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265章人心尽失

武布中华 第265章人心尽失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02:43

第265章人心尽失

南方文教兴盛,明朝虽于科举考试中,分南北榜,来压制南方,可是大明朝廷,绝大多数时刻,都是南方官员把持朝政。

如今朝中代表东南利益的东林遍地,北方几省的官员,要么依附东林,要么只能靠边站。

南方官员把持朝廷,政策上自然向江南倾斜,便有了东南沿海走私贸易风生水起,士绅大户赚得盆满钵满,官府却收不上赋税。

北方各省贫苦,灾荒和战乱连连,赋税不减,逐渐造成了他们对明朝的离心离德。

山西除了太原盆地富庶外,也是个穷地方,晋商也想向两淮的盐商,江南的海商一样,躺着赚大钱,可是却插不上手,只能走口外这条线,最后和清军搭上线。

……

北京城,兵部衙门内。

陈新甲急匆匆的走进公房,然后拿出一封从关外发回的密函,展开观看。

他才看几眼,脸上就露出了喜色,派去与清军议和的兵部职方司郎中马绍愉,禀报黄台吉终于回信,并且愿意与明朝和议,还提了条款。

这让陈新甲有些不敢相信,他虽然主张攘外必先安内,与清军议和,但是黄台吉是否会接受议和,陈新甲却并不抱什么希望。

毕竟,清军已经完全占据主动,完全可以像当年的女真人一般,攻灭北宋,划江而治,何必现在议和。

现在黄台吉居然同意,令陈新甲意外,不过转念一想,或许是松锦大战,建奴消耗同样厉害。

这或许是,皇台吉想喘一口,休整兵马再如当年女真人一般,撕毁协议南下。

毕竟蛮夷无信,不过只要能议和,缓个两三年,大明便还有机会。

这令陈新甲心头大喜,忙提笔写下一封奏疏,然后上奏崇祯皇帝。

陈新甲写完奏疏,将往来密函收好,便匆匆出了公房,前往皇宫拜见崇祯,进行禀报。

这时,陈新甲刚走,一名小吏便来到公房外,轻声唤道:“部堂?部堂?”

小吏见无人答应,四下无人,遂即推门而入。

……

皇宫,御书房内。

崇祯听了陈新甲的禀报,沉吟不语。

这件事情,终归需要崇祯决定,不说话可不行,于是陈新甲叩首道:“还请陛下明示!”

崇祯知道是否议和,决定权在他,只有他同意,陈新甲才能继续。

崇祯默默不语一阵,终于开口道:“如果建奴那边要求议和,和也可以!”

这话说得好像是清军主动求和似的,不过陈新甲知道崇祯要面子,便也不在意这些细节,忙叩首道:“卑职明白了!”

崇祯微微颔首,然后嘱咐道:“此事机密,切莫令朝臣得知!”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特别是现在大明朝廷,士大夫们只知党同伐异,便肥己家,根本不顾江山社稷。

自从陈新甲和周延儒摆了侯询一道,东林党就卯这劲儿,准备参陈新甲和周延儒一本,找回场子。

那周延儒是个老官僚,深知做多错多的道理,他做了内阁首辅,心思全在逢迎崇祯上,根本不干实事,而他不做事情,自然不会犯错,东林党人便拿他没辙。

陈新甲还有点节操,身为大明朝兵部尚书,他热血未干,还想着力挽狂澜,想着推行他“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

