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剑断灯灭之时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会战凌绝顶(二)

剑断灯灭之时 第一百三十三章 会战凌绝顶(二)

作者:楚梦梦寻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8:41

第一百三十三章 会战凌绝顶(二)

菁华露君坐在不远处的一张木桌边,看着桌上的香炉,慢慢说道:“其实关于我这位师叔,我知道的也不多,在我的印象里,她一向很少涉及尘世,大多数时间都在闭门修炼,和我师父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我师父当年喜欢下山游历,所以收了不少弟子,而她则一生都未收徒,没有什么衣钵传人。”

“那她平生有没有什么奇闻轶事或者惊天之举?”楚寻语插话问道。

“应该是没有,至少在我的印象中没有。”菁华露君笑着摇摇头,“当时我年纪也很小,估计就算有我也不太清楚,在我的记忆里,她能算的上是大事的,就是偶尔被师门派出去游历一下,曾经在山西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救助过很多得瘟疫的村民,恐怕对于她这个人来说,就算是大事了。”

“这样。”楚寻语点点头,“那贵门中呢?她在贵门中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

“没有,师叔她为人一向少言,在我印象中,就发生过一次争吵。”

“哦?怎么回事?前辈方便直说吗?”慕缘眼珠一转,顿时兴趣大增。

“呵呵,这没什么,不算什么机密大事,就是为了一点日常琐事。”菁华露君就慢慢回忆起了当年。

当年的柳泉雨君是个自幼被抱进山门的孤儿,一生不善言辞,虽然在修行方面,资质颇佳,但是对于与人交往这点,却是极为低调,既没有成婚,没有子女,更没有收徒,一辈子能算的上是好友的,也就是几位师姐妹了。

一般人在渡过天劫之后,都会交待好身后事,然后在一片万人景仰崇拜的目光中,体面的飞升天际,给后人留下无尽的传说。但是这位柳泉雨君当年,渡过天劫之后,没有急着飞升,反而在师门中拖延了很久很久,为何?原来柳泉雨君此人的内心,是一个极其挂念旧情之人,很多人就是这样,别看平时少言寡语,其实内心深处,很是依赖旧情。

柳泉雨君在师门中逗留了很长很长时间,到儿时玩耍的溪边静坐,到师姐的闺房喝茶,等等等等,甚至连低阶弟子的厨房她都进去待了很久,对于师门中的一草一木,她都不舍得离开,经常就是默默的看着,一看就是一整天,眼神中,尽是往昔的回忆和无限的柔情。

掌门和各位长老看着于心不忍,于是告诉她,何不寻个亲传弟子,或者嫁个如意郎君,然后产下子女,好歹也有了衣钵传人。可是柳泉雨君却摇头不允,以各种理由推脱。直到有一天,掌门执意让她寻一弟子,甚至大声呵斥,柳泉雨君也被说出了脾气,二人大吵一架,然后不久,柳泉雨君就飞升天际了。

这恐怕就是她在门中唯一发生的故事了,菁华露君说完这一切,笑着问三人,可曾得出什么结论。

三人听了都是一脸甚为无奈的表情,这样的旧事,能有什么帮助。菁华露君倒是不急,笑看三人一会,便主动说道:“这样吧,你们两位小友去当年师叔她故居中看看,反正现在天色尚早,房间里也空着,你们去也无妨,兴许能想到什么。”

“恩,好吧,既如此,那就多谢前辈了。”楚寻语点头起身施礼道。说完便和慕缘起身一起往外走去,留下望尘和菁华露君在桌边倒是一动不动。

“咦?前辈你如何不走?”慕缘看望尘没有跟上来,不觉奇怪的开口问道。

“走吧,哪里这么多事,我们走我们的。”楚寻语无奈的摇摇头,拉着他就走,同时感叹慕缘此人真是榆木脑袋,不通风月。相反的,闹了望尘在原地一个大红脸。

出门没多久,就有一个道童带他们前去柳泉雨君当年的故居,是一个独门别院的二层小木楼,道童引路至此,就转身离去了。楚寻语和慕缘二人推门而入,四下张望一番,感觉倒也是极为素雅,一派超凡脱俗的格调。

上了二楼,来到起居室,一抹阳光撒入室内,书架空空如也,估计早已给门中人收拾干净了,只留下一些基本的家具,诉说着离别的悲伤。

“咦?”慕缘微微有些吃惊,看着身边的案几上,有一座唐三彩人偶,拿起来笑道,“看不出,这位前辈的生活还是挺有品位的,这可是长安西窑出产的,世俗间价格不菲。”

楚寻语听见慕缘这么一说,也好奇的回头望去,不过他很快的把目光上移,盯住了墙壁上挂着的那副字画了。

慕缘看见楚寻语往上看,也好奇的抬起头,不禁笑道:“野郎中,看什么呢,这不就是一首词嘛,连我都知道,这是李清照的《临江仙》之一,是普通凡品,没有任何灵气波动,看全篇都是留念之情,叹息岁月,估计是她临走之际感叹而写,这有何奇怪的。”

墙上的字画,是一首词,确实是李清照的《临江仙》,词是这么写的: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但是楚寻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指着这幅字说道:“你看,这首词全篇都是用楷体书写而成,字体秀丽,确实是出自女子之笔,但是唯独其中‘庭院’、‘云窗’、‘柳梢’、‘踏雪’这四个词是用草书连笔写成,我想,这柳泉雨君必定意有所指。”

“这我也注意到了,可是这周围没什么奇怪之处,凡是修真者的东西都被门中收走,只留下这些俗物供后人瞻仰,想来也不是什么太过于重要的意思,否则门中后人岂能不注意?”慕缘将手里的唐三彩放下,走过来也看着这幅字。

楚寻语上前低头不语,苦思了半晌,也不得其解,看见桌上刚刚被慕缘放下的唐三彩,不禁奇道:“咦?这人偶应该是一对,如何少了一个?”

