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2247章 番禺“新城”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2247章 番禺“新城”

作者:风之清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18:23

第2247章 番禺“新城”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施绩当然不会死守番禺城,因为他比谁都清楚,魏军真正的可怕之处还没有展现出来呢,如果死守番禺城的话,一旦魏军围城,并且动用投石车进行攻击的话,那么吴军肯定是守不住的话,非败不可。

而且会败得十分凄惨。

番禺的城墙,虽然是州城的规格,但实则连一座普通的郡城都比不了,和武昌江陵那样的城池,根本就比不了,夯土的城墙,恐怕连魏军的一轮投石车攻击都抗不住。

揭阳之战,展现出来的仅仅只是魏军野战能力强悍的这一方面,攻城能力交州人还真是一点也不清楚的,可揭阳之战已经让交州人闻风丧胆了,若让他们见识一下魏军的攻城手段,估计更得崩溃掉。

施绩已经是算是很少有的魏国通了,交州这方面对魏国和魏军的了解真心不多,所以才会出现战前盲目乐观,战后人心惶惶的局面。

在施绩看来,大可不必,固然魏军的实力比较强盛,战斗力比较强悍,但他们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如果可以利用郁水入口海这一带比较复杂的地形地利,吴国至少还是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

于是施绩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放弃番禺,在番禺西面的江流分叉处建立番禺新城,将番禺所有的军民全部迁往新城,利用新城四面环水的地利优势,来阻击魏军的进攻。

当然这时候去建一座新城也是来不及的,所以施绩规划之中的这座“新城”,也只是营盘的模样,全部搭建帐蓬,立栅栏为城墙,辕门为城门,这样的“新城”,大概也只需要几天就可以建起来。

陶基一听施绩的建议,顿时眼前为之一亮,说实话,他也舍不得放弃番禺城,毕竟这在里当了好些年的刺史,陶基早已习惯了在番禺的生活,让他迁移到更为荒凉偏僻的交趾郡去,陶基也是一万个不愿意的。

只是形势逼人,陶基才不得不出此下策,现在一听施绩有更好的办法,陶基当然是欣喜不已的,不用迁都就能阻击魏军,陶基肯定是乐见其成的。

听了施绩对这个方案的详细介绍,陶基也是颇为心动,虽然说施绩的计划也是迁出番禺城,但并不像他们计划着的迁往几千里之外的交趾郡,而是就在番禺城的对面,新城的位置和旧的番禺城是隔江相望的,从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那番禺的城貌。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离得太远了,将来魏军久攻不下撤军之后,他们还是可以搬回到番禺城的。

陶基赞同了一个方案之后,便立刻予以施行,毕竟拿下了揭阳之后的魏军,随时都可能会对番禺发起进攻,而要将番禺所有的军民以及物资都迁移出城,短时间内是很难完成的,越早行动,成功的机会就越大,而行动越晚,一旦魏军兵临城下,那可真就什么都迟了。

为了保证迁移不受影响,陶基还派陶璜和陶浚各率一支兵马驻守在增城和博罗,对魏军进行阻击,至少要在吴军撤离番禺之后,他们才可以撤离。

番禺城虽然不算太大,但好歹也是有着十余万人口的,想要在短的时间内将十余万人全部迁出去,难度之大,确实是不可想象的。

但这种困难并不能动摇施绩的决心,就如他当初从巴丘南撤的决心一样,那怕就算是背负一个叛逆的罪名,施绩也要一意孤行。

从这一点上看,施绩属于那种犟人,喜欢钻牛角尖,认死理,只要是他认准的事,那就算是用八匹马,也无法令他回头。

此次番禺迁城,施绩早已经是谋划好的,所以实施起来毫不手软。

首先,施绩派人在郁水上,搭建了四座浮桥,而搭建浮桥,施绩也没有用木头,而是用竹子。

交州一带,最不缺的,就是竹子,而且比起树木来,竹子的砍伐难度也小得多,每名士兵发一把柴刀,一天下来,每人至少可以砍竹子数百棵,数万人齐动手,每天砍伐的竹子数量,那是相当的惊人的。

仅仅一两天的工夫,番禺附近的竹子就被砍伐一空了,施绩下令吴军将这些竹子运往郁水,一半用于搭建浮桥,一半用于修建“新城”。

竹子的用途那是相当的广泛,不光能建栅栏,建竹屋,还能制成拒马和各种的防御工事,吴军就地取材,倒也是十分的方便,仅仅几天的光景,一座全新的“竹之城”就建设出来了,远远望去,一片翠绿,白色或灰色的帐蓬间或隐现其间,倒也是一片盎然野趣。

“新城”建好之后,马上就进行迁民了,施绩和陶基分工明确,施绩主要负责建设新城,而陶基则是负责动迁事宜。

吴主孙奉率先过江,离开了他刚刚登基入住没有多久的“皇宫”,迁入到了新城的“新宫”之中。

所谓的新宫,也就是几顶比较崭新的帐蓬,帐蓬是用上好的整张水牛皮拼接而成的,孙奉以前所用的器具和物什倒是一件不落地搬了过来,帝王该有的仪仗也不会因陋就简,该有的排场还是不能少的,只是稍显寒酸而已。

孙奉带头做了表率作用,但交州的百姓响应者廖廖,毕竟他们在番禺生活了好多年,所有的产业都是在番禺城中,此刻要他们突然放弃,从情感上来讲,当然是难以接受的。

更何况,官府的这一次迁民,又不给任何的补偿,离开了番禺城,生活也会变得十分艰难,所以许多平民百姓都不愿意搬迁。

但陶基可管不着那么多,他要在交州境内搞坚壁清野,不光是番禺,就连附近其他的城池和寨子的人,也都必须要搬迁到新城去,绝不能让他们留下来资敌。

关键时候,陶基的手可不软,该镇压的镇压,该胁迫的胁迫,该破坏的破坏,反正郁水以东,是不可能留一民一物的,陶基的目的,就是要让魏军野无可食之粟,最终知难而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