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剑断灯灭之时 > 第八百一十章 高古

剑断灯灭之时 第八百一十章 高古

作者:楚梦梦寻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8:41

第八百一十章 高古

南疆大山十万座,遍地山路朝蜀南。

南疆往北全是山,因为和蜀地山脉连在一起,南边则平坦些,西面则是濒临西藏,那里是高原,道路更难,楚寻语四人和那个叫“北水”的小哥乘着茫茫夜色离开了玉曼寨,往山里走去,一连行了两日,都互相自我介绍了,楚寻语他们当然是用的化名,众人轮流骑马,这样好将马匹借给北水拉车,大伙步行穿越林莽之间,其中瘴气横行,好在是春天,不到发瘴的季节,又有楚寻语和北水二人精通解毒之术,倒也构不成威胁。

一块石头卡住了木轮,楚寻语和慕缘合力推着木车翻越过去,累的汗流浃背,看看天色,已经正午,慕缘见到身边树木从中有溪流而过,便气喘吁吁的说道:“不走了,我们休息会,这里有水,我们煮水喝口茶歇会,有毒在身我们耐力大不如前了。”

北水回头看了看那溪水,摇摇头:“这水有瘴毒,不能喝,坚持坚持,再走一里半会有条小溪,那里的水可以喝。”

慕缘倒到水囊,已经空了,无奈的丢在马鞍上,迈着软腿脚费力的爬上自己的马,趴在马脖子上有气无力的说道:“我就纳了闷了,这南疆环境怎么这么艰苦,你们是怎么生活下来的。”

眼下是用忘尘的马在拉车,忘尘在后面帮他推车,楚寻语也和慕缘一样翻身上马歇会,北水不停的擦汗,费力的拖着车把帮马匹在山路往上拉,喘着粗气说:“习惯……也就好了,你以为都像你们中原,民风富饶,道路平坦,像我们这种穷苦人家,出一次远门在回家一趟要一个多月呢。”

“朝廷不是派了官员过来了吗,怎么也不给你们修条管道?”忘尘在后面使出吃奶的劲推,他哪干过什么苦力活,从未遭过这种罪,昨天晚上宿营的时候就发现脚掌都磨出泡了,一直在中原享誉盛名的他可是一直养尊处优,从来没这么辛苦过,真是叫苦不迭。

“朝廷?”北水苦笑一声,“朝廷派下来的官员其中有几个还可以,早几年确实打算给我们修路,发银子、发粮食,但是百中教不许,也就作罢。”

“这百中教为何这般恶毒?”楚寻语很不解的问。

“这不是恶毒。”北水又把绳子换个肩膀,“南疆自古不服王化,时常和汉人王朝征战,力保南疆不被攻陷的原因就在于这崎岖的山路和孽瘴丛生的莽林,易守难攻,考虑到若是将道路修的平坦,汉人摸清了底细,一旦开战,军队则能顺着道路势如破竹,生灵涂炭,所以宁可我们自己多吃点苦,也不能凭白的任人宰割。”

“哎……”忘尘在后面长叹一声,“有道是‘马蹄过处鼓角鸣,哪知百姓生计愁’,不管哪朝哪代,管他是汉人还是傣人、苗人,谁当家,谁胜利,吃苦遭罪的都是百姓,其实何必在乎是汉还是异,大家同为人,都在神州大地上生活,为什么要分出个彼此呢。”

北水有些钦佩的看了一眼忘尘,点头赞道:“这位大哥说的是,若是天下都像你这么想那就好了,咱们也能吃上江南的汤包、陕北的面了。”

“嗯?”楚寻语闻言奇道,“小哥听你这话,莫非你去过中原?”

