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547章 道生道灭

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547章 道生道灭

作者:码字手痛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6:08

第547章 道生道灭

小天宫,封神台。

此处云山雾绕,霞光万千,从接引之光上来,周铁衣没有急着寻觅小天宫的控制权柄,而是先修养自身。

他面前的山河社稷鼎上,冠军侯萧远山留下的拳印仍然入鼎三分,破灭之力不断缠绕在大鼎之上,消融上面的道理,形成道伤。

开辟法门只是不惧破灭之力,但并不是说不用理会破灭之力。

而且这破灭之力并不完全是坏事,经历五灭天都大阵自身由盛至衰,周铁衣五指山被打灭之后,这门绝世武技也化作五行祖炁被大鼎收拢,此时在破灭和开辟之力之间不断演化。

随着源源不断的地仙气运仍然汇聚到山河社稷鼎上,周铁衣一边炼化,一边也对外面的局势有所了解。

这就意味着大夏朝廷还是决定推广地仙之道以挽救产粮,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基础产粮这一块,如何便捷又大范围的增产,在科技侧是工业化,在玄幻侧是地仙之道,恰好两条道周铁衣都握在手中,这也是一种锚定未来。

看到了未来的变化,所以能够独占先机。

而大夏圣上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在无法解决地方人地矛盾之时,落后的封建统治者总是迷信中央权柄,所以封建王朝统治者争权夺位,总是喜欢用继承大统作为优先选项。

其中的‘大统’很多时候就指的是中央权柄,包括中央大臣的任命等等。

因为封建制度本身就决定了皇权不下乡,即使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设立郡县制,也无法完全摆脱这种情况。

因为封建统治无法解决一个本质的问题,那就是权力出自于哪里?

封建统治认为君权神授,而国家的权力出自于皇帝,所以才如此迷信中央大统。

直到很多年后,终结封建统治的更先进的制度出现,解释了权力出自于百姓,所以要为百姓服务,因此是百姓**的社会制度,才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说。

整个理论更加先进,自然也取代了封建制度。

大夏皇帝就算是千古明君,也没有那么远的见识,所以他一定会犯这一千年来明君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迷信中央权力。

在这个有修行的世界之中,这就跟迷信圣人是一个道理。

正是因为掌握过圣人锚定未来的伟力,周铁衣才不迷信圣人的力量,圣人并不是永恒不灭,他们即使是高维存在,但是却无法完全脱离现实,因此才需要有道统之争。

既然是道统之争,那么除了神通术法之外,争的就是底层百姓的授权,谁愿意相信你的道,谁愿意修行你的道,你的道就会长存,你就会越发强大。

其实完全可以将高层次的修行者的神通术法看做是强大的战争武器,而所有的战争迷信战争本身的人都死绝了,唯有一开始制定战争就知道自己目的是结束战争的人还活着。

变相来看,这道理其实佛陀,圣人们也讲过,即使修行,亦不可以神通术法为依凭,那不过是迷惑修行的外道罢了。

只不过这道理佛陀,圣人们没有讲清楚。

当然,没有战争武器抑或是神通术法也不行,神通术法是护道手段,战争武器是维护政权统治手段,但并非是道抑或是政权本身。

想清楚这点之后,周铁衣自身的道统越发充实,天下气运汇聚,开辟和破灭之间,大道显化,一枚枚龙章生生灭灭,圣意贯穿始终,只不过与之前接触的圣道追求超脱于众生之上不同,这道圣意如同春风化雨,来自于天地万物,所以那龙章变化无穷。

山河社稷鼎中,五色霞光腾空,破灭和开辟形成黑白两仪,演绎世间万物,只不过和之前的五指山不同,之前的五指山虽然以五行凝聚出山河万景,但是那都是静态的事物,能够一眼就看出真假。

