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书剑盛唐 > 第五百七十九章 下雪了

书剑盛唐 第五百七十九章 下雪了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9:40

第五百七十九章 下雪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 下雪了

“明日之战该如何继续,自成可有妙计?”李世民生硬的转移话题,而且用了“妙计”二字。李诚一脸的“陛下您在说什么的表情”。要知道战争打到现在,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妙计可言了,就是最正常的攻城手段,然后等着开炸那一下。

大概是意识到之前说的太过分了一点,才有了转移话题的的做法。所以李世民一点都不尴尬,反倒期待的看着李诚的反应。对此李诚只好看看众人后,发现大家都没啥意见的样子,这才开口说话。

“敌军还能出城反击,说明攻击力度还是小了,给守军的压力不够大。臣以为,可行三面围攻之势,阵前做好准备,以防守军反击。”这应对的办法,可以说在场的人都知道,只不过借着李诚的嘴说出来。

李世民不给众人说话的机会,果断的一挥手:“就这么定了,明日三面围攻,加大力度。围三阙一,自成深谙围城之道。”

这话说的李诚脸都有点发烧了,这一点都不出奇的法子好不好。再者,该城背靠着江流,这阙一的说法,其实不准确,水师不是摆设。李诚当然不会反击让皇帝下不来台,当着没听到就好了,点点头,面带微笑,表示接受了“赞扬”。

定下了方略,李世民继续主持会议,总结白天的经验,提出一些明日继续攻城需要改正的细节等等,时间过的很快,会议结束已经天黑了。李世民也没留众人,各自散去。

李诚分到的任务比较轻松,水师封锁江面就行。对此李诚没有意见,他的功劳已经足够大了,再大就不是啥好事了。别看灭国的最后一战功劳很耀眼,实际上李诚躲都来不及。皇帝这种物种,保持距离很必要,而且还得不要太显眼。

李诚已经过了需要声望来自保的阶段,这会自然是不会去抢什么功劳的。一家老小安安稳稳的比什么都强。适度装b有益身心健康,装b无度只会招来滚滚天雷。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难求一个善终,不明白的人迟早要栽这上头。

吹角连营,战鼓隆隆。

身处战船之上,不能目睹攻城惨烈的一幕,李诚并没有太多的遗憾。

这个年代攻城的手段取巧的余地不大,李诚不用看都能想的到。土山之上的弓箭压制,石砲(投石车)压制,楼车压制,这些压制手段的背后,是撞车,是蚁附。

撞车还好理解一点,就是用车载着巨大的尖木撞击城门,蚁附就比较残酷了,人像蚂蚁一样,沿着云梯往上爬。

江面对应的城门外比较安静,唐军在此只是布置了一些游动骑哨。如敌军出城,这是唐军欢迎的事情,困兽之斗才是最头疼的事情。

面对密集如雨的箭支,城头上的守军选择站在连夜用沙袋堆积起来的高处进行对射。城下的石炮集中打这些城头堆高的点。人命在这种级别的战斗中就是数字,不身临其境,无法想象其中的惨烈。

城头守敌用尽一切手段,滚木、礌石、滚油、灰瓶等等,居高临下打击蚁附之唐军。口中衔着横刀,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攀附的唐军将士,下雨一般的不断有人栽下来。

观战的李世民这个时候深切的感受到火yao的重要性,因为这个东西的出现,不仅仅是唐军有了攻城拔寨的大杀器那么简单。站在李诚的角度看问题,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态度。只要是亲眼目睹爆炸的人,不难联想到发生在解州的天谴。

站在皇帝的角度看,李诚这是在站队了。站在皇室利益的立场上,不再封锁火yao的消息。今后的李诚,无疑是老旧士族的对头,还是不可调和的那种。这导致李世民对李诚的信任到达了一个巅峰,只要李诚不造反,李世民就会保他。

如果李诚这种为了皇室利益不惜制造天谴的人都不能保住,李世民这个皇帝也别当了。李诚不是晁错,李世民也不是汉景帝。

李世民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不是事情没有发生么?一旦出现了唐朝的“齐王之乱”,真的很难说不会出现“袁盎”一类的人,压力巨大的时候,真的很难说李诚会不会成为晁错。

山东士族很吊,但是现在李诚已经不怕他们了。士族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联合起来对付李诚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结果是碰了个皮青脸肿。未来的李唐皇朝,打压士族一直是主旋律。因为历史已经明确的告诉后人,士族一旦失控的危害。

