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503章逃出生天

武布中华 第503章逃出生天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02:43

第503章逃出生天

此前高欢扶持弘光朝廷,主要是希望能够借助朱由崧的身份,来江南收税。

毕竟当初高欢实际上只控制大半个河南,连江北都没控制,难以一下掌握长江下游两岸。

再加上清军给了高欢巨大压力,使得高欢难以在江南保持能够控制地方的兵马,所以只能利用弘光朝廷,来间接控制江南。

现在情况则不同,双沟之战后,北方满清对梁国的威胁减弱,而江北三镇中,刘良佐和刘泽清,又被收了兵权。

此时高欢已经基本控制江北,在河南和江北高欢不需要借助弘光朝廷,就可以实现地方的统治。

如今弘光朝廷又丢了江南,而丢了地盘,就等于丢了权利和利益。

弘光朝廷那么多官员,客居于梁国的扬州,难免不会想着干涉梁国事务,或许会与梁国产生矛盾。

因此,高欢拒绝郡王封赏,乃是对弘光朝廷的一次测试,准备着手削弱弘光朝廷,逐渐将弘光朝廷,变成一个空壳招牌。

这时弘光朝廷的众人,得知高欢拒绝郡王封赏,变相索封一字王后,反应不一,开始商谈起来。

周延儒建议给高欢一步到位,封亲王,而陈友龙等对明朝,有感情的大臣,则持反对意见。

高欢现在就封亲王,那以后如何封赏?

是不是后面就该加九锡,假黄钺,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走完流程直接造反啊!

陈友龙指则,周延儒不负责任,这是把梁国公往不归路上引,于是纷纷上书弹劾周延儒。

不过周延儒却置之不理,凭着自己弘光朝首辅的身份,在内阁通过了封高欢为亲王的票拟,等皇帝一用印,木已成舟,周延儒便以陈友龙等人攻击为由,上书请辞,准备去高欢那里谋差事去了。

奸猾如周延儒,敏锐的察觉到,弘光朝的用处,对于高欢而言,作用已经不大。

而且,现在弘光朝廷,地盘全丢,官员几乎无事可做,继续当这个首辅,也没什么意思。

陈友龙等人见周延儒自己下台,圣旨已经发出,便也不好继续说什么了。

在弘光朝廷封赏高欢之际,北面的清廷,则陷入了剧烈的震荡之中。

此时,高欢挺进黄泛区,兵入淮北,在双沟大败多尔衮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满清统治区域。

这令满清大震,黄河北岸的多铎才反应过来,他中了高欢虚战声势之计。

山东,洪承畴得知多尔衮大败后,一面封锁消息,一面派人告知北京,然后亲自带兵,准备接应败军,可令人震惊的是,居然没有败军逃回。

这令洪承畴等人,都极度震惊,那可是十余万大军,不可能没有漏网之鱼。

于是,洪承畴让人沿着黄河探查,希望能够接应出逃出来的多尔衮、吴三桂等人,可清兵找了许久,也没见一个兵逃到北岸。

正在清军已经绝望,觉得不会有人逃出时,在开封与归德交界的考城县附近,突然出现一片人潮。

在黄河西岸,白茫茫的黄泛区中,一群形同乞丐的人影,相互搀扶着,艰难跋涉。

这些人浑身都是污泥,早已分不出服色,不过仔细一看,却还能够分辨出,不少人身上穿的尽然是盔甲。

这些人竟然都是军汉。

他们互相搀扶,望着不远处的河堤,艰难的往前迈步,不时有人跌倒进泥水中,又被同袍捞起。

吴三桂被吴国柱搀扶着,手中兵器变成一根木棍,身上厚重的盔甲,也全都脱了,正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进,身形极为狼狈,没有半点平西王的威风。

“王爷!快到了!”吴国柱指着前方的陆地。

“这是何处?”吴三桂喘息问道。

吴三桂从争以来,就没这么惨过。

不过虽然一路跋涉,关宁军损失过半,但是相比于多尔衮,吴三桂觉得他还是很幸运了。

“不清楚,应该快到开封地界了!”吴国柱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吴三桂看了看周围,没发现梁军踪迹,于是道:“本王在黄泛区待了半个月,高欢不会还没收兵吧!”

“不能够!应该没有梁兵了!”吴国柱舔着嘴唇道。

这时,众人一路踩着稀泥,终于到了岸边。

吴三桂一脚踩在坚实的土地上,便不走了,直接棍子一丢,便躺在了地上。

身后的关宁兵,陆陆续续的爬上岸,也如他一般,倒在地上,不愿意在动一下指头。

在黄泛区中,最大的问题,除了不能生火吃饭外,便是没有地方睡觉。

许多区域都是洪水到膝盖,人有不能站着睡,关宁军只能把自己绑在被淹死的树木上,爬上泡垮的屋顶睡觉。

几天几夜没合眼的溃兵们,一接触到坚实的土地,立时倒头就睡。

吴三桂看着士卒的惨样,心中很悲痛,不过也很庆幸。

“娘的,本王总算是出来了!”吴三桂躺在地上骂着,“高欢,你想逼死本王,没那么容易!”

就在此时,爬上河堤的士卒,却忽然一声惊叫!

吴三桂闻语,心头一凛,骇了一跳,以为有梁军守株待兔,惊得一跃而起,大声问道:“何事!”

“马军!对岸有马军!”爬上坡顶的斥候,音大声回应着他。

吴三桂爬上河堤,只见对岸却有一队马军,而对岸的马军,似乎也发现了他们。

吴三桂见此不禁仲喜道:“这是自家弟兄!多半是山东的驻军!”

不多时,对面便有小船划过来,一名北明军将领,穿一身锃亮的铠甲,按着腰刀,领着一群士卒过来,问道:“你等是哪部人马,可是从双沟突围?”

“我等都是关宁军,确实是从双沟突围出来!”有士卒回答。

那将领看见溃兵的模样,不禁吃一惊,没想到关宁军,既然会成这个鬼样子,于是脱口问道:“平西王何在?”

“本王在这里!”吴三桂走过来,问道:“你是谁的人?”

那将忙单膝跪地,“拜见王爷,小人奉洪阁老之令,接应王爷。”

吴三桂闻语,忙道:“既然如此,当速调集人手,安排渡船和浮桥,让本王过河。”

这一战,让吴三桂丧了胆,他担心梁军发现他出来,又来追击,所以希望尽快渡河。

这时对岸清军得到消息,很快组织人手,搭建浮桥,残存的一万关宁军,才鱼贯过河。

吴三桂随着队伍渡过黄河,回望南岸,不禁一阵嗟叹。

“王爷走吧!”吴国柱叹息道。

吴三桂点了点头,然后咬牙切齿,“高欢,本王迟早找你算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