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书剑盛唐 > 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昌

书剑盛唐 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昌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9:40

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昌

李世民沉着脸看着台下的臣子们在互相攻讦,心里很是不爽。当朕不在耶?

宰相都是聪明人,谁都能察觉李世民的情绪不稳定。但是水师总管这个位子太过诱人,实在是忍不住要争一争。于是,又有人站出来说话了。

这次又是谁呢?杨师道!李世民有意让他为侍中,所以杨师道也能进来听政了。

“臣举韦挺为水师总管!”这一声可谓振聋发聩,房玄龄都被震的把头抬起来了,一看是杨师道,立刻又把头低下去。

韦挺是什么人啊?魏王李泰的忠实拥趸,千方百计推魏王上位。杨师道这是要押注呢。这

一推荐之后,局势立刻有点乱了,工部尚书杜楚客站出来了,举着笏板支持杨师道的建议:“臣附议!”韦挺是个文臣,但是这年月的大臣,根本就不分文武。只能相对文或武。长

孙无忌赶紧退了下去,这时候说话就是在作死啊。储君之争,万万不敢表态的。也

有聪明过头的,比如侯君集就是了,瞪着眼睛怼杜楚客:“韦挺文臣也,如何为武?”

杜楚客才不鸟他呢,直接喷回去:“候尚书乃是武将,如何为吏部尚书?”然

后两边就干起来了,侯君集有点势单力孤,即便是薛万均,也没有出来帮忙的意思。毕竟涉及到他兄弟,得避嫌啊。杜

楚客这个大臣呢,李世民本来很欣赏的。原因是杜淹那档子事情。但是这人啊,总是会变的,杜楚客就变了,李世民还活的好好地的时候,就开始押注了。李世民心里很腻味,你怎么不学一学你哥哥杜如晦呢?(

少随叔父淹没于王世充。淹素与如晦兄弟不睦,谮如晦兄于王行满,王世充杀之,并囚楚客,几至饿死,楚客竟无怨色。洛阳平,淹当死,楚客泣涕请如晦救之。如晦初不从,楚客曰:“叔已杀大兄,今兄又结恨弃叔,一门之内,相杀而尽,岂不痛哉!”因欲自刎。如晦感其言,请于太宗,淹遂蒙恩宥。楚客因隐于嵩山。

贞观四年,召拜给事中,上谓曰:“闻卿山居日久,志意甚高,自非宰相之任,则不能出,何有是理耶?夫涉远者必自迩,升高者必自下,但在官为众所许,无虑官之不大。尔兄虽与我体异,其心犹一,于我国家非无大功。为忆尔兄,意欲见尔。宜识朕意,继尔兄之忠义也。”拜楚客蒲州刺史,甚有能名。)双

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斗嘴很快上升到表示要与对方的直系女性亲属做深入交流。别

以为这些人吵架都是文绉绉的,该骂娘的时候,“彼其娘之”一点都不客气。李

世民在高处,看了好一阵,不禁心生悲凉。旧的门阀还没打下去,新的贵族开始跳。“

够了!”脸色越来越难看的李世民怒吼一声,正在对喷的大臣立刻停下来,集体朝李世民躬身:“臣有罪,臣惶恐!”

李世民都懒得多看他们一眼,淡淡道:“朕拟进刘仁轨为水师副总管,许敬宗为长史,二人代行水师总管之职,待高昌事了,李诚回登州继续担任水师总管。”

“臣无异议!”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就是房玄龄,长孙无忌稍稍迟疑,也跟着站出来表态:“臣附议。”马周、杜淹等重臣纷纷表态。

这事情怎么说呢,李世民在之前应该跟大臣们通气的,但是他没有这么做。目的就是想看看这些大臣的反应,结果很失望啊。李世民都没提说让李诚辞职的话,都跳出来争夺。

这让皇帝心里很不舒服,朝堂上大臣之间没矛盾固然不好,但是矛盾激化了也不好。关

键是这些臣子啊,根本就没考虑水师的建设问题。李诚把水师发展起来,没钱自己找钱的时候,你们都在干啥?现在弄好了,你们出来吃现成?

