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剑断灯灭之时 > 第八百二十六章 群雄逐鹿(七)

剑断灯灭之时 第八百二十六章 群雄逐鹿(七)

作者:楚梦梦寻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8:41

第八百二十六章 群雄逐鹿(七)

第二天一早,楚寻语三人一边赶路,北水一边给众人讲起了后面没讲完的故事……

所谓你百中教有来言朝廷也有去语,元蒙也不是傻子,元蒙十万铁骑踏着整齐的步伐进入南疆,而他们派来的这十万多兵马领兵的统帅也着实吓了百中教一跳,居然是“孛罗帖木儿”,此人可不是等闲之辈,从南到北、由东向西和起义军数次交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牌蒙古悍将,原以为南疆偏远,朝廷派不出什么得力的将领,但是怎么也没想到把他派来了,这人可不好打发,他带军马动作很快,一个月就全部进驻南疆各地了,苗一雄只得尽力将他们安排好,暗地里召集众人策划怎么推诿战争。

其实孛罗帖木儿来南疆也是出于另一层含义,一来朝廷是派他过来摸摸南疆的底,看看百中教是不是要真的参战,用此人震慑他们一下,二来是因为孛罗帖木儿最近在朝廷内部政治斗争中有点失意,恰逢最近在川蜀之地由蜀中三杰之一峨眉辅佐的一路明玉珍领导的起义军在边境击败了朝廷将领李思齐所部,战线有些吃紧,于是就被指派过来支援川蜀战线。

别说,孛罗帖木儿过来还真把起义军和蜀中三杰吓了一跳,以为他要和李思齐合兵一处,苗一雄也是这么担心的,怕孛罗帖木儿催促自己发兵,但是殊不知孛罗帖木儿和李思齐在朝廷相处的脾气不大对付,只不过碍于朝廷圣旨的压力才过来,当看见李思齐小败几阵孛罗帖木儿还挺高兴,在滇北边境看的乐呵呵的,压根就没准备去帮他,这让三方后来都松了一口气。唯一让苗一雄聊以自慰的是这次过来的元蒙法师只有两百多人,其实这支军马如此庞大按照朝廷要求最少也得有八百人以上,但是此前也先荒诞在河南葬送了一千五百多人,朝廷实在是抽调不出多少元蒙法师了,中原那么多战线打的昏天黑地,人手紧张,草原上后续的元蒙法师数量上还没有驰援过来,目前也只有这么多了,不得不说也先当真够牛的,吭哧一下就把这么多元蒙法师给弄没了,整整一千五百多可是两场大规模战役的死伤数量,他一夜就给全送到西方极乐去了,了不起!

统帅这两百元蒙法师的领袖是个叫“古桑伦”大神通者,他本人听说和元蒙的国师八思巴似乎还有什么亲戚关系,不过这家伙好像对战争没什么兴趣,来南疆之后看见孛罗帖木儿也不急着出兵就索性不管事了,反而对南疆一直昌盛的南传佛教饶有兴致,这就好办了,苗一雄干脆叫了两个退位的寨佬带着他们去南疆各庙宇游玩游玩,元蒙法师隶属藏传佛教,和这边南传佛教接触的少,难得来一次当然不能错过和本地高僧切磋佛艺的机会,既然喜欢讲经说法那正好是百中教巴不得的,立刻是三天一开坛五天一论佛,各族的佛教寺庙都不放过,一时间仿佛忘却了战争的苦恼,领着他们尽情的浸入在佛法海洋中。

几个月来南疆一直按兵不动,元蒙兵马简直就不是来打仗的,反而像是来游景的,汉人这边悬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不过这一好景不长,四个月以后,孛罗帖木儿忽然提出要进兵川蜀,原来他看蜀地起义军闹的凶有些坐不住了,终于决定北进,苗一雄立刻把准备好的诸多借口拿出来推诿,孛罗帖木儿可是很有经验的将领,很快就发觉了百中教似乎对战争有些心不在焉,不过碍于凡人的身份问题才不好发作,换做以往他大不了自己带兵出征,但是这回不同了,因为地理原因,元蒙一直是以骑兵为先,汉人起义军屡屡在北方吃败仗与这个问题有一点关系,但在南方不同,蜀地多山,横扫平原的铁甲骑兵根本没用,反而要义步兵为先翻山越岭,所以他一直想让熟悉地形的南疆兵马先行,但是百中教连连推诿,孛罗帖木儿大怒,准备把古桑伦从寺庙里拽出来和百中教交涉,逼苗一雄答应。

