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剑断灯灭之时 > 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才窥天

剑断灯灭之时 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才窥天

作者:楚梦梦寻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8:41

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才窥天

“天有些冷了。”慕缘皱着眉头,坐在马上看看北方的天气,“这样下去,等到了东北一带,恐怕灵宗的人就更加如鱼得水了。”

“眼下已经十一月了,渐入晚秋之际,隆冬将至,北方寒冷也是应该的。”望尘在一旁同样向北看去,表情也甚为严肃。

楚寻语表情平静,慢慢走在前面,这些严峻的气候对于自己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这句话当年在两朝战争年代就已经深有体会了,衍生到修真界,就更加的生动,只不过楚寻语已经经历的太多,对于这些问题,也只能顺应其道。

眼见离泰山的距离越来越近,楚寻语心中有一种感觉愈发的强烈,不经意间,全身的热血都会没来由的上涌,耳边本能的回荡起战鼓轰鸣,这是一种既久违又陌生的感觉。

楚寻语心理明白,这种现象只有在大战将至,厮杀前夜在会出现,眼下战事已平,天下大定,王命已完,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感觉?只能说明这一趟上泰山一定会出现一场生死大战,必须全力以赴,否则稍有差池,必有性命之危。

这一点心理准备自然是有的,从两极之地出来的时候,楚寻语就知道这一切都绝非偶然,纵然身死也要弄明白始末,可是没有弄明白的就是,这泰山之上会有怎样的对手,让自己的内心频频预警,须知泰山本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权礼仪之地,有数不清的佛、道两宗在上面小筑,虽然除了妙真观以外,并没有什么其他有规模的宗门,可是神通广大、礼义贤淑的高人总是络绎不绝,上去难道会有什么危险?

楚寻语假设过很多设想,假想妙真观的后人真的与黑衣人有联系,他们誓死不肯交人,而且翻脸厮杀,这是最为常规的设想了,心理总感觉不对,是哪里不对,又说不出清楚,为今之计,唯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三人看天色尚早,北方的冬天干燥,不似江南湿润,于是三人下马休息,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楚寻语说出了心中的担心,想让他们两位心理有个准备。

望尘笑着一摇手,问道:“楚小友心思细腻倒也难得,既如此,我便焚香起卦,问天请答吧。”

“哦?”慕缘一听来了兴趣,“久闻天机阁一脉查天观地、问卜天机,却从来没见过,望尘前辈能否让我们一见?”

“呵呵,这有何难,待我问上一卦,看看近日内祸福吉凶如何。”望尘笑着点点头,手指轻轻一弹,一道白玉似的竹简凭空跃出,落在了地上,封口处有两个篆体字,上书“天机”二字。

望尘十指连动,“天机”二字随即消散不见,竹简迎风招展,平铺在地上,楚寻语和慕缘连忙乘着这个机会伸头看去,只看见上面书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篆字,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暗藏天机命盘之理论。

这竹简名叫“万言卷”,说起来,还是个有来历的东西,相传这万言卷的创始人,乃是三国时期的“人杰鬼才”郭嘉。郭嘉,子奉孝,何许人也?乃是东汉末年之时,天下一等一的奇人,谋略无双,智冠群英。

有道是“诸葛碰司马——才动九天”,世人皆知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三国时代惊天动地的智者,殊不知早年的郭嘉,才是率先崛起的奇人。郭嘉一生才华卓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谈笑风生之间,可以让百万雄兵灰飞烟灭,一生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曹操仰仗郭嘉的谋略,一时间,所向睥睨,鼎定北方。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被后世称为人杰鬼才的奇人,却英年早逝,仅仅三十八岁就患病而亡,为何?这就是因为郭嘉窥视天命太多,终于引起天妒,常言道:天若宠之,亦必罚之。天命之下,已经降生下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两大智星,主导历史,不想郭嘉却鬼才动天,很有可能逆天改命,篡改天道发展,所以降下疾病,夺去了郭嘉年轻的生命。曹操在赤壁大败之后,痛哭流涕,叹道:“若是郭嘉郭奉孝在,何至于有此大败?”由此可见,郭嘉一人之力,竟能匹敌孔明、周瑜,这是怎样的智慧。

郭嘉生前,据说已经可以看穿他人的生死命盘,江东孙策就是最好的例子,郭嘉遥隔千里,就将孙策的死状说穿。这样的人,上天岂能容他?于是在北伐途中,就用疾病将这颗遗失的明珠召回九天之上,否则必出大乱。郭嘉一生虽然短暂,却将生平所学,窥视的天理命盘,全部写于竹简之上,别看只有短短数千字,却蕴含了大智慧,大才情,郭嘉在北伐途中病故,这卷竹简就失踪了,下落不明,有人说,是曹操拿走,也有人说,是郭嘉的好友荀彧拿走,总之,众说纷纭,谁也没有得到这位人杰鬼才的遗书。

而后的数年中,天机阁一位年轻弟子在人间历练,辅助王权,进军途中,经过一座山村,无意中看见路边草丛里有一个婴孩,在襁褓中大声嚎哭,该弟子心生不忍,便下马抱起,谁知这个孩子小手死死的抓住一把野草,似乎不愿离开,于是心知必然有异,就令左右他人留下,独自一人抱着婴孩进了野山,在一个山洞的石台上,找到了这卷“万言卷”。