而他只要做事,那就有把柄可抓。

东林党这边听到陈新甲要议和的风声,便经常上本,参陈新甲与建奴媾和。

堂堂大明天朝,怎么能与建奴议和呢?言官们不管打不打得过,反正不是他们上前线去打,你陈新甲必须硬抗到底。

朝廷中一浪接一浪的倒陈,让大学士谢迁看不下去,觉得言官们不顾国情,于是想为陈新甲解围。

谢迁便找来几个骂得最凶的言官,暗示他们议和有利于朝廷,让他们别捣乱,结果直接被言官骂回老家。

崇祯皇帝也被言官逼问,朝廷是否要与建奴议和,而面对言论汹汹,他也只能否认。

现在,一大群人盯着议和,只是没有证据,才暂时消停,万一要是泄露,让朝臣得知议和确有其事,那朝廷必然鼎沸。

陈新甲对此也有所防备,所以用的都是心腹,没用一个与东林党有关的人。

“陛下放心!臣知晓厉害!”陈新甲磕头行礼。

崇祯遂即挥了挥手,难得画饼道:“卿家去办吧!事成之后,朕让你做次辅。”

陈新甲得到了崇祯的同意,有些兴奋的离开皇宫。

如果议和成功,明朝暂时稳定了北方边境,那么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便成功了一大半。

因为在陈新甲的眼中,关内的流寇,要比关外的建奴容易对付太多。

毕竟明廷曾多次差点扑灭流寇,却很少大胜建奴。

这时,陈新甲心情愉悦,一路哼着小曲,脚步轻快的走出皇宫。

他刚出宫门,却有一群官员拦住了去路。

陈新甲微微一愣,发现都是老对头,顿时心头一凛。

“出来了!”

“奸贼出来了!”

一群官员顿时便围拢过来,狰狞着脸,挥舞着拳头,直接拥上来围殴。

陈新甲脸上被人砸了一拳,身体向后连退好几步,便听人骂道:“奸贼,居然与建奴议和,卖国求荣!”

陈新甲一听,顿时如坠冰窟。

……

皇宫,御书房内。

崇祯刚准备去休息,便有太监来报,“陛下,陈尚书让百官打了!”

崇祯闻语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怎么回事?”

“听说是陈尚书,与建奴议和,被百官知晓,所以愤而殴人!”

“什么?”崇祯身体忽然被抽取力气,软坐在御座上,神情恍惚,片刻后,变为阴鸷。

不多时,王丞恩来报,“陛下,百官跪于宫门外,抗议朝廷与建奴媾和,要求诛杀陈新甲,以安人心!”

崇祯脸色阴晴不定,面沉如水,内心恼怒:“该死啊!朕一再嘱咐,让他千万保密,为何把朕的话当耳边风!”

陈新甲与皇台吉议和的事情,还有议和条款,被人抄到邸报上,满京城的人,都知道议和之事。

东林党抓住机会,趁机煽动百官和士绅百姓。

明朝和建奴交战多年,每隔几年,就入关劫掠,京师百姓都恨建奴,一听人煽动,立时都愤怒起来。

这么大的事情,首辅周延儒等人坐不住,急匆匆的赶来皇宫面圣。

御书房内,刑部侍郎徐石麒沉声道:“陛下,陈新甲说议和之事,陛下默许,可真如此?”

崇祯阴沉着脸,默然不语,半响冷声道:“朕不知此事,乃新甲专擅!”

一群官员听了,纷纷痛斥陈新甲,目无君父,身在朝廷,私款辱国,当斩。

周延儒看了崇祯一眼,皇帝不承认,想让老陈背锅,但是若听从众议,杀了陈新甲,以后还有谁为皇帝办事,大明怕真要亡了。

周延儒想到此处,决定捞老陈一把,忙行礼道:“陛下按照国法,敌兵不打到城下来,不应当杀掉兵部尚书。”

崇祯却冰冷道:“陈新甲私自通款,欺君罔上,立斩不赦。”

周延儒心头一颤,明白皇帝是要灭口,顿时不敢多言,伏地不言。

几日后,陈新甲穿着囚服,带着枷锁,被押上刑场。

这时,陈新甲不禁看了皇宫一眼,无比失望的叹息一声,“杀臣以堵臣口,今后还有人为陛下尽忠吗?”

语毕陈新甲,忽然哈哈惨笑,被斩杀于菜市口,议和之事,便就此作罢,而清军又多了一个出兵的借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