“哦?什么一对?”慕缘奇道。

“你看。”楚寻语拿起人偶,“这对人偶名唤‘鼓瑟吹笙’,一人鼓瑟,一人吹笙,现在这鼓瑟的人偶还在,另一个却不见了。”

“嗨,我还以为你要说什么呢,估计是后人打扫的时候,不小心弄丢的吧。”

“不对。”楚寻语摇摇头,指着桌上的痕迹说道,“这里物品放置痕迹尚新,我猜此物应该失踪不过三天,我且去问问。”说完就下楼往门外走去,唤来了方才的道童,问起了这东西。

小道童奇道:“怪了,明明是两个,是当年师祖遗物,放在这里供后人瞻仰,我前两天打扫房间的时候,还曾见到,如何不见了?”

“除了我们还有哪些人来过?”楚寻语问道。

“瞧这位师兄你说的。”小道童笑道,“这里是后山故居,供后人观瞻,人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来,谁会记得这些。”

“这样。”慕缘从后面赶出门外,插话道,“小师弟,我且问你,最近两三日,可曾有什么人来过?”

“有。”小道童点点头,“昨日上午,有一位白衣师兄来过,因为面生,不似你们这些门中熟人,所以我全程陪同,只有他进来过,估计有可能是他拿了。”

“哦?”楚寻语奇道,“他是何人,你知道否?”

“不知。”小道童摇摇头,“不过他修为高深,估计和两位一样,也有元婴期一般,而且为人少言,问他什么,也不过含糊其辞,推诿过去,哦,对了,他和这位背剑的师兄一样,脖子上也挂了块玉佩。”

“这不是废话嘛。”慕缘一撇嘴,“这天底下挂玉佩的人多了,谁知道他是何人。”

“不!”楚寻语顿时想起了什么,一摆手转身疑惑的说道,“我知道他是谁了。”

“谁?”

“慕缘你可曾记得,徐州城里,我们见到的那位故人?”

“哦——”慕缘恍然大悟,“就是你那晚说的,要给我一个惊喜的故人?”

“不错,应该是他,他离去前曾经说过,一定要给我找个理由出来。”

慕缘奇怪的问小道童:“这位白衣道友进来可曾做过什么?”

“他?”小道童想了会,“他进来就是看看,不过在二楼卧房中的那副字前逗留了一会,然后看着窗外沉吟良久,最后醒悟过来,就离去了。”

“哦,这样,多谢师弟了,我们再无问题,你可以去了。”楚寻语点点头。

“恩,两位师兄自便。”小道童转身离去。

二人转身上了楼,不约而同的回到卧室,站在窗口,看着窗外庭院中一派晚秋萧瑟的树木,良久,慕缘轻声问道:“怎么样?发现了什么?”

“没有,你呢?”楚寻语也一直盯着前面仔细看。

“我也没有。”

“……”楚寻语一阵气结,回头无奈的拿起桌上人偶,反复琢磨墙上字画,忽然醒悟,来到窗前,左手一扬,一道结界飞出,笼罩住了庭院,右手一捏法诀,一个最基本的五行道术,“水”字诀就飞了出去射入天空。

不一会儿,这小小的庭院之中,就纷纷扬扬的落下雪花,洒满了院内。楚寻语指着其中几棵树木:“看,这就是诗词中提到的‘柳梢’。”

原来柳树一般长在湖边,很少种养在山中,可是不远处却有几棵矮树,枝形宽阔,雪花落在其上,待结成冰后,挂在其上,拖下枝头,颇有垂柳之感,好似辽东一带的雾松景观。

“这样,庭院、云窗、柳梢都有了。”慕缘点点头,“还剩下一个踏雪,是何意?”

“踏雪者,轻而无痕,意在事物微小,你我仔细观察。”楚寻语和慕缘睁大了眼睛,就盯着柳梢边观看。

看清楚以后,慕缘顿时大呼:“看,踏雪小径。”原来在柳梢边,看似杂乱无章的石头,可是落雪之后,就形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没入了后山之中。不过随后慕缘奇道:“可是这也太普通了,每年冬天,这里都要下雪,难道没有人注意到过?”

楚寻语摇摇头:“这你有所不知,北方天寒,冬日必然多雪,而且是鹅毛大雪,看这样的踏雪小径,以我所料,不过一瞬间的功夫,就消失了,估计没几人能注意到,更何况这样的暗示,并没有机关阵法的保护,这显然有悖于修真界常理,虚虚实实,所以更不会让人注意。”

果然不出楚寻语所料,不过半盏茶的功夫,那所谓的踏雪乱石小径,就被大雪给掩盖的无影无踪,楚寻语一掐法诀,法术收回,在一施法,让这里恢复了原样。

“好吧,”慕缘点点头,拿起桌上人偶,“让我们去看看,到底这支仙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老仙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