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书剑盛唐 > 第四百五十四章 这家伙要搞事

书剑盛唐 第四百五十四章 这家伙要搞事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9:40

第四百五十四章 这家伙要搞事

李诚这话很聪明的拉上了一个盟友,这盟友就是长孙无忌。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唐律疏议》是长孙无忌主编的。一个人有罪没罪,不是你嘴巴说说就算的,得法律说了算。这

玩意怎么说呢,李诚的话触动了现场的官员们。原本浓浓的战斗氛围,瞬间就瓦解了。

都是做官的,谁没被人弹劾的一天呢?现行制度叫做风闻奏事,就是不讲证据。这是很讨厌的事情的,御史最初的功能绝对不是为了用来攻讦政敌的。但是官员在位时间长了,肯定很自然会发生一些变化。拿手里的权利跟人做交易,很正常。“

朝廷培养一个合格的官员,何其难也?风闻奏事可以,但应该酌情而定。有证据的,可以在朝堂上说,没有证据的,应该直送君前,由陛下派专员查处。而不应该在没有查清楚之前,就大张旗鼓的在朝堂上说出来。”李

诚一番话,说的在场大臣纷纷点头,御史兰台这帮人,有点肆无忌惮了。“

即便是有真凭实据,也该由陛下审阅,交由有司查处。而不是由某位御史在朝堂上高呼,此贼当诛!都这么做,要《唐律何用》,置有司于何地?朝会是国家制定大正方正的所在,不是审案子的地方。”

李诚再补一刀,现场的官员心态都变了,都道:李自成这话有理啊。一个人有罪没罪,你得抓到证据才能定罪吧?直接在朝会上叫嚣某某有罪,太轻率了。“

任何一个官员,乃至贫民百姓,在没有完全查清楚之前,都只能算是有犯罪嫌疑。既然只是嫌疑人,就不该用对待罪犯的态度来对待,大家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李诚一番话,说的众官员纷纷点头。这话可太对大家的心思了。

李诚在现场引发了一阵议论,大家都是做官的,一旦被人弹劾了,就像侯君集,先丢进大理寺,然后再慢慢的查证据。这种做法,对于官员来说,造成的落差太大了。

李世民也陷入了深思,**律意识,不是李诚吹牛,包括皇帝在内,都是垃圾。并

不是所有人都认同李诚的,尤其是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就算是认同李诚的观点,该出来咬人还是会出来的。“

李诚,你休要狡辩。”汉王李元昌突然站了出来,声音还不小。

李世民顺着声音看过去,发现是李元昌,本能的怒喝一声:“你闭嘴!”

李元昌被当头一棒打懵了,这怎么回事?他还没反应过来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李世民很清楚他跟太子的关系。这叔侄俩关系一直就好,两人经常一起玩的。别说李世民了,朝野上下知道的人还不少呢。

别人都不跟李诚较劲了,李元昌站出来紧咬不放,傻子都能想到原因。那就是李承乾不肯罢休,非要搞李诚。这一下兴致立刻就变了。身为太子,因为一点点事情紧咬不放,这气量真是太成问题了。李世民的愤怒可想而知。

储君是一个国家的继承人,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解读,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任何负面的解读,都会被人看的很重要。把一个帝国的未来,担负在一个年轻人的身上,看起来很不讲道理,但这事情没道理可讲。谁

让你是君主集权,谁让你是家天下?作为太子,在被确立了储君位子的那天起,享受了太子专有的资源的同时,也就必须承担压力。

李世民的愤怒有针对李元昌的,也有针对李承乾的。对于李元昌,这家伙平时都不怎么上朝的,今天居然上朝了,然后还出来喷李诚。这家伙哪来的自信?脑子呢?

对于李承乾,李世民则是失望大于愤怒,你是太子啊。一国之储君啊,可以有私怨,但是不能用在这上面。不要求你做的很优秀,但最基本的道理要懂,最基本的肚量要有。储君攻讦臣子,还是一个优秀的臣子,你让李世民会怎么想啊?李

诚也有点没想到,突然冒出来的人是李元昌,正要一巴掌抽回去呢,李世民先开口了。搞的李诚很遗憾,这种蠢货送脸上门,不打一下很对不起自己啊。“

来人,拟旨意。”李世民雷厉风行,先把其他事情都放一放。“

汉王无状,咆哮朝堂,着闭门思过半年,有司监督,立刻执行。”李世民当机立断,一巴掌就给李元昌打回家去,这就是软禁的意思了。宗室自然有人执行。李元昌被处罚,真的是一个出来帮他说话的都没有。

