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书剑盛唐 > 第四百三十章 何谓精兵

书剑盛唐 第四百三十章 何谓精兵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9:40

第四百三十章 何谓精兵

现在的裴行俭还很稚嫩,还没有机会去崭露狰狞。正常的道路,他要做一段时间的长安县令。李诚乱穿唐朝的结果,裴行俭的人生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还在左卫,但已经是个长史,从六品的官员。其升职的原因,就是松州一战表现出色。这

一次西征,裴行俭率一千骑兵随后军,任务就是护送粮草。前军的差事不好争,不然还真的进不来这一趟。在大唐,别以为出兵打仗是苦差事,你得分人。像

裴行俭这样的门阀子,出兵打仗就是在攒经验,攒功劳。只要获胜,回来就能叙功。能不能因功升职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多一份政治资本。“

走那,去军营看看。”李诚与侯君集等人,已经商议过具体分工,也不留下便离开了。

这一次李诚领军后军出发,协助的人员有两个,一问一问,分别为裴行俭和李义府。这俩都是很能干的家伙,李义府按照李诚的计划,把一切处置的井井有条。各种物资基本备齐了,就等着入冬的时候,大军出征。

选择冬天出征,是因为沙漠不好走。夏天走的话,能够热死人。但是冬天也好走就是了,只是比夏天要好走一些。夏天走是白天难熬,冬天是晚上难熬。

李诚的准备看起来就是一些常规的准备,也有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带了一个医疗队。孙思邈非要跟着去,李诚就给他说了一个野战医院的概念。战场上随军行动,及时治疗,对于提振士气的作用非常大。

后军一共三千人,裴行俭为长史,有骑兵一千,还有步兵两千。大车五百余,并辅兵三千。这么多人可不好带,非常考验李诚的能力。李

诚的做法很简单,卫军裴行俭负责,辅兵及运输交给李义府,李诚抓总。别看这么安排很不负责的样子,其实这才是最负责的态度。而且李义府和裴行俭都会很感激李诚。为

啥呢?因为独立带兵的经验,太宝贵了。尤其是李义府,没有李诚,根本就没这个机会。一辈子在衙门里慢慢的熬,熬到死都未必有机会立军功。裴行俭的情况好一点,但也是第一次独立带兵出征。

在此之前,李诚决定给两人进行一点军事培训。所谓的培训,就是现代军训的那一套。千万别小看军训那种看起来很无聊的东西。战场上连站都站不整齐,你还怎么行动一致?

当然唐朝时期的军队,对队列的要求并不差,不然唐军怎么战无不胜呢?个人为生,内务这些事情,其实更重要。个人为生关系到身体健康,内务则是养成个人的好习惯,不要因为个人的坏习惯,影响到自己的同僚。李

诚亲自带队,把这六千人花二十天时间,重新操练了一会,让他们重走新兵路。

李义府对这些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一直在认真的学习。裴行俭对李诚带兵的套路有一定了解,这一次加深了印象。严格的军法,变态的处罚,让这些士兵和府兵做到行动一致。做

不到的,李诚也不打军棍,关禁闭,扫厕所,洗衣服等等,变着花样的收拾人。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李诚也没有一味的变态训练。十天休息一天,闲暇至于组织士兵打比赛。马球玩不了,一个是场地限制,一个是太烧钱。直接上猪尿泡塞满稻草,橄榄球了解一下。这玩意在登州很兴盛,长安城还是新生事物。李

世民一直在关注李诚,得知具体详情之后,决定来军营一探究竟。

后军的军营设在城外,这一段时间,李诚都吃住在军营。每天亲自起来,亲自示范,带着士兵操练。这种自上而下的行为,能减少下层官兵的反弹。对李诚来说,又不算很辛苦,为啥不去做呢?