“没……没有……”北水尴尬的笑了笑,“哪里去过,都是听人说的。”

其实此时楚寻语心中已经起疑了,这个叫北水的年轻人手段不凡,而且刚才聊的也算是国家大事,他说汉话不仅流利通畅,见识不凡,而且有理有据,更兼成语典故,应该不像他自称的是出身山里的穷孩子,可是这两天已经观察了不止一遍,他没有修为,就是个普通人,为何不似以前遇见的那些南疆人言语粗犷?此人应该不简单,这一路上可以套套话,想办法摸摸他的底,若是有个好歹,也好有个准备。楚寻语到底是行走江湖多年,刀尖上滚出的经验异常丰富,心思缜密,稍有不对就会引起他的怀疑。

又走了一会,终于到了一条清澈的溪边,北水试了试水,点头道:“就是这里,我们歇会。”

众人点点头,卸下马匹,拿出炊具煮水饮茶,席间,楚寻语有意问道:“小哥,你家在何处?是个什么寨子?我们汉人不方便吧?”

北水摆摆手,道:“没那么多规矩,我家在一个偏远的村落里,连寨子都算不上,也就十几户人家,全是傣族,平日里我们年轻人出门在外挣些粮食、布匹和盐巴,差不多的时候就会送回家贴补家用。”

“哦,原来你这些东西全是孝敬家中老人的。”慕缘恍然大悟,“我说呢,这一路上你吃的都是黑面粗饼,感情是这么回事,真是孝心可嘉。”

北水苦笑着摇摇头:“说笑了,北水父母早年已丧,也算是个孤人,无需孝敬,出门东奔西走多年,挣了这些东西不是给我家人的,而是给村里的孩子,我们那生活贫苦落后,缺医少药,年壮的都如我说,出山讨生活,村里剩下的大部分是孤寡老人带着孙儿孙女,我自幼蒙他们抚育之恩,不敢忘怀,平日里讨得些东西也带回去给他们改善改善。”

“小兄弟你有这般情怀真乃高古之士啊。”忘尘感慨万分。

“哪有。”北水苦涩的说道,“我们那很苦,孩子一个月才能吃两次肉,瘦的皮包骨头,田地又贫乏,每家每户只得一亩半,根本不够生活,平日里老人带着孩子照看这么点薄田也就够了,只能孩子长大,年轻力壮之后继续出门,方得延续香火。”

“竟有这般清苦?”楚寻语难以置信的问道,“小哥你如此善心,真是愧煞我等。”

“这是……”慕缘正靠着板车喝茶,无意中发现车上有些纸张,掀开一看,竟然是书籍,诧异的问道,“这是汉人的书?”

“是的。”北水点点头,“很不容易弄到的。”

“这就是你要快点离开玉曼的原因了,怕被盅师发现?”忘尘问。

“嗯。”北水点点头,“汉人的书在南疆很难弄到,私藏被发现是要砍手的,我偶尔得到会带回家中,我们那的孩子不识字,我想法设法弄些书回去教授他们,万一日后长大了,有机会翻阅大山,能去中原闯荡一番,也好过受这般罪。”

“那你的学识又是谁教的呢?”楚寻语不动声色的问,“小哥谈吐得体,品德高古,不似一般,而且听名字也不像是入过庙为僧的,那么怎么会懂这么多东西?”

“哦?”北水很诧异的看着楚寻语,“兄台很了解我们傣家嘛。”

“什么意思?”慕缘不明所以,“为什么要出家为僧?和名字又有什么关系?”

北水解释起来:“咱们傣人贵族才有资格在名字上有姓,穷人家的则不能有姓氏,而且一生当中要换好几次名字,男子成年之后必须要入寺出家修行三年方可还俗娶妻生子,在庙中会有高僧传授学识和课业。所以男子呢,出生、入寺法号、还俗、结婚生子以后都还要更换名字,女子虽然不用出家,但是婚前和生子以后的当母亲的名字也要更换。”

“要换这么多名字啊。”慕缘诧咋舌不已,“那估计自己都记不住了。”

“是啊。”楚寻语紧追不舍,“小哥你的名字不像是入寺以后的法号,那就没有出家,你的学识又何人传授?”

“不错。”北水点点头,“这是我的乳名,我们傣人生来的名字最好取,都是和出生环境有关的,我家屋子在北,屋前有条溪水,于是我就叫‘北水’,我的学识就是由那位能给你们拔盅的高人传授的。”

忘尘了然的点点头,拱手问道:“还未请教,那位高人是……”

(PS:一小时后第三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