但是眼前的世间万物却是流动的,本身就覆盖了历史的变迁,只不过掌中一日,外界一年,一旦被擒拿入了手掌,即使分清楚内外之分,但也要受到时光冲刷。

更何况此时的五指山还另有变化,不再只是困人之法。

神躯的左手重新凝聚,周铁衣摊开手掌之时,做佛家,道家慈悲之意,掌心开辟山河,五行相生,万物相长,是最好的救命手段。

但是当手掌握成拳头之时,做兵家,帝王威严之意,拳印破灭山河,五行相克,万物归寂,是最好的杀伐手段。

若是要擒拿别人,一掌抓过去,掌印与世界相合,唯独抽离出不同的时光,如同史家书库,汇聚出一条时光支流,等里面的人反应过来,想要跃出外界,即使神通了得,脱了身,返回主流,但也错过时机。

恰逢此时,瑰红色的虚鱼同样跃入封神台,杂家的鞠子丹紧随其后。

在确定了方位之后,有周铁衣的定位,以天虚子此时的能力,自然能够进入到小天宫之中。

而鞠子丹刚一进来,就看到周铁衣的五指山变化,作为明辨时空之理的杂家,鞠子丹才获得一部分时光感悟,自然明白这掌印变化之时的恐怖。

情不自禁地问道,“这是何神通术法?”

周铁衣心情大好,开玩笑道,“鞠先生连掌中佛国都不识得了吗?”

鞠子丹摇了摇头,“虽听闻你习得掌中佛国,但是以你的才智,恐怕早就融会贯通佛,道,兵诸家,眼前这掌印独开一脉,令人叹为观止啊。”

他是真心实意感叹,同时也想要弄明白这掌印其中的道理。

与那些鹦鹉学舌之辈不同,能够走上圣道之人,肯定都有自己对于道的理解,而他们对于道的不同理解,也会演化出不一样的神通术法。

道是难以全诉,难以全明的事物,但是通过这神通术法,却是能够窥见别人道途的走向。

周铁衣看向手掌,随后淡然地说道,“此掌名为道生道灭。”

唯一可惜的是自己此时只能够一掌掌握一条时间支流,无法重复使用这项神通。

鞠子丹又观察了一下周铁衣的手掌,可惜的是此时手掌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天虚子吐出一轮圆满的日轮,恭敬地说道,“父神。”

周铁衣手持太一玉碟,玉碟本身迸发出无穷霞光,与脚下这座封神台相互生出感应。

鞠子丹环顾四周,轻声说道,“封神台?”

周铁衣对小天宫内的变化知道不多,一边用太一玉碟感受脚下这座神台,一边问道,“鞠先生对小天宫了解多少?”

鞠子丹当然了解小天宫,毕竟当初天一道大兴的时候,他一度想要转修天一道,所以对天一道内的典籍都知之甚详,而小天宫就是按照典籍所建。

之后鞠子丹又活了三百多年,身为杂家二品,也从各个方面了解到当初天宫之战时候的场景。

见了周铁衣的道生道灭,鞠子丹确信周铁衣不是要走神道的老路,而是走一条前所未有,从未有人走过的大道,这让他对于支持周铁衣这位前神尊的最后一丝犹豫也放下了。

毕竟如果周铁衣完全倒向神道那边,书库战场内就不会帮忙演化混洞赤书,也不会让其余几位祭司跳脚骂娘了。

“荒古之时,天帝建立天宫,随后诸神于天宫中会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诸神放弃前嫌,将自身一部分道融入了天宫之中,也让天宫前所未有的强大。”

说到这里,鞠子丹顿了一下,看向周铁衣,看周铁衣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周铁衣当然也不能够失范,轻笑一声,“当初我最先登极,明耀万古,定下人族大兴的未来,祂们天宫会盟,一半的原因是为了约束我,也为了约束人族的未来,不然你以为之后道尊,佛陀,儒圣何以登极?以荒古神尊们的智慧,会蠢到一睡就睡出三圣的地步?”