话说意外总是无处不在,两湖之地的战场最近也变的动荡不安,徐寿辉领导的几路人马在那里搅合的翻天覆地,手下诸多将领例如赵普胜、倪文俊、陈友谅等人在劫源门、六息楼等门派的扶持下战绩颇佳,那里的朝廷兵马是由皇亲国戚“宽彻普化”领导的,这家伙近一段时日被打的鼻青脸肿,连遭失利,赶紧向朝廷求援,朝廷再不支援元蒙势力估计就要彻底退出两湖战场了,所以没办法,赶紧抽调军马,让距离很近但是一直赋闲无聊的孛罗帖木儿赶过去,孛罗帖木儿无奈,只好领命去救,带了几个必要同伴就离开了,留下军马由副官“坎坎帖木儿”执掌将印,坎坎帖木儿是个只知喝酒打仗的蛮力屠夫,杀人挺在行,动脑子就不行了,他比孛罗帖木儿好对付的多,加上孛罗帖木儿临走之前担心他不是川蜀起义军的对手,所以命他镇守南疆阵地即可,时机不好就不要轻易出兵,免遭失礼,一切等自己得胜回来再说。

这屠夫倒也省得厉害,每日除了操演兵马就是吃肉喝酒,把边境守好就行,至于说百中教找的那些不出兵的借口嘛,他也懒得验证真假,直接照搬不误给朝廷回复就行,不做理会,一时间倒也安乐,除了偶尔会有起义军小股部队来犯,他打跑了就行,根本不会出滇境追击。五个月又过去了,在南疆名义上参战的第一年快过了,一个兵马都没动,真是太平岁月。不过中原却不妙,孛罗帖木儿不愧是大将之才,朝廷派了二十多万新增军马过去,又有八思巴第四位师弟率领的一千多元蒙法师助阵,徐寿辉他们连日征战本已疲劳,劫源门等门派也各有损伤,最后孛罗帖木儿的到来是一路穷追猛打,五月之内,从汉阳到长沙,一共打了四场正面大规模硬仗,把起义军几路分割包围,两湖之地的战局岌岌可危,于是宋祁和元锋商量,必须川蜀的起义军要有所动作,以此缓解局势,眼下恰好有个机会是现成的,那就是盘踞在南疆的这十万兵马,统帅坎坎帖木儿是个匹夫,根本不足为惧,如果让骸谷从东面策应很容易一口气吃掉他们,到时候就不信孛罗帖木儿在两湖战场不动摇。

南疆备战一年来丝毫无损,让百中教内是既高兴又担心,在这年的腊月底,海丹急匆匆的赶到总坛,就关于第二年战事问题向苗一雄禀报了自己的看法。苗一雄对于他长远的眼光还是比较信任的,让他速速说来。海丹近一段日子内心十分焦虑,他看到中原各地战局的变化已经对南疆越来越不利了,尤其是两广之地和两湖之地的战局起义军频遭败绩,刚刚接到消息,两广之地骸谷支持的两路起义军先后战败,主力基本被全歼,而两湖地区徐寿辉和彭莹玉、陈友谅等人也先后被打散包围,如此一来汉人那边是大大不妙。不想苗一雄闻言倒是挺高兴,问海丹是不是此时出兵给汉人致命一击?海丹大惊,反问教主,岂不知南疆灾祸不远矣?

苗一雄不解,海丹解释道就目前来看汉人急需要一场胜利来挽救局势,而眼下南疆边界驻守的十万军队如同砧板鱼肉,如果所料不错,汉人明年就要拿他们开刀了,首领那个叫坎坎帖木儿完全是个酒肉屠夫,计拙性蠢,而元蒙驻军分成三部,北面对蜀五万,东面两广边境三万,西面和南面各一万,兵力分散,元蒙法师数量也少,蜀山若和骸谷串联,一北一东,相互夹击,来年南疆就要变成屠肉铺了。这话起初说的苗一雄还不大相信,但他还是谨慎的召集了众人前来商议,他自己始终认为两不相帮挺好的,汉人疲于应对元蒙势力无暇南顾,可侬吁柯十分严肃和肯定的表示炎鹰寨大寨佬海丹说的是实话,南疆这支元蒙兵马危在旦夕,自己和元蒙现在被捆在一起了。

