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02章 吴桥的鸡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02章 吴桥的鸡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02章 吴桥的鸡

“王瑾这次可猜错了,这队官兵和他说的一点都不一样。”

辛来虎和几个闯营士兵扮作乞丐模样,故意靠近这队官军乞讨。在正常情况下,这纯属作死,顺手砍乞丐的脑袋冒功对于官兵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但是官兵们仿佛没看见他们一样,径直走过。

王瑾让辛来虎带了一支三十多人的队伍到吴桥县来监视官军,说闰十一月末会有八百骑兵过境,军纪可能会非常坏,要他们一定当心。但是辛来虎他们见到的只有三百多人,而且三分之二是步兵。

这支部队与闯军过去见过的所有队伍都不同,他们的衣甲装备整齐,队列也整齐,更奇特的是他们的纪律。辛来虎已经跟了他们两天,发现这队官军真可以说得上是秋毫无犯。

这些官兵每天走大概三四十里路,每天晚上都在祠堂、寺庙宿营。士兵绝不脱队,行军时也不交头接耳,除了传令的军官之外,个个如同哑巴一般。晚上宿营时也是秩序井然,该休息的老老实实睡觉,该执勤的一丝不苟地巡逻站岗,哨兵们在寒风中屹立不动,没有丝毫懈怠。

每经过一处村庄,他们就会征调食物,但是这些官兵居然给钱?这可是闯军多年没有见过的奇景了。在辽西时,那些做军队生意的都是有官方背景的大豪商,能从官兵手中收到钱并不稀奇,可是在这个穷乡僻壤,官兵居然仍能向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付饭钱,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

闯军只有对穷苦老百姓才会付钱,对乡绅就直接吃大户了。而这些官兵对百姓和乡绅都是一样地付钱,只有经过县城时,才会直接要求当地的官府无偿提供粮草。客军过境,县城为怕乱兵劫掠,照例是不会开门接纳的。吴桥县的官员格外地抠门,只从城头用篮子缒下了几百斤粮食。辛来虎当时不能靠近,事后去捡了一些碎渣,发现都是陈粮,有的还霉变了。

辛来虎都替这些官兵感到愤怒,过去闯军每次兵临城下要求官绅献粮,可没人敢如此敷衍。一般都会有酒有肉,还有蒸好的馍馍,银子当然也是少不了的。城中的官吏和大户害怕流寇真的打进城来,便舍得破财免灾。

而这些人是官军,还是纪律严明的官军,所以城中的老爷们算准了他们不会闹事,便像打发叫花子一样打发他们。这些官兵可是要去辽西顶刚刚战死的何可纲等人的缺,是去为国家拼命的。再联想到宋纬和刘泽清被撤职了还满载而归,吴襄也仅仅被关了几天就放了出来,辛来虎顿时理解了王瑾为什么好好的官兵不当一定要造反,这兵当的,真他妈憋屈。

不过这并不代表另一时空的李九成和孔有德造反就有理,李九成赌博输光了登莱巡抚孙元化交给他的公款,孔有德也是贪污小能手,故意拖延时间不去辽西,还纵兵抢劫。如果不是孔有德部的奸淫掳掠吓到了吴桥的官绅,他们怎么着也会糊弄孔有德一顿饭,不至于一粒粮食都不给。

辛来虎觉得没必要再跟了,王瑾只让他报告官军的动向,没让他做别的。而且他一点都不明白,这种寻常的官军调动有什么可监视的。把王瑾交办的任务完成就好了,这大冷天的,他和兄弟们都想赶快回到冬窝子去烤火。

王瑾也和李自成一样,建立了一处营地来过冬,搭建茅屋,储备了一批粮食和木材。最终他决定,孔有德的事爱咋咋地吧。他现在的人数五倍于孔有德,可是真正的战兵数量太少,打起来未必能赢,而且肯定死伤惨重。何况就算制止了吴桥兵变,东江兵糜集登州导致的问题也是无法解决的。

说起来,那个被孔有德部下士兵偷了鸡的王象春,和闯军还颇有渊源,当初那位米脂县的县太爷王象兑就是他的同宗兄弟。因为县城丢失,王太爷应该已经罢官回乡了,只可惜他家在山东桓台县,没法和他打招呼了。王瑾还特意指示辛来虎,去王家抢点东西,有鸡最好。

官兵抢了王家,王家能不依不饶地追查到底,但是辛来虎大张旗鼓地打着辛思忠的旗号接连抢了王家的两个田庄,还杀了四五个家奴和护院。王家除了让府县官员严查之外,也没有别的辙可使。虽然他们的关系能直接通到朝里,可朝廷管得了官兵,却管不了流寇。三十多个流寇抢粮食的事,在大明朝遍地都是,“虎焰斑”在官府的报告中只是个不大出名的小流寇,哪一级的官府也没工夫理会。辛来虎带着兄弟们美滋滋地吃了一顿烤鸡,带着抢来的钱粮回盐山县去了。

而在吴桥北边东光县境内的冰天雪地里,那队倒霉的官兵正在找地方宿营。

“大哥,天都要黑了,平时我们不占民房没关系,今天这鬼天气总不能露宿荒野,会冻死人的。”张季熊说,“他奶奶的,要不是刚才那个有土围子的村子不放我们进去,何至于到这么晚了还找不到住处。那么大一个村,腾几间房子还不容易吗。”

张鹏翼叹了口气:“百姓怕兵,也是人之常情,我们今晚就住前面这个村子。让荩臣先生去和百姓们讲,让他们腾房子,准备吃的,我们照价付钱。他是读书人,不会吓到老百姓。”

张鹏飞说:“我们得快点赶路了,要不然孙抚台拨的这点钱都不够路费的。”张季熊说:“怎么快?好多弟兄脚上都生了冻疮。本来说要沿途州县协饷的,结果呢?饭都不够吃!”张鹏翼说:“州县协饷,还不是从百姓身上刮皮。如今灾年,百姓也难,我们凑合到山海关,自然粮饷都有了。”张季熊说:“皇帝没钱,百姓也没钱,钱都他妈到哪去了?我就不信偌大个大明管不了我们三百人的饭。都是这班贪官污吏,一个个富得流油,倒教我们饿着肚子去打鞑子。”

张鹏翼、张鹏飞、张季熊三兄弟祖籍浙江,但实际生活的故乡是辽东,辽东沦陷之后,他们逃亡皮岛,成了毛文龙的部下。

皮岛物资匮乏、生活艰难,士兵这个群体在明末原本就是巨大的不稳定因素,自然不能指望他们在饥寒交迫的状态下还遵守纪律,很多东江兵的作风十分野蛮,如同海盗一般。但张家三兄弟却独树一帜,他们宁肯千里迢迢拿浙江老家的财产来贴补军队,也要保持住部队的纪律。其部军纪严明,冠于东江,因此被同僚视为脑子有病。这种模式的军队自然也不能维持太大的规模,只有一百来人。张家兄弟和毛文龙是浙江老乡,但是因为不愿改姓毛,并不算他的嫡系。毛文龙被杀之后,张鹏翼调到了登莱巡抚孙元化麾下,军饷和物资都充足了不少,队伍也扩充到三百来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