信用他们早就领教过。卢象升这种直接提出要改编、吞并、遣散的,虽然条件苛刻,好歹光明磊落,谈好了就降,谈不好就打,没那么多弯弯绕。至于洪承畴之流,说话就如同放屁一般,与他们谈判要时刻加着一万个小心,稍有不慎背后就会被捅一刀。

赵胜见众人议论纷纷,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知道众家掌盘虽然没有笨人,但是大部分都不了解官府,这样挨个被游说,很难了解真相。他是李自成的使者,并非独立的掌盘,有些话不好说,于是向身旁的刘国能使了个眼色,这两位同为秀才出身,比较有共同语言,交情也不错。

刘国能会意,站起身来,大声道:“紫金梁,如今到处都传说你要招安,今日趁着兄弟们都在,你给大伙说说官府的条款是什么。若是好的,我们也随你一道奔个前程。”

王自用说:“刘兄说得是,只是我是个粗人,说话条理不清,就请韩先生说说吧。”

王自用身旁那个文士打扮的人站起身来:“众家头领,学生韩廷宪,是新近投效王将军的幕宾。”

“什么叫幕宾?”“就是师爷,或者军师。”韩廷宪虽然也是秀才,但显然没有赵胜和刘国能这样接地气,他的一些用词很多掌盘、头领都不大懂,赵胜和刘国能还得把他的官话翻译成陕北土话。

宋统殷开出的条件还算过得去,授予王自用副总兵之职,以泽州作为安插地,阳城、沁水、高平、陵川四县都交给农民军驻扎,朝廷会供给粮饷,但也会调他们去打仗。

刘国能问道:“不知朝廷给我们的兵额是多少?粮饷不足之份额,允许我们以何种方式自筹?调我们去参战的话,是打建奴、蒙古人、登州叛军还是其他不招安的绿林同道?”

王自用说,朝廷给他的兵额是五千人,至于后两个问题,他还回答不上来,正在谈判之中。

王自用是个光明磊落的人,有一说一,把他和宋统殷谈判的内容据实以告,但这样一来,其他掌盘招安的热情便淡了几分。王自用两万之众,只有五千兵额,也就意味着朝廷只管五千人的军饷。而且各家反王多有做过官军的,对于朝廷拖欠克扣军饷再熟悉不过。

那么,如果要按照朝廷给出的较低的兵额标准养兵,他们要么裁撤一部分老弱,要么就得自己找别的财源。

裁兵并不是不能接受,各家反王的队伍中都有大量的家属和老弱,裁撤一部分人,将他们安置在某地屯垦,也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裁兵过多,就会影响军队的实力,这个尺度非常要紧。

至于“别的财源”,无非就是和原来一样去吃大户。然而流寇吃大户,大户只能自认倒霉,如果招安之后做了官军还去吃大户,显然会受到弹劾,到那时,朝廷又会怎样对待他们呢?

张献忠站了起来:“俺老张是个粗人,没读过什么书,但水浒的故事还是听过的。招安固然很好,可招安之后是打大辽还是征方腊,这里面的差别可大得很了。就拿我和闯塌天比方,假如我招安了,闯塌天没招安,那宋巡抚会不会要我去打闯塌天?我若不打会怎样?”

众头领议论纷纷,全场嗡嗡大作。只听罗汝才说:“招安这事,还需慎重才行,总要各个条件都谈妥了,才好成事。这宋老爷只是个巡抚,洪承畴这个总督说不定什么什么时候就成了他的上司,再往上,还有朝廷里的大官们,还有皇帝,也不知他说的话作不作数。”声音并不大,但是大部分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