听周铁衣此时解释了如此秘辛,鞠子丹瞳孔巨震,因为这件事如果是真的话,那么整个历史的正统性都要改变了。

但他的灵性告诉他,周铁衣没有撒谎,这就是真正的历史,也解释了为什么道尊,佛陀,儒圣登极那么容易,好像一切都有人事先安排,直到人族羽翼丰满,才和神道最后大战。

他立马联想到一件事,“那当初的学宫天降?”

周铁衣脑海中浮现出巫木的身影,叹息一声,“我传下去的,不然你以为这么几千年来,你们都用不了学宫,只能够当个世外桃源用,连史家都不得不另建书库,我一过去就能够轻易演化学宫为大赤天?因为学宫的本源就是传承自我,同时地母也支持我。”

鞠子丹了解如此秘辛,一时间情绪有些失控,如果这都是真的,那么人族几千上万年来的奋斗都只是别人的一局棋罢了。

周铁衣也看出了鞠子丹的情绪变化,他只是淡然地解释道,“你可听过我的知性说?”

鞠子丹毕竟是二品人物,快速调整心情,问道,“可是‘不因性起,不知生所为何,不见真知,不明天下之所为何’?”

周铁衣点了点头,摩挲着这如同日轮的太一玉碟,“我只是给人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走到这一步,还是因为人族想要明白人族生存的意义,这是所有人类共同决定的,虽然是我主导的,但圣人锚定未来,是以道统为基础,我的道统在人,因此现在的情况不是单纯由我一个人锚定的未来,我即是人,人即是我,此世乃是所有人族之愿。”

鞠子丹拜服道,“受教了。”

同时他在心中想道,为什么周铁衣现在将那段秘辛讲出来,恐怕也有宣告天下的意思。

因为这段秘辛足以颠覆所有人对神道几千年固有的认知,因为荒古九神最古老者是人,不是神,那么人族所有的信仰都有了新的解释。

那就是人族一直信仰的是人族自身,结合现在五仙大道以人成仙,以仙养神,那么周铁衣道统的法理性从过去到未来都被理清楚了,不会让走周铁衣这条大道的人有背叛人族的感觉。

因为周铁衣本身就从来没有背叛过人族,之后也一直以人为核心,演化出仙,神两道。

鞠子丹一边消化周铁衣透露的信息,一边讲解当初天宫之战的隐秘。

“正是因为天宫乃是当初众神为了对付您建造的,所以即使圣人也难以损毁,更何况当时还没有成圣的天一道主。”

周铁衣微微颔首,确实,如果天宫能够被分割利用,在天一道主之前,道家掌握天宫的几千年里,早就将天宫分割了。

“那天一道主当初?”

鞠子丹轻声感叹道,“诸子百家几千年来无法利用天宫,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承认神,而天一道主是这几千年以来唯一敢承认神的人,即使他在诸子百家眼中是离经叛道,但是在当初五国乱世,神道再兴的时代,他仍然是唯一一个真正压制住神道复兴的人,因此最后玄都山的老天师愿意在天一道主身上赌一把,赌他能够改变天下的状况,打开我们这个井底之天,让纷争的五国看到更外面的世界!”

“果然。”

周铁衣叹惋地说道,“天一道主确实惊才绝艳,老天师也确实胸怀天下。”

鞠子丹悲叹说道,“诸子百家其实很早之前就计算出我们这颗星球有多大,但是在这一两千年的时间中,诸子百家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就像您刚刚的话一样,果然是不见真知,不明天下之所为何啊!”

天虚子一直在旁边静静地听着,获得了史家,杂家传承的祂现在对于人类历史了如指掌,但是对于人为什么要这么做祂却不理解。

“父神,诸子百家为什么会回避这个问题?”

“因为正统性。”周铁衣半是叹息半是嗤笑,“如果承认了天下之大,但是诸子百家却无法带领人族走到广阔的天下,而走到广阔天下的钥匙在神道手中,那么诸子百家就失去了作为人族正统性的基础,历史固然需要缅怀,但人类更想要发展,两者不可同取,那就做井底之蛙,毁了自己的文明,即使太阳在天空,也装作看不见,这就是不见真知,不明天下之所为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