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2026章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2026章

作者:风之清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18:23

第2026章

Ps:章节防盗,明早更正…………………………………………………………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州军侦骑四出,六大骑兵营往来游弋,一旦发现任何的风吹草动,各个骑兵营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所以司马伦的淮南军,如果真要是留在谯郡境内的话,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能把他们给挖出来。

中坚在苦县被司马军伏击的消息传到了并州军各营之后,诸将士都十分愤慨,皆发誓要为中坚营的兄弟报仇雪恨,但整个谯郡差不多都被犁了一遍,却始终没有发现司马伦的淮南军的踪迹,不光如此,就连原本豫州的军队也不知所踪,看来司马军已经彻底地退出了豫州,返回了淮南境内。

并州骑兵虽然已经达到了淮河的北岸,但未奉将令之前,没有人有胆量越过淮河,毕竟跨越淮南作战,那就是另外的一个概念了,在并州军没有做好渡河准备之前,谁都不敢轻举妄动,毕竟杨奋的前车之鉴还摆在眼前,明知对岸就是司马伦的军队,但他们依然只能是静候命令。

进攻淮南原本就在曹亮的计划之中,拿下兖青豫徐四个州之后,并州军将会顺势地平推淮南,并谋求一条迂回进攻洛阳的路径。

由于司马师在酸枣掘开了黄河大堤,造成了黄河水泛滥成灾,兖州和豫州境内数十里宽的地带沦为了黄泛区,如此一片汪洋,也隔阻了并州军西进洛阳的路线,所以并州军想要进军洛阳,就得另外开辟道路。

想要绕过黄泛区,就必须从淮南绕到荆州或豫州,然后再北上迂回抵达洛阳,虽然要兜一个大圈子,但在兜圈子的过程之中,曹亮便可以顺手地平定沿途各州郡,等到并州军兵临洛阳城下之时,曹魏的大半天下,已经尽在曹亮的手中了。

不过现在想要渡过淮河,可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本来淮河就是一条大河,水量充沛,现在黄河夺淮入海,使得淮河的水位一下子涨高了一倍还多,河水泛滥成灾,两岸的土地大片被淹,整个淮河水系浩荡汹涌,渡河的难度比平常要高出了几倍。

曹亮并没有急于的渡河,现在看来,司马伦是一个相当狡诈的人,有头脑,有智慧,越是这样的对手,越不可轻视,那怕他是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小孩,如果曹亮并没有引起重视的话,只怕会吃更大的亏。

中坚营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了,曹亮可不希望自己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所以大军抵达淮河北岸之后,曹亮则下令各营兵马未奉军令不得擅自渡河,大军都暂时地屯扎在下蔡附近,等候渡河的命令。

下蔡原本是淮南的防御重镇,和寿春隔河相对,一直以来,都隶属于扬州管辖,是寿春通往中原的桥头堡,也是寿春防御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一座要塞,当初诸葛诞叛乱之时,便以下蔡为据点,并亲自带兵驻扎。

本以为司马伦也会极为重视下蔡的防御,会派重兵驻守这里,但并州军抵达下蔡之后,却发现这座要塞居然是空无一人,完全是一副被废弃的样子,这就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这司马伦葫芦里卖得究竟是什么药?

他能跨越数百里的路程长途去苦县设伏,却将寿春的屏障性要塞完全放弃,行事每每都有出人意表之举,这样的对手,还真让人捉摸不透。

越是如此,曹亮便越发地谨慎了,现在黄河夺淮入海,想要跨越淮河,就等于是同时横渡黄河和淮河两条大河,浮桥的搭建难度也要比正常情况大得多。

想当初,并州军在白马渡黄河时,整整地准备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并精心地打造出了连弩飞石船这样的渡河利器,方能顺利地渡过黄河,想要想要横渡比黄河水量大了一倍的淮河,并州军如果没有充分准备的话,未必能轻易地渡过去。

曹亮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决定派斥侯潜过淮河之后,去察探一下淮南军的情况,只有掌握了淮南军的真正状况,曹亮才能做出相应的预案来。

斥侯兵并不是派出了一批,而是接连地派出了数批,因为跨江侦察的难度是要远远大于普通侦察的,斥侯兵渡河之后,就会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地步,如果淮南军严密封锁河道的话,这些斥侯兵想要上岸,都会变得困难无比。

为了能顺利地突破淮南军的封锁线,曹亮特意地多派了几批斥侯兵潜过淮河去,万一这些斥侯半路被拦截的话,东边不亮西边也会亮。

这些斥侯都是在深夜里出发的,他们划着小船,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南岸,为了保险起见,这几支的斥侯兵是分开渡河的,以提高偷渡淮河的成功率。

夜晚的淮河上一片漆黑,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并州军斥侯兵小心翼翼地划着船桨,生怕搞得动静太大了,被淮南军的巡逻兵发现。

他们选择的河段,基本是远离渡口的,这些河段,大多是杂草丛生,荒凉偏僻,并不是理想的登岸地点,不过斥侯兵可都是些艺高人胆大之辈,他们刻意地从这些荒僻之处渡河,就是想要避开巡逻兵。

整个偷渡行动异乎寻常的顺利,多路并州军斥侯兵登上南岸之后,发现这里压根儿就没有淮南军巡逻兵的身影,这委实有些太奇怪了。

按理说,淮南军如果想要指望淮河防线来挡住并州军的话,就必须要在淮河一线上大做文章,最起码的派大量的军队来驻守淮河紧要的河段,对于其他非紧要的河段,也会采取巡逻的方式,以保证在第一时间他们就可以发现敌军的动向,并可以及时向主将进行禀报,获得大批军队的增援。

可现在这些河段不但是无兵驻守,就连最普通不过的巡逻兵都不见踪影,如此重要的河段居然空无一人,难道说司马伦主动地放弃了淮河防线吗?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