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920章朝鲜抵抗组织

武布中华 第920章朝鲜抵抗组织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02:43

第920章朝鲜抵抗组织

面对即将统一关内的乾朝,豪格等八旗贵族内心说不怕,是不可能的。

因此面对乾朝的威胁,他们现在也是病急乱投医。

清廷为了对抗高欢,现在是乱抓救命稻草,也不管以后之事,只要现在能够帮他们对抗高欢,他们都可以合作。

毕竟扛住了高欢,才有资格谈以后。

此时,只要是与乾朝为敌的,豪格和洪承畴都愿意联合。

反正击败高欢后,是瓜分中原,那本来也不是清廷的土地,分了也不可惜。

豪格扫视了一遍忙碌的海湾,不禁问道:“洪学士,旅顺港要多久才能建造好!”

洪承畴道:“按现在的进度,一年之内,应该没有问题!”

“能不能快些?”豪格道。

洪承畴皱起眉头,“王爷是担心乾军进行破坏!”

豪格点点头,“以防万一嘛!这次本来以为,张献忠和李际遇要和高欢在关中大战一段时间,本王便没有隐藏实力,尽力向乾军施加压力,来牵制高欢的军队,支援张献忠和李际遇。谁知这两人这么没用,居然败得那么快,害得本王提前暴露了实力。现在本王确实担心,高欢会注意到我们!”

洪承畴闻语颔首,神情凝重道:“王爷放心,奴才会加紧建造,并且会派重兵守卫旅顺。”

豪格闻语放心一些,冷笑道:“高欢也就是仗着火器厉害,有了红毛鬼的支持,等我大清有了超过乾军的火器,本王定能向太宗一样,扭转乾清之间的局势。”

洪承畴和吴三桂等人,目光注视海湾,内心也都憧憬,希望荷兰人前来旅顺,能够向三顺王投清一样,给乾清之争的局势带来突破,带来逆转大势的效果。

……

高欢召集沈廷扬和黄蜚进行商议后,决定了突袭旅顺的计划。

两人在京师待了几天,便匆匆返回登莱,进行前期的准备。

登州城,登莱巡抚衙门。

刚回来的沈廷扬,便急着召开秘密会议,商讨突袭旅顺的事宜。

这时黄蜚沉声道:“中丞,水师前往旅顺,舰炮狂轰一阵,摧毁旅顺港内的敌船,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要送陆师兄弟上岸。我们一次只能运输一万多人,可却并不知道清军在旅顺的兵力,还有人马分布。冒然送陆师兄弟上岛,万一遇见清军主力,那送上岸的弟兄都要完蛋!”

沈廷扬点了点头,“黄都督这个担心有理。因此突袭旅顺之前,我们必须摸清旅顺的情况,了解清军在此驻扎了多少兵力!”

说完沈廷扬看向军情司的校尉赵立宪,沉声问道:“赵校尉,军情司能否获得旅顺清军的驻防情报?”

赵立宪道:“清廷对旅顺的封锁很严,不过卑职会设法弄到旅顺的情报!”

沈廷扬沉声道:“陛下希望尽快拿下旅顺,所以还请军情司的动作迅速一些!”

赵立宪微微颔首,“中丞放心,我这就去办!”

……

朝鲜济州岛,在一年前,便被北洋水师占据,成为了乾朝对朝鲜和倭国施加影响据点,以及前往虾夷和库页岛航线的补给点。

自从乾军占据济州岛后,朝鲜境内的情况,就还开始复杂起来。

此前清军吞并朝鲜时,朝鲜王曾经向高欢求救,可是考虑到路途遥远,隔着黄海,高欢并没有给予实质性的支援。

朝鲜国见乾朝不能直接派兵,便只能接受满清的条件,剃发易服,接受满清的直接统治。

这令自诩小中华的朝鲜人,如丧考妣,感到极度的耻辱。

自打清廷在朝鲜推行剃发易服的政策,朝鲜境内就反抗不断,不过朝鲜人的战力实在太差,各地的反抗先后都被血腥镇压。

清军的残暴统治,血腥的屠戮,使得朝鲜的反抗逐渐走向低谷,不过随着乾朝占据济州岛,将影响力投放到朝鲜南部的全罗道、庆尚道,朝鲜境内的反抗组织,立时便有了死灰复燃的趋势。

