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823章 兵者,诡道也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823章 兵者,诡道也

作者:风之清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18:23

第823章 兵者,诡道也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都是意义重大的,尽管长子王广和四子王明山不在身边,但王家年初一的这顿团圆饭还是必不可少的。

长子王广在京师朝廷之中任职,此番王凌叛于淮南,只怕王广的日子已经是不好过了,虽然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来,但王凌深知司马懿的为人,行事决绝狠辣,斩草除根从不手软,之所以暂时还没动王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王凌这边,司马懿现在需要全力来对付王凌,如果王凌败亡了,那么王广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王明山现在建业充当人质,只要王凌保持和东吴的关系,相信王明山在那边的日子过得也是比较惬意的。

在王凌的四个儿子当中,王明山最为聪慧,也最得王凌的赏识,此次联合吴国对抗司马懿的策略就是王明山最先提出来的,而且他甘愿以身涉险,前往吴国充当人质,为王凌换来了五万援兵,光是这一次的高光表现,就足以令王凌为之欣慰了。

与之相对的,此次王广的表现却让王凌大为失望,身为长子,王广将来是要继承王凌爵位的,如果王凌真得成为拥立新君的肱股之臣,那么他的地位将来也必然要让王广来继承。

可王广听说了王凌计划之后,大唱反调,认为王凌的计划不会成功,这个逆子,在洛阳呆得久了,都中司马懿的毒太深了了,为父不反的话,岂不是要任人宰割?

王凌对王广的表现很是失望,不过他除了王广之外,尚还有三个儿子,除了王明山之外,次子王飞枭和三子王金虎对他则是言听计从,二人都是领军之将,此番作战,王凌对他们是相当的倚重。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王凌或许不敢相信其他的人,但他的这几个亲生儿子,无疑将会成为他起事的最大倚靠,王凌坚信,他们父子几人,终究会扬名青史。

王家的家宴极尽奢华,当然对于淮南第一人王凌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一家人在一起,开心最重要了。

不过王凌的好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还没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凌就听到了一个坏消息,平阿失守了。

这大过年的,司马懿尽干恶心人的事,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挑了个年节关头,率军杀了过来,你说这不是成心不让人过好年么?

其实自从令狐愚失手被擒曹彪自杀身亡之后,王凌就已经做好了好了和司马懿随时开战的准备,可司马懿一直在兖州按兵不动,等来等去,等得王凌都有些懈怠了。

如今大雪封路天寒地冻的,这样恶劣的天气之下,王凌原本以为司马懿想要出兵,一定会是在明年春天,但没想到司马懿却出乎意料地这个时候杀来了,杀了王凌一个措手不及。

王凌的好心情顿时全给败光了,平阿失守,等于让寿春失去了一道屏障,战局顿时变得艰难起来,这个杨弘,还真是令人失望透顶。

杨弘可是王凌提拨和重用的亲信嫡系,之所以让他来守平阿,也正是因为王凌对他的信任,平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临行之前,王凌和特意地盯嘱杨弘,要他加强戒备,万不可令平阿有失。

当时杨弘也是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不会辜负王凌的厚望,有他在,定保平阿不失。

但杨弘的话言犹在耳,打脸竟然来得是如此之快,不光平阿失守了,就连驻守平阿的六千兵马竟然也阵亡了绝大多数,除了杨弘带回来五六百人之外,其余的人不是战死在平阿城,就是葬身于淮河中,

“你不说与平阿城共存亡吗?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你现在还有何颜面回到寿春?来人,将杨弘拿下,军法处置,推出城门,斩首示众!”王凌有些怒不可遏,吩咐亲兵将杨弘推出去斩首示众。

杨弘面如死灰,一言不发,临行之前,他确实夸下过海口,力保平阿不失。

当时,杨弘确实比较自信,平阿城可是号称淮北第一要塞,城防坚固,守备完善,杨弘自以为司马懿率军来犯,凭着平阿城的坚固的防守,完全可以御敌于城下。

但司马懿却不按常理出牌,这一战他打得也太过憋屈了,根本没有做好任何的准备,就让司马军突袭得手,虽然他竭力死战,但奈何寡不敌众,最终平阿终究这是没有保住。

两名亲兵已经站到了杨弘的身后,正准备执行王凌的决定。

这个时候,王金虎站了出来,对王凌道:“父亲,平阿失守,罪不全在杨将军,实在是司马老贼过于奸诈,如今乃是用人之际,父亲何必自断一臂?依孩儿之见,当赦杨将军之罪,许他阵前戴罪立功。”

王飞枭亦道:“杨将军乃父亲爱将,对父亲一向忠心耿耿,如果仅仅是因为失一城父亲就斩之,岂不是令亲者痛,仇者快,望父亲三思。”

两个儿子都站出来为杨弘求情,王凌这才怒气稍减,挥退亲兵,对杨弘道:“若不是看在飞枭金虎为你求情的份上,今日定斩不赦!罢了,你下去自领二十军棍,此事便作罢,你带兵去守西门,如有疏漏,二罪俱罚!”

杨弘本已经绝望,如今听到王凌改罚二十军棍,大喜,和性命相比,二十军棍算得了什么,只不过皮外之伤罢了,他感激涕零地拱手拜道:“谢太尉不杀之恩,末将愿肝脑涂地,以报万一。”说着,给王凌叩了几头,出去领杖了。

接着,又有人来报,称司马懿的大军已经在淮河上搭建浮桥,先头部队,已经渡过淮河,进入淮南之地,预计一日之后,司马懿的主力大军也将渡过淮河,兵临寿春城下。

听到这个消息,王凌是愁眉紧锁,对两个儿子道:“如今平阿失守,司马懿的大军很快将会渡河而来,寿春危矣,我们又该当如何应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