李元昌是李世民的弟弟,要是安分守己的呢,日子不要太舒坦。偏偏这家伙自视甚高,经常干点违法的事情。处罚了几次,根本就不改。你要真的让他做点事情吧?强调各种各样的困难。嗯,要是把皇帝的位子让给他,就不会强调困难了。

总而言之,这家伙人憎鬼厌的,自我感觉还非常良好。上朝不上朝,李世民对他也没要求,你别惹事就行了。没曾想,今天积极上朝了,却来搞这么一个破事。坦

白讲,李世民对李承乾算是非常的不错了,一次一次的给机会,只不过李承乾屡教不改。或者说心理变态了,根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爽了再说。而且还喜欢耍小聪明,觉得自己能欺骗全世界。

所谓一丘之貉,李承乾和李元昌,其实是一路人,都是那种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他的人。

李诚的自辩过程,因为李元昌的打岔,变得走向诡异,根本就没法子继续了。御史们也没有继续战斗的**,场面突然变得安静下来。一帮重臣,也有息事宁人的意思,所以也没搞事情。反倒是房玄龄站出来道:“陛下,自成的自辩,臣以为没问题。”这

就是提醒李世民,赶紧趁机平事,别在闹腾了。李世民看了一眼台下的御史们,重重的哼了一声:“可有异议者?”台下众位大臣纷纷呢举着笏板:“臣等俱无异议。”就

在李世民宣布散朝之前,李诚却很意外的开口道:“陛下,臣有要事要奏。”李

世民狠狠的一愣,看了一眼李诚,心里有不妙的感觉。这家伙,要搞事。

但是当着群臣,李世民也不好不给李诚说话的机会,忍着不快道:“奏!”李

诚环视一圈,然后朝李世民抱手:“陛下是需要能打胜仗的将领呢,还是需要打败仗却清廉的将领呢?”李世民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怒视李诚:“李自成,你想说什么?”李

诚抱手道:“启奏陛下,臣尝读史书,汉有李广利、陈汤,晋有王浚,前隋有韩擒虎。这些将领都在出征的过程中犯了错误,但是君主却取其功,而免其过。陛下有没有想过,侯君集、薛万均,奏凯回朝,不过数日便下狱,世人会怎么看陛下呢?”

当着这么多臣子的面,李诚说这番话,李世民听了真的很恼火,但是有没法子发作。侯君集拿了朕的钱啊,我惩戒一下有如何?薛万均,不过是顺手敲打一下而已。李

世民愤怒之后,还是忍了下来,努力的平心静气,看着李诚道:“哦,自成以为,世人当如何观朕?”李诚往前一步的时候,长孙无忌先站出来道:“自成,慎言。”

李世民在台上脸色激动的指着长孙无忌:“让他说。”

李诚显得非常的平静,看了一眼李世民之后,淡淡道:“臣以为,世人看到的,是陛下取二人之过,而忘其功。不免会觉得,陛下对待臣子,刻薄寡恩啊!至于陛下的用意,智者自有仁见,然天下人,智者何其少也?”李

世民气乐了,手指着李诚点了几下:“接着说,朕要看看李自成还有什么高论?”房

玄龄赶紧给李诚使眼色,岑文本唰的一下站出来,举着笏板要说话,但是却被李诚抢先道:“侯君集不过取了一点财物,这算的什么大过。薛万均有没有睡高昌贵女,还是两说。就算有睡了,那又如何?”

李世民听到这里,反倒能克制怒火了,冷笑道:“适才不知何人,于众臣之前,大谈唐律?难不成,此二人所犯之过,唐律不成处置?”

李诚呵呵一笑,面无惧色,大声道:“臣以为,将军率部,万里远征,九死一生而至高昌,灭其国,毁其庙,开疆拓土,此陛下之德也。将军有错,陛下以仁德待之,非但不损陛下之名,反倒彰显陛下之仁也。”

说到这里,李诚再次环视四周,见群臣多有跃跃欲试,要搞他一下的样子。回头冲李世民抱手道:“陛下如不允臣之所请,臣自请再临大理寺。臣与侯君集、薛万均同生共死一场,如今他们在牢狱之间,臣不肯独善其身。”

现场的大臣们,听到这一句之后,不管有仇没仇的,都收起了攻讦李诚的心思。这

特么要是出来搞李诚一下,能不能搞出个结果来都两说,引起公愤是必然的。李

诚因为与侯君集和薛万均同僚一场,就如此大力维护。这简直就是官员中的典范啊,当然这个典范摆不上台面就是了。私下里,谁不希望有这样的同僚呢?你出事了,他不管不顾的,站出来拼死保你,甚至不惜一起坐牢。

这样的人你都要搞,特么的谁还敢跟你做同僚,我先防着你再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