尽管心里很不甘心,长孙无忌没有再争夺了。侯君集也没争了,其他人更别提了。事

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李世民体会到了乾刚独断的快感,同时也很无奈。大臣们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的人很多啊,心里都在小家优先,然后才是国家的公事。

李世民看着房玄龄就很欣慰,这位臣子好啊。所以又表示,赶紧让房遗爱和高阳结婚吧,我们做这个亲家,朕很满意。

房玄龄当场表示,都准备好了,日子到了就办事。散

会之后,房玄龄回到家里,心中很是不安,在书房里一个人坐了很久。李

诚这边回到家里,也躲到书房里不出来了。公主和李治,丢到秋萍的院子里去。这么做是有含义的,秋萍在李家最弱,唯一的依靠就是李诚了。现在她跟晋阳公主和李治关系好了,也算是多了一个靠山。书

房里的李诚非常的惶恐,因为历史上的一些细节,出现了变化。自己最大的依仗,还有没有作用真不好说了。按说今年春天,房遗爱就该娶高阳了,但是拖到现在还没办呢。历

史的惯性巨大,事情还是发生了,但是谁知道以后有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呢。比如这一次去高昌,别人都很羡慕李诚,有机会立功了。但是李诚却很清楚,侯君集和薛万彻在高昌都干了一些啥事情。自

己跟着去了,是阻止呢?还是放任自流呢?思来想去的,李诚还是没主意。说实话,高昌国鞠文泰一家人呢,都是汉人。汉朝的时候留在西域的汉人,结果后来自立了。

高昌那个地方,汉人还是主流的,但已经是汉胡混杂了。侯君集为了敛财,擅自流放无罪之人,又私藏高昌国库的珠宝。侯君集这么一带头,下面的将士也开始跟着学。缴获查抄出来的珍宝财物,被盗无数。当

然这是书上说的,实际上的情况有可能是另外一种。不管哪一种,李诚都会被牵连。如何避免被牵连呢?李诚现在就必须做好准备。此

去高昌数千里,还有两千里的沙漠,这一路可不好走。李诚负责大军的后勤,责任重大。现在就必须开始做准备了,等到准备完毕了,估计已经是秋末了。史

书记载的高昌是自己作死,阻断丝路,不让西域各位来朝拜大唐。这是我们自己的史书的记载,你可以这么理解,高昌是地区老大,毕竟是汉人的底子,在西域那个地方小范围的称王称霸。高昌距离大唐很远,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

下的格局是大唐为尊,西突厥是老二,老大距离比较远,老二比较近。于是,高昌与西突厥达成了盟约,一旦唐军来征伐,西突厥答应派兵增援。因

为距离太远,考虑到当时的道路条件,还有两千多里沙漠地带,对后勤可以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鞠文泰不认为大唐能下决心进攻高昌,这么远的距离,军队的数量多了,后勤就能把你拖死,来的少了,西突厥出兵,胜算则未必能有。这

些东西考虑的都很周密,看起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鞠文泰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是大唐,唐军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了鞠文泰的判断。这么说吧,如果一万唐军遭遇五万西突厥的骑兵,干起来肯定是唐军获胜。一

万唐军遭遇十倍之敌,那就要看其他因素了,战略战术运用得当的话,唐军还是能赢。唐军就是这么吊!以少胜多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一汉当五胡,是这个时代的定理。

还有一个因素,突厥被大唐打怕了,自身还有其他敌人,比如薛延拓。所以,无法全力以赴的应对唐军。甚至说的严重点,看见唐军的旗号就跑路都不是新鲜事。游牧民族在战场上刚正面的水平,一直都是被吊打的节奏。再

者,西突厥自身处在一个分裂的状态,内部问题很多,所以对鞠文泰的承诺,更多是是忽悠他给大唐添堵。

深知这一仗必胜的李诚,唯一要做好的就是大军的后勤工作,侯君集率一军出征,这一军大概人数是两万,这还没算辅兵。七七八八加起来,怎么也得有三万人。三万人的后勤补给,从来都不是小事情。李

义府非常意外,接到上命之后,呆滞了很久,然后才立刻收拾收拾,奔着李庄来见李诚。到地方都黄昏了,大不了在李庄过夜就是。

李诚在书房里接待他,一起吃了晚饭,没有上酒水。不是不重视他,而是要谈事情,不好喝酒,免得耽误了。

李义府在没其他人的手,很正式给李诚行礼:“多谢自成举荐之意。”

这就是聪明人,一想就明白,这差事是怎么来的。大唐重军功,这一仗看起来还是有风险的,但是对于李义府来说,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机会立军功。李

诚笑着摆摆手:“我推荐你可没安什么好心,接下来有你累的。我唯一能保证的,就是一旦上了战场,我负责你的安全,如果需要战死,我一定死在前面。”李

义府听了不禁动容,再次深深的躬身:“如此,义府累死有何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