眼看十月将近,李诚准备给士兵放假五天,让他们回家去参加秋收,顺便告别亲人。就在李诚准备放假计划的时候,李世民带着百骑摸到了城外的军营。操

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球赛,欢呼声和呐喊声震天。军营里如此喧哗,倒是出乎了李世民的预料。军中强调令行禁止,不得喧哗,一般的军营都非常的安静。到了李诚这里,直接翻天了,这让李世民很是不解。

这家伙真的会带兵么?营门口被士兵拦下了,李世民亮出身份,本因为这又是个细柳营,没曾想士兵立刻开门,根本没拦着的意思,只是派人去通知了李诚。李

诚从军中出来接驾,球赛根本没有停止的意思,也没多少人注意到皇帝来了。

李世民看着球场方向乌泱泱的人头,还有震耳欲聋的喊声,忍不住怒道:“竖子,此军中也。”李诚微微一笑,抱手道:“陛下不要着急嘛。”说着领着皇帝上了高台,之后朝裴行俭做个手势。

裴行俭二话不说,冲到军中大鼓跟前,操起鼓槌,狠狠的击鼓。咚咚咚!咚咚咚!震天动地的鼓声响起。裴行俭却没有停下的意思,继续不断的击鼓。军

中突然响起一片尖锐的哨音,李世民站在台上,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人很多,但是丝毫不乱。站在高台上,可以看出李诚对营地的布局。一共分三块,成品字形。这里是中军,住着两千步兵。左右两侧的营地,分别住着骑兵和辅兵。所

有士兵在鼓声响起后,没有立刻乱跑,而是就近跟随低级军官,先列队再追随哨音的方向,发现更上一级的军官。并且跑步前进,向上一级的军官报道。李

世民亲眼目睹了伍聚成伙,伙聚成队、旅、团,最后在台下的操场,整齐列队。左右的军营里,也是一个套路,鼓声一响,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从营房里冲出来,列队报数。汇聚成团,开往中军营地的大操场上列队。整

个过程大概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样子。一个小时的时间,看起来不短,其实不长。要知道,三个营地一共六千人呢,而且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卫军,有府兵,汇聚到一起,也才一个月的时间。就

这一个月的时间,还是李诚找兵部疏通了关系,这才提前征召府兵来集训。毕竟府兵是战时为军,闲时为农,半兵半民的状态。卫军才是常备军,经常保持操练的。

从听到鼓声开始,一个小时六千军队完成了集结,这速度简直就是吓人好吧。真不知道李诚是怎么办到的?满大唐根本找不到这么牛逼的集结速度。

李世民目瞪口呆了好一阵,这时候台下还在继续,各团长官策马到台下,大声汇报:“报告总管,我部应到人数XXX,实到人数XXX。”边上有书记官在快速的记录,李诚都不用等多久,数字就计算出来了,实际人数有多少。

“陛下,由您来宣布本次集合演练结束,宣布放假七日,每人再发一份集训费。士兵每人一贯,军官每加一级,翻一倍。”李诚低声告诉李世民,那意思陛下露脸的时候到了。李

世民反应过来,心里震惊,却故作轻松的反问一句:“竖子,这钱谁出?”“

陛下,您不能不讲良心啊。这次集训,是为朝廷练兵好吧?”李诚叫屈。李

世民低声道:“你还有脸说,兵部,户部,把状都告朕跟前了。说你搞集训,花费巨大。每日一操练,官兵每日都要吃一顿肉。兵部不批,你就堵人家尚书的门口,户部不批,你就坐在人家办事房里耍赖不走。”

李诚叹息道:“陛下,训练效果您也看见了。这里头可是有三千卫军啊。以臣看,卫军三日一操练,还是太懈怠了。臣此次集训,不过训练了一些皮毛,搞了几次紧急集合,才有眼下这番效果。”

李世民满意的笑了笑:“竖子,算你识趣,没效果还花那么多钱,朕就能治你的罪。算了,不要为难户部了,此次的费用,朕让内府给你。不过,你也要把练兵的心得和章程写一份,送到朕的跟前来。”李

诚早有准备,回头招呼一声,书记官拿出一本小册子,双手奉上。“

陛下,这就是臣拟的新兵操典。”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不过李诚也强调了,这是新兵操典。只是其中的很对内容,比如每日操练,各种严格的内务规定等等,大唐的士兵在这些面前,还都是一群新兵。“

自成,如此一来,养兵的费用也就上来了。”李世民有所担心,李诚笑着摇摇头:“陛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精兵,都是练出来的。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十六卫交给臣来训练,就不存在什么等到冬天才出兵的事情。”

李世民听了一脸的嫌弃,不懂不要乱说话,但是又觉得他话里有话,忍不住反问一句:“哦,你心目中的精兵,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难道说,眼前这些就是你心目中的精兵?”话是这么说,李世民其实也认可了,这些兵够精兵标准了。

李诚摇摇头:“陛下,这些士兵,最多算是个样子货,距离精兵还远远不足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