该弟子拿起一看,得知此乃郭嘉郭奉孝所留,顿时大喜,可是书卷下的石台,刻有一行小字,上面写道:“无缘莫强,望尘惹埃”。顿时又让这名年轻的弟子大惊,此言一语双关,一是告诉后来人无缘不要强求,否则平白惹来尘埃,而另一层意思则非常微妙,原来这名年轻的弟子名号就叫“听无缘”,这明摆着是先人在告诉他,不要乱拿东西,这东西与你不过是擦肩而过,有缘无分,莫要强夺,否则拿之必有后患。

听无缘思前想后,于是将这个万言卷和婴孩一同抱回了山门,抚养长大,并且给这个孩子取名就叫“望尘”,将万言卷传给了他,不想这位名叫望尘的年轻人在后来的日子里,天资横溢,颇有当年郭嘉鬼才之谋,居然看穿了王朝更迭之象,推动了天命演化,下山辅助朱元璋平定乱世,真可谓是大道无言,有缘乃证。

而听无缘自己,也正因为顺应了天命,没有强拿万言卷,所以一生修行顺风顺水,后来位居天机阁四大长老之一,另外三人分别是:寻无境、问无命、道无情。再后来这四人同时渡劫成功,白日飞升九天之上,成为了修真界一大奇闻,后人并称这四位是“寻缘问情”,天机阁四大才子。

现在回归正题,望尘将万言卷打开,双手连掐数十诀,一条淡白色光华从掌心射入竹简,然后望尘轻吐一句:“天命虽浩,鬼才蹊径,现!”顿时,竹简上数千个篆体文字跳动闪现不已,忽明忽暗,古怪的是,一丝一毫的灵气波动都没有传出,看的楚寻语和慕缘赞叹不已,好一个人杰鬼才,窥视天命天理,居然无声无息,真乃是上天不察,下地无知。

良久,望尘忽然双目睁开,表情痛苦的一甩手,只看见掌心中俨然有一道漆黑的魔气翻涌,往西南慢慢飘去,在众人眼前,化作血色利剑,然后又向北方消散的无影无踪。

“前辈,不要紧吧,这是何意?”楚寻语和慕缘都看出此魔气并无大碍,但并不明白是何意,于是疑惑的看向望尘。

望尘甩甩手,表示无甚大碍,眉头紧锁道:“奇了,奇了……”

“哦?前辈请明示。”

望尘低头沉思道:“方才这一卦,我卜的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血光之灾,结果却出乎意料,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血光之灾是在西南方向,而且魔气翻涌,似乎与魔道有关。”

“什么?”慕缘一愣,“西南?我们可是在北方,难道我们现在又要折回西南?”

“不。”望尘摇摇头,“事情虽然发生在西南方,但是最终会向北方转移,你们忘记了终南山的星语者所言吗?我们往北去的大方向是没错的,最终应该是与北方一行有关,但是西南方又怎么会有魔道兴风作浪?着实让人不解,而且看样子,必是血光之灾。”

“这……”望尘一言,说的楚寻语和慕缘都沉默了,低头细细思量望尘所言……

就在楚寻语三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中原大地的西南方,蜀山仙境之内,异象频现。

蜀山大殿中,掌门和诸位长老都在,殿下一名低阶弟子慌忙上报:“禀告掌门,在‘回梦亭’又发现了一具尸体,死者经查证,是我蜀山门下弟子,死状和前面一样,都是全身潮湿,腥臭之极,面目狰狞,表情痛苦不堪。”

“知道了,下去吧。”蜀山掌门元锋真人目光平静,手摸长须,禀退了弟子,然后问道:“燕儿和邓青他们在苏州如何?”

“禀掌门。”护法长老元清施礼道:“苏州名家的人刚刚传话过来,他们到了之后,并无大事发生,并且已经严加防范宵小之辈。”

“恩,那就好。”元锋掌门点点头,“让燕儿远离山门果然是明智的决定,诸位,你们修行千百年,可曾见过最近死者的功法?”

周围众长老互相对望良久,纷纷摇头,护法长老元明起身答道:“并无所闻,端的古怪,莫非是魔门新创功法?”

“新创功法?”一名大汉眉头紧锁,赫然就是那日救下高威的断风长老,“胆子不小,居然敢挑我蜀山试剑,居心叵测。”

“断风师兄莫要急躁,事情尚未证实。”一个儒雅的声音传来,说话人是个白面小生,此人便是断风、追电、吞火、冰舞之一的吞火,居然是个慢条斯理的书生,他忧心忡忡道,“就怕是魔门有什么阴谋,我们蒙在鼓里,难免上当,这该如何是好?”

“吞火,你着相了。”元锋掌门此时说道,“早前我们就预感必有灾难要发生在我蜀山,现在不过是应劫而已,好在燕儿乃我门中希望,她已经远离,我们已无后顾之忧,诸位听令,我们势必全力应劫。”

“谨遵掌门法旨。”在座的所有人纷纷起身回应,看来蜀山最近的动静是不会小了。

蜀山一处低阶弟子草屋中,一名杂物弟子从床上慢慢爬起来,睡眼惺忪,身旁的柜子上,赫然放着的就是楚寻语朝思暮想的那盏黑色宫灯,他看看窗外天色,惊呼:“糟了、糟了,最近总是睡过头,一定又要被师傅骂了。”说完立刻起身洗脸,扛着扫把就往外跑,他似乎没有注意到,刚才洗脸的时候,镜中自己,双眼的瞳孔,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幅倒三角形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