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武布中华 > 第1337章工业革命下

武布中华 第1337章工业革命下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02:43

第1337章工业革命下

早前纺织赚钱,近些年那些失地的地主,以及乾朝的新贵,也都进入这个行业。

这就导致了丝织业的内卷,各工坊的日子,便不像以前那么好过。

东南的商贾,为什么喜欢海禁,因为那时候做海贸是有门槛的。

朝廷禁止的东西,你得有实力,有关系,才能从事这份行业。

那时有资格做的就那么几家,外面却是各国商人等着拿货,所以各大家躺着就能赚钱。

现在政策变了,海禁开了,门槛大大降低,有点钱的都能够投资建设工坊,参与海外贸易,各国商人的选择一多,就变成买方市场了。

近两年江南各家工坊,为了争夺海外订单,只能打起价格战,导致织造业的利润大不如前。

沈邹平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便盯上了蒸汽机,让工坊内的工匠进行研究和改进,期望能够借助蒸汽机,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多利润。

这点高欢其实是愿意看见的,资本家追逐利益,不过竞争也会使得他们不断地对技术进行创新,推动科技的发展。

现在乾朝太平,治理国家有议政院,高欢只干两件事,一是抓紧军权,避免有人造他的反,二是引导乾朝向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这其中蒸汽机的民用化,便是高欢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他希望看见的方向。

前不久,高欢听取汇报时,在国安司的情报中发现有一家松江的工坊,在金陵制造总局订购了一台小型蒸汽机,便派人关注了沈氏工坊。

沈邹平不禁额头冒汗,皇帝陛下连蒸汽机的事情都知道,那么他违反劳动法的事情,是不是也知道呢?

“回禀陛下,草民确实改进了蒸汽机!”沈邹平一脸的惶恐,早些年,他是进过劳改农场的,可不想再进去了。

高欢微笑道:“你不用紧张,带朕去看看你的机器。”

高欢说完,扭头对张家玉道:“这是沈氏工坊的商业机密,其他商人就不用跟随了。”

虽说高欢希望,民用蒸汽机迅速推广,但是他必须考虑保护创新者的利益。

另外,现在乾朝还没做好,应对工业化带来的一些问题,过快的推广,其实也不是一件好事。

工业革命肯定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可对于被卷进来的普通工人,或许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沈邹平听了这话,连忙在前给高欢引路,高欢又笑道:“不要惊动厂里,以免影响生产。”

当下高欢一行人,装作客户进入工厂,发现厂区内,格局分明,仓库和车间林立。

这些车间都是红砖和水泥砌成,高的多达四五层,里面宽敞明亮,摆放着整齐的织机,工人们正在忙碌,监工拿着鞭子来回巡视。

工坊内很安静,工人都在工作,只听见吱吱吱的织机声。

高欢看了几眼,微微皱起眉头,他能够看出工坊管理十分严厉,大概率是个血汗工厂。

“沈员外,你这工坊有多少人,管理不太容易吧。”高欢一边看一边问道。

沈邹平连忙道:“回禀陛下,工坊有六千人,草民从不拖欠工钱,对工人很好,所以很好管理。”

高欢微微颔首,忽然停下脚步,看见墙上贴的一张宣纸,上面写着工坊管理制度。

高欢眯眼扫视一边,不禁斜眼看了沈邹平一眼,觉得此人可以称之为,大乾周扒皮,把工人的价值几乎都压榨干净了。

在这份管理制度上,几乎全部是罚款的内容,比如上午两个时辰,工人只能上一次厕所,每次不能超过五分钟,并且还得监工批准,超时和超次数都要罚款。

又比如上工期间,禁止说笑和交流,并且完不成产量,需要补班,而补班则不给工钱。

高欢粗略地看了一遍,罚款扣钱的条款大概有一百多条,在沈氏工坊上工,规矩比劳改农场还多。

沈邹平不禁背后冒汗,不过高欢却并未发怒,而是沉声道:“直接去看蒸汽机吧。”

当下各人穿过厂区,来到一处把守严密的厂房内,老远就听见蒸汽机的轰鸣。

这时高欢走进去,便见几名工匠,正围着蒸汽机测试,其中还有几个西夷。

忽然高欢眉头一挑,看见为首一名工匠,觉得有些眼熟,好像在工部院见过。

“那人是谁?”高欢问道。

沈邹平道:“回禀陛下,那是我们工坊的首席匠师梅文鼎,以前是朝廷的院士,不过被小人重金聘请过来了。”

高欢微微颔首,“怪不得有些眼熟,让他过来给朕说一说,改进蒸汽机的情况吧。”

现在乾朝并不禁止工部院的院士下海,同时也不禁止官员弃政从商,允许他们有自己的选择。

因此高欢听说,沈氏工坊的首席匠师,原来是工部院的院士,他并没有生气,毕竟私营企业可能给的更多。

不过,高欢如果知道,这个梅文鼎其实是个牛人,乃是明末清初有名的科学家,是与牛顿、关孝和一样的大咖,可能就会后悔了。

明末清初,高欢现在就认宋应星,属于是抓住一只羊了往死里撸羊毛,对于其他人则知道的比较少。

这时,沈邹平将梅文鼎叫过来,后者看见高欢微微一愣,连忙行礼道:“小民拜见陛下。”

高欢微笑道:“梅院士,不必多礼。朕这次过来,是为了调研蒸汽机民用的情况,你给朕说一说你们改进的蒸汽机吧。”

听说要聊这个,梅文鼎有些兴奋,“陛下,小民与沈氏工坊的工匠,对蒸汽机进行了改进,期望用他代替一部分人力。”

高欢问道:“你们改进的蒸汽机,与现在的织机相比,效率提高多少?”

梅文鼎道:“回禀陛下,小民现在还没成功,不过若是成功后,效率至少提升五倍。”

这也就是说,现在五个人的活,后面一个人就能够胜任,而且随着蒸汽机的继续改良,效率肯定还会提升。

这让高欢感到巨大的压力,这也就是说,乾朝要么继续把市场做大到五倍,要么就得想办法安置几百万被淘汰的工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