当夜,苗一雄立刻下达了南疆所有本土兵马全线处于战时最高警惕。随后的这段日子经过总坛内众人在地图上反复推演,结果都不妙,坎坎会一败涂地,汉人的进军路线应该从北面蜀地境内第一个杀到,骸谷若是响应,会从东面上林、那劳一代出现,如果坎坎分兵抵御,最多支撑十日,致命问题就在于元蒙法师人数太少,今年草原后备的元蒙法师已经补上了朝廷的空缺,但是因为中原吃紧,朝廷就把这事给抛之脑后了,也没有补充上来,两百人要照顾分散在东南西北的十万兵马,不是开玩笑吗,汉人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漏洞,将用铺天盖地的修真者突入进来,尤以蜀中三杰那三大门派为先,北面战线将成为重中之重。

其实说句实在话,朝廷那会儿不是没考虑过南疆元蒙法师不足的问题,但是总感觉百中教会站在自己这边,他们的盅师数量极多,应该可以照顾的过来,朝廷理解错了,错就错在苗一雄压根就没把朝廷放在第一位;而苗一雄也错了,他则错在敞开大门一年以后,汉人和元蒙这一虎一狼急红了眼,没人再买你账了。此时才想到汉人要对南疆动手已经来不及了,汉人的兵马早就悄悄转移过来,在教内为到底帮不帮元蒙度过明年这场战斗的问题争论不休时,蜀山、峨眉、青城三派修真者和骸谷那些恶人已经一东一北成群结队的掠过山川河流,偷偷从各方向潜入南疆边境附近了,他们此行只有一个目的,要一举全歼元蒙法师。

此事源于百中教内部,当时碧鱼寨刀玉鑫手下的五寨佬是个叫“思可法”的傣族大神通者,他和刀玉鑫同宗同源,但是想法却不同,战争爆发之前此人一直和其他几位寨佬一起在中原负责通商,原本打算干完这一任就退隐安心修行的,但是不料战争爆发。而他本人对元蒙其实这些年来很不满意,长年的通商让他和元蒙官僚打交道较多,那些时政弊端了解的十分透彻,就算是盟友元蒙朝廷对百中教都一直是盛气凌人,压榨的紧,常常受气,而相对的,他负责的区域在川蜀之地,和青城派的交情倒很可以。战争爆发之后,由于他发表过反对元蒙朝廷的言论得不到大部分人的重视一度被冷落,去年因为苗一雄明战暗观的策略就被派到东边干起了“老本行”,和骸谷商队搞些小贸易来缓解局势,前几日被召回总坛得知来年汉人要对南疆的朝廷兵马动手了,所以连夜回了东边,通过骸谷过来的小船队,把一封重要的密信送了出去,这件事甚至连刀玉鑫都不知道。

陈奇接到密函之后打开一看,顿时乐的合不拢嘴,原来这封密函中思可法彻底把元蒙在南疆的老底都卖了,他言明驻守南疆的元蒙法师数量不过两百人,至今都在庙宇中谈禅论道,对战事毫不关心,并且把接下来两个月这些元蒙法师要去游玩的庙宇位置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东面两处,南面一处,北面一处,更兼此人还担当着朝廷册封的“土司”一职,和当地驻军打交道更多,所以他也把元蒙驻军的防线都写清楚了,重要人物的姓名、来历、手段等交待的一清二楚,让陈奇立刻通知青城派他们,得此良机,可一举全歼。原本汉人打算要在来年二月开春对南疆用兵的,期间还要做对百中教做一些安抚事宜,由于这封密函的缘故,元锋决定提前出击,定在来年一月,因为信中提到百中教已经觉察出汉人即将用兵的意向了,怕迟则生变,所以不经通知,决定立刻出手奇袭南疆的元蒙驻军。

终于,一场紧赶慢赶的战争到来了,南疆将彻底的走入战火硝烟弥漫的腹地,而百中教也不可避免的卷入其中,他们无法再安宁的冷眼旁观了,各路英豪都开始各显神通,百中教从此开始了血腥的混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