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802章国号和官制

武布中华 第802章国号和官制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02:43

第802章国号和官制

紫禁城内,周延儒走在园林中,在侍卫的指引下看见远处凉亭中的高欢。

六月间,南方酷暑,北京的天气则还算凉爽。

自从表明了要称帝的心意后,高欢就明目张胆的住进了紫禁城,不再掩饰自己的野望。

这时他站在太液池边,四周种满了垂柳,微风习习,令人格外心旷神怡。

周延儒看见亭中的高欢,忙走了上去,行礼道:“陛下!”

高欢转过身来,挥手让周围属下退出去,然后笑道:“爱卿啊!寡人没有称帝之前,还是唤大王吧!不急于一时嘛!”

周延儒闻语明白高欢心意,梁王不仅要称帝,而且要名声,要称的漂亮,称得万众拥戴,没得闲话可说。

这有点难度,不过作为臣子,特别是佞臣就是要为君王解忧的,否则存在就没啥意义了。

“君上!臣明白了!”周延儒忙笑着行礼。

高欢在一只石墩上坐下,示意周延儒也坐,然后沉声说道:“今日寡人召爱卿过来,爱卿可知何事?”

周延儒给高欢倒了一碗凉茶,双手奉上,“南京的事情君上不用担心,福王也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他与臣谈过,早想禅位给君上了。”

高欢听他这么说,便知道南京问题不大。

其实朱由崧早前也一直给自己写信,表示愿意退位让贤。

不过李际遇那厮把事情做绝了,逼着李自敬退位,然后又将其毒杀,让朱由崧感到恐惧,最近也不提禅位这茬了。

现在高欢表现出称帝的意思,要是朱由崧不配合,那这台戏就有些尴尬,要留下恶名。

周延儒这么说,便说明他们会处理好南京的事情,让朱由崧配合他来演出禅让大戏。

高欢听后心里有底,不再过多询问逼迫朱由崧退位之事,权当自己不知道此事,就是朱由崧自愿退位让贤。

梁王怎么会逼迫朱由崧呢?这都是朱由崧自愿的。

这时高欢喝了口茶,转移话题道:“既然陛下愿意让贤,那寡人就勉为其难,担起治理天下,教化万民的责任。不过新朝取代旧朝,有几件事情,还需要爱卿准备。”

周延儒恭敬道:“还请君上吩咐。”

高欢站起身来,负手望着湖面,“第一点,自然就是国号和年号,不知道爱卿可有想法?”

一般而言,国号都来自封地,或者是封爵,高欢为梁王,那么直接取梁朝就可以了。

现在高欢这么问,就说明对于梁这个国号,并不满意,而周延儒极善于揣摩主上的心意,他稍微沉吟便道:“回禀君上,臣以为昔日之有国者,或以所起之地,或因所受封之号,然皆不足法也。如秦的国号源于其兴起之地,隋、唐的国号源自前朝受封的爵位,这都是拘泥于百姓习惯了的称谓,只能算是权宜之计,要让这些封号覆盖整个天下就显得有失偏颇,不足效法了。”

高欢满意颔首,这就是他喜欢老周的原因。

虽说周延儒比较圆滑,还贪污受贿,但是他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把自己交代的事情办好。

这种大臣不能委以治国的重任,无法向李岩一样,坚定的执行自己的政策,进行社会改革,但是却能帮高欢解决一些李岩办不好的事情。

“爱卿之言,深得寡人之心。”高欢笑道:“那国号的事情,爱卿就与几位议政商议,拿出几个方案来!”

周延儒行礼:“臣领命!”

高欢继续道:“另外一件事,便是新朝官制!明朝的内阁和六部,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满足不了天下的治理。这里寡人提几个意见,第一是要增设理藩院、陆军衙门、水军衙门、商务部、交通部、教育部、中央银号、工科院等等部门,要将官府职能细化,同时要注意精简官僚队伍,不能造成部门臃肿。这件事情,你通知议政院拿出方案。”

周延儒连忙颔首,知道这事个大事。

高欢继续道:“其次,要完善全国官绅军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件事你通知李岩拿出方案!”

高欢与周延儒在亭中长谈,吩咐着周延儒去操办登基前,需要准备的各种事宜,以及提前做好新朝建立后的改革方案,然后便是等待南边传来消息。

时间一慌到了六月底,弘光帝昭告天下,大赞高欢功绩,同时陈述自己身体不适,想要退位让贤,召梁王来南京商议禅让之事。

旨意发出后,天下震惊,不过也都觉得理所当然。

这些年来,在梁国的治理下,明朝早就谈出了百姓的视野,要不是朱由崧突然发旨,不少百姓都忘记了,还有个明朝皇帝在南京。

高欢接到旨意,自然不能立马答应,而是发檄文表示,自己是明臣对皇帝陛下忠心耿耿,没有称帝的野心,让皇帝陛下接着干,不要心存疑虑。

朱由崧看了高欢的檄文,只能再次下旨,让高欢进京,表示天下只有梁国能够领导,百官也跟着上书,拥戴高欢称帝。

这一来二去,天下人人皆知,有人觉得梁王仁义,有人却被高欢的表演,给整吐了。

这个人就是唐国皇帝李际遇,他觉得高欢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完全是恶心自己。

看着高欢标准的篡位操作,李际遇只觉得当初自己实在是太粗暴,太没文化了。

现在李际遇在唐国的名声并不好,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杀了李自敬,还有李氏族人。

说到底,高欢是小地主的儿子,他老李还是吃亏在没文化上,不会这样演戏。

高欢并不知道,他按着周延儒给他设计的篡位流程走,刺激到了李际遇。

这时高欢正等朱由崧主动发第三道诏书后,便准备启程回京,不过南京的第三道诏书没到,却有一个消息从朝鲜传来。

紫禁城外,黄廷领着一名朝鲜官员,来到宫门外,嘱咐道:“见了君上,知道该怎么说吧!”

朝鲜人连忙颔首,“上官放心,小人知道怎么禀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