过去皇权和士族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衡,正常的情况下将来也差不多是是这样。现在这一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印刷术的出现让读书变得不那么难了。寒门和情况稍好的自耕农子弟,也有了读书晋身的机会。

李诚平静的听着风带来的喊杀声,从高亢到渐渐的衰弱,一直到鸣金声响起。

唐军如潮水一般的退下,土山上的弓箭手和弩手不顾一切,更为密集的箭只压制。石砲更是猛烈的发射,好些石砲因为发射过于频繁,直接散架了,砸伤了不少人。

连续三次的重复后,这一日的攻城终于结束了,最多还有一个时辰,太阳便会落山。

唐军有条不紊的缓缓后退,伤员和阵亡的将士也都抬了下来。城下恢复安静,留下一地的狼藉。李世民刻意的亲率一军断后,攻城失败的唐军士气不落反升。

一夜无事,,次日唐军发起更为凶猛的进攻,守军做困兽之斗。敌酋乙支文德与城头鼓舞士气,危机之时屡屡出现在战斗第一线,斩杀唐军数人,稳定城头的局势。

是夜,守敌以精锐千人缒城而下,发起决死夜袭。唐军大营戒备森严,夜袭之敌纵火焚烧外围一个小营寨之外,再无收获。来犯之敌全数被歼,可谓亏大了。

翌日,唐军继续猛攻,守军拼死抵抗。冬日临近,给了守敌以希望,全城上下一心,唐军难以破城。李道宗献策,破城之后三日不封刀。此策为李世民所拒,理由为恐伤天和。

实际上在这个年代,破城之后几日不封刀很正常,长期压抑的将士需要发泄渠道。为将者经常这么许诺,以鼓舞士气。在近代史册有记载的一次内战惨剧,二次革命的之时,张勋破nan京前许诺,城破三日不封刀。

乱世人命真的不如草,这也是高句丽上下此时竭力抵抗的缘故吧。一开始没有选择投降,打到这个程度想投降都没机会了,只能你死我活的战斗下去。这是灭国之战啊!胜者为主,败者为奴,没多少人心甘情愿做奴才的。

接下来连续五日,唐军继续猛烈攻击,守军顽强抵抗,双方伤亡都不小。

这一日天色阴沉,战事最为激烈时,唐军数次冲击,终于在城头取得了一小块立足之地。眼看就要继续扩大突破口时,一滴冰冷的雪珠落在观战的李世民脸上。

城头守敌突然爆发出剧烈的欢呼声,士气大振的守敌将城头唐军驱赶下城头。

李世民见状下令鸣金收兵,下雪给守敌带来巨大的希望。激战一日,唐军疲惫之余,士气此消彼长,再打下去毫无意义。

唐军缓缓后撤,守敌没有追击的意思。雪越下越大,天黑之前,演变成了鹅毛大雪。人在大自然面前只能采取守势,这样的大雪意味着两个字“休战”。

李诚被急招至大营之中,此刻李世民与几位重臣的表情严肃之余多了几分轻松。李诚见状露出微笑,上前见礼后问了一句:“可是准备停当了?”

李世民点点头,看了一眼长孙无忌道:“五千斤huo药已然就位,就等点火了。唤自成来,就是想看看可有缺漏之处,毕竟自成才是使唤此物的行家里手。”

“天降大雪,激战多日,敌必松懈。今夜只需三千精锐为尖刀,待bao炸之后,杀入城中,守住缺口,大军随后掩杀,必破贼巢。”李诚给出肯定的答案,心里不免有跃跃欲试的冲动,随即还是放弃了主动请缨的念头。

“臣请战!”李道宗站出来,接着是李绩、长孙无忌,甚至张亮都站了出来。

李世民看了一眼垂头闭目的李诚,笑道:“自成欲作壁上观耶?”

李诚听了微微一笑:“诸君奋勇,为防贼狗急跳墙,行聂政、专诸之事,臣请护卫陛下近侧,以竟全功。”李世民还是懂李诚的,闻言微笑颔首:“如此,便依自成之请。”

李诚不愿意争功,也没必要争功。这一战要说首功,李诚其实已经装进了口袋里。

子时将近,远远看着如巨兽一般卧着的城池,李世民难掩内心的激动。雪还在下着,但是唐军上下却都做好进攻的准备。

火光一闪,“轰!”的一声巨响,山崩地裂。噼里啪啦的冰雹一样的声音结束后,无数的火把被点燃,照亮了夜空,喊杀声四起,唐军以三千精锐为前驱,潮水一般的涌向城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