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415章舆论暴力

武布中华 第415章舆论暴力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02:43

第415章舆论暴力

制造舆论,是东林的拿手本事。

钱谦益等人离开皇宫,便开始着手造谣。

几个东林党大佬,突然之间声称,北京失陷乃是盖世神奸高有才打开城门,投降满清所致。

大佬一发话,外围的社员,纷纷转发,宣传,很快就在江南闹得沸沸扬扬。

因为高有才不知所踪,东林的小报甚至直接污蔑,高有才已经投靠清军,然后暗示高欢其实已经降清。

这样一来,江南的舆论立时来了个大转弯,原本还有些同情福王,对南京擅自拥立潞王不满的,也纷纷支持潞王,并联名上书不能让福王和高欢过江。

在铺天盖地的谣言面前,士绅百姓都失去了判断的能力,都跟着舆论进行声讨,而且越传越恶劣。

此前高欢大败李自成、建奴所积累的声望,瞬间被一扫而光,在东林制造的舆论之下,他成了降官之子,而且暗中与清军勾结,成了将要窃取大明江山的权奸。

整个江南都在对高欢进行声讨,只有那些官宦人家,深闺中的大小姐们,抱着高欢的画册抽泣,相信着高欢,坚定支持着高欢,为此父女反目,搞得家里鸡飞狗跳,令老士绅们对高欢咬牙切齿。

……

在东林造谣,大搞阴谋论,先说高有才投清,然后又暗示高欢其实也已经投靠清军,而高欢拥立福王,乃是想推翻大明朝廷,为满清控制明朝时,高欢的大军终于抵达了扬州。

长江上,郑家水师上百艘战船,一字排开。

福建郑家发家致富,全靠海上走私贸易。

据说郑家每年从海上赚取的白银,至少有一千万两。

这个数字,几乎超过崇祯末年明朝的岁入,而且比如今如日中天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还要赚钱。

当然,郑家要维持这份利益,便需要有足厚的实力,来保证利益不被别人分去。

因此他们赚的钱多,花钱也多,光维持东亚地区海上霸主地位所需要的舰队,便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虽说郑家主要是掌握,海上贸易的渠道,但东南货物产地,也事关郑家的利益。

郑家的商号与东南生意往来密切,而且郑家与钱谦益的私交也不错,再加上郑芝龙与高欢不熟,所以郑家站在了潞王一边。

江面上郑家水师,摆好了阵势,想要震慑高欢,而就在这时,望斗上有水手喊道:“大帅,四镇来了!”

虽说高欢忠武军一镇,实力就超过了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三镇,但是南方还是称联军为四镇。

巨大的战舰上,江防水师总兵官郑鸿逵,闻声走到船楼边,抽出千里镜,往北岸一看。

镜头中只见远处黄尘滚滚,一支马军如赤红的铁流一般奔驰于前,后面则是乌泱泱一片人潮,无边无际的,连千里镜都望不到尾,根本无法估算,有多少人压过来。

这令郑鸿逵脸色一变,不禁有些肝颤,“高欢兵马居然如此之众!”

一旁一员剑眉星目,英武不凡的年轻战将,望见铺天盖地的联军,也是一阵惊叹,“建武侯兵威之盛,果然名不虚传。”

这时旷野上七千赤备马军,风驰电掣般的向岸边席卷而来,战马奔腾的威势,令江上的水师士卒都感到胆寒。

战马历代以来,都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北方还能获得马匹,南方则战马稀少,很难看见大规模的骑兵。

郑家虽然富裕,可是二十万郑军,加起来战马也不超过一千匹,郑鸿逵和身旁的郑森,都没有看见过规模如此庞大的骑兵。

江山水师看见骑兵奔涌,马蹄声震动天地,虽然明知战马不可能过江攻击他们,但心里还是十分恐惧,感觉铺天盖地的骑兵,要扑过来一般。

这时,七千马军,首先奔驰到江岸边,骑兵勒马驻立,水师士卒又惊奇的发现,赤备马军居然都配了一匹辅马,不禁内心狂震,感慨联军的豪横。

在南方明军恨不得几人骑一匹马的情况下,赤备马军居然一骑双马,足见高欢的实力。

毕竟,在南方一匹普通的马匹,都能卖到**十两一匹,而且有价无市。

像赤备马军胯下的战马,一匹怎么也得上百两,而眼前这支骑兵的身家也就可以估算出来,马匹加上装备,至少价值一百五十万两。

这时骑兵驻立,骑兵身后铺天盖地的步军,也漫野来到江边,于此同时运河上,一连串的兵船,也排成长队,一艘艘出了运河,贴着江岸航向瓜州渡口。

战船上的郑军士卒,看见有生以来目睹最大规模的骑兵,又见铺天盖地的步军,旌旗如云,长矛如林,如同滚滚兵山,鼓噪而来,内心都不淡定了。

船楼上,郑鸿逵收了千里镜,阴沉着脸,“建武侯真可谓兵强马壮啊!”

郑森看见这一幕,脸上却露出忧郁,担心两边开战,文斗变武斗,最后大明分裂,无法收场。

江北上的水师,注视了联军片刻,知道吓不住联军,战船并没有向北岸发炮,而是调整船帆,返回南岸的镇江驻扎。

这时,在水师战船窥视联军兵势时,岸边大纛旗下,身穿赤甲的高欢,也拿着千里镜,观察着转向的郑家水师。

看着庞大的水师战船,一艘顶水营十艘,高欢内心不禁感叹,“同郑家的战船相比,忠武军的水营就跟孙子一般。”

“国公!江防水师撤了!”黄得功指着江面道。

高欢微微颔首,沉声道:“大军先扎下营盘!”

当下二十万大军沿江下营,军营蔓延三十余里,长江南岸士绅百姓登高观之,无不胆寒。

这时,大军扎下营盘,高欢站在大帐中,注视着一副军情司细作绘制的江防图,陷入了沉思。

长江比黄河还要宽阔,而郑家水师又几乎无敌,他一时间也没有过江方案,只希望周延儒能说服郑芝龙,倒向联军一方。

至于左良玉,大军走到九江,听说高欢在开封又杀敌十万,便驻军不前了。

这时,帐帘被挑起,杨彦一脸气氛的走进来,“督军,恁看这个!”

高欢闻语转过身来,有些疑惑的接过一本小册子,“这是什么?”

杨彦气愤道:“督军,这上面胡说八道,说老爷投清叛国,害死了先帝,还说督军也投靠了清军,还污蔑皇帝昏庸无道。”

高欢皱起眉头,翻开一看,迅速扫视一遍,不禁勃然大怒,这册子为了对他进行污蔑,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里面不仅说他和高有才投清,而且为了传播更广,更吸引眼球,还污蔑他和福王贪财好色,并配上几张制作精美的春宫图,以便刺激眼球。

“下作!无耻之尤!”高欢看了一遍,立时狂怒。

高欢没有想到,东林党这么无耻。

这次没人造曹化淳的谣,改造他和高有才的谣了。

历史上北京失陷,太监曹化淳已经在老家待了六年,人都不在北京,却被文人造谣,是他开了城门,放闯军入城。

漕化淳四处跟人申辩,说他们无耻,居然诬陷一个在家待了六年,人都不在北京的老太监,开城投贼,可是根本没人相信他。

当然,诬陷漕化淳的人,是北京先投顺后投清的那一批文人。

现在高欢则是被东林诬陷,境遇于漕化淳相同,都是被文人利用舆论进行暴力。

(求,推荐,追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