这时,一艘满载着火枪、弓箭、粮食等物资的海船,从济州岛起航,前往朝鲜半岛。

是夜,在全罗道咸平之南的一处海湾附近,海船飘荡在海面上。

“林校尉,对面怎么还没发信号,莫非出了什么问题?”甲板上,一名军情司的校尉,问着身边的林庆业。

林庆业是朝鲜人,原来是朝鲜军官,曾多次被满清征调,担任朝鲜军统领,协助八旗做战,不过他数次向明朝泄露清军动向,被清军发现后,出逃到了明朝。

此时的中国相对周边的国家而言,拥有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可以说是东亚文明的灯塔,各国都有许多精神上的中国人。

他们通常以本国为耻,觉得各方面都比不上天朝,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一个高贵的天朝人。

林庆业出逃到明朝后,便一直从事反清活动,后来朱由菘禅让帝位,高欢登基为大乾皇帝,他便成了高欢的臣子。

清军退到关外后,乾朝很难突破清军的宁锦防线,朝鲜的地缘位置便重要起来。

军情司开始招募一些在中国的朝鲜人,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培训,然后用他们来推翻亲清的朝鲜政权,培养抵抗组织,来解放朝鲜。

林庆业目光注视着海岸,心中也有些焦急,不过好在这时,海岸边忽然出现一点亮光,并在空中画了几个圈。

“他们来了!”林庆业见此,大喜道。

军情司的校尉见此,也松了口气,清军为了防止乾朝的渗透,整合了清廷的特务组织,建立了粘杆处,专门对付乾朝的细作,已经打击朝鲜的反抗组织,让朝鲜抗清的局势迅速恶化。

“把船靠上去。”校尉连忙喝令。

不多时,海船到了港湾边,借着月光可以看见,岸边出现一片人潮,其中还夹杂着不少旌旗,军情司校尉眯眼观察一阵,居然发现旗帜还有“明”字旗。

大明在中原已经亡了三年,不想朝鲜这边还有人打着“明”旗。

正在船上的乾军惊讶时,对面已经派遣小船过来,喊话道:“船上可是天朝的部队。”

“我们正式大乾的船队。”军情司校尉朗声道。

这时双方对下口号,确定了对方的身份,那小船便划了回去,不多时便见岸边一片欢腾。

乾朝占据济州岛后,开始资助朝鲜境内的抵抗武装,而清军也开始加强了对他们的围剿,让朝鲜义军处境十分艰难。

这些人缺衣少食,听说是天朝来的大船,自是纷纷大喜。

没一会儿,义军的首领便乘坐小船过来拜见,军情司的校尉则依旧谨慎,吩咐属下保持警惕,谨防有诈。

清军在围剿朝鲜义军的过程中,时常出现朝鲜人叛变,导致乾朝运宋物资的海船,被清军埋伏的事情发生。

近半年来,乾朝在朝鲜沿海,已经损失了三条海船,几百名水手。

船上的水手会意,外松内紧,燧发火枪都进行了装填。

不过,等对岸的朝鲜人头领一上岸,林庆业便确定了对方的身份。

“原来是沈大人。”林庆业惊呼一声。

“林将军认识?”军情司校尉不禁问道。

林庆业遂即介绍道:“这位是朝鲜国原左议政沈器远沈公之弟,兵曹参判沈器重。”

沈器重也认出了林庆业,“原来是林将军。”

军情司校尉见此,一挥手,让水手解除防备,然后上前热情与沈器重握手,“沈大人和义军兄弟们辛苦了。本官是大乾军情司校尉赵立宪,奉朝廷之命,来支援你们物资。”

沈器重被握住手,仿佛在外流浪吃尽苦头的孩子,忽然间找到了组织,找到了爸爸,不禁泪流满面的握紧了赵立宪的手,激动道:“天朝终于来了,终于想起朝鲜了。”

(求,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