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冠 > 第五章 皇帝难挡大势

汉冠 第五章 皇帝难挡大势

作者:雨落未敢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6:16

第五章 皇帝难挡大势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皇帝冷哼一声,一边想当和事佬的平原王司马干也连忙后退一步。

他司马干可是一直在洛阳的,未曾归国。

他不归国,原因自然有很多,首要的一点便是平原封国没有洛阳这般有趣,他原本就是不好权势的人,而好风月享受,他当然是喜欢留洛阳的。

原本司马干想当个好人,但这个好人明显就是不好当的,司马干连忙把头缩回来了。

“看来新野王你为朕,也是考虑良多啊!”

新野王当然听得出皇帝这是反讽。

但他还不得不为此挤出一些笑容出来。

“臣为陛下考量,乃是天经地义的事。”

“好一个天经地义!”

司马遹的眼睛眯了眯,周开始释放出危险的气息出来了。

所谓之皇帝一怒,伏尸百万。

齐王死了之后,皇帝的威势愈发厚重起来了。

“朕问你,你为何要归国,真是为了朕?”

面对着皇帝的质问新野王咽了一口口水,回答道:“臣为社稷着想。”

“陛下。”

在这个时候,尚书令王衍却是站出来说话了。

寻常这个时候,都是张华第一个说话的,但是张华已经退下去了。

那现在朝中权势最大的,自然就是琅琊王氏了。

王戎做贯了缩头乌龟,是不会上去表态的,那么这个表态的人王衍自然就是最合适的了。

况且,王衍还是当今皇后的父亲,不论如何,都是最能说得上话的那个。

关键是,皇帝还得听一听他的话。

“尚书令有奏,但说无妨。”

王衍手持笏板,说道:“新野王所言不虚,宗王归国,乃是规制,一味拖延下去,也不能成事,不若让着急的人归国,那些不着急归国的,便留在洛阳,取中庸之道。”

取你祖宗的中庸之道。

在这个时候,司马遹就很想骂人了。

那些着急的人,当然就是心怀叵测之人了,他放这些人回去,无疑是放虎归山。

但将心中的怒火放下,平心而论,王衍说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司马遹想了半天,找不到反驳王衍的话,眼珠微转,将目光定格在宗王最前列的梁王司马彤上了。

“梁王,你如何看?”

中书监梁王司马彤此时深知作为乌龟的生存之道,那便是不说话,是最好的。

但现如今看来,这个缩头乌龟,他是当不了了。

“启奏陛下,臣,老臣以为,以为...”

梁王支支吾吾,脑中也是飞速运转。

支支吾吾半天,就在司马遹脸上要露出不耐之色之后,梁王满头大汗,连忙说道:“老臣以为,宗王要归国,自然可以,但也不必急于一时,一切,一切以陛下为准。”

这当真是一副极度害怕惹怒皇帝的模样。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司马彤也算是把自己的一张老脸豁出去了,但是话说回来,害怕皇帝,这本也不是一件丢脸的事。

不过,梁王的一番话,显然不能让皇帝满意。

司马遹沉着脸,这次是将目光定格在淮南王司马上了。

司马暗暗叫苦,他这个门下省侍中,做得也不容易啊!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他站队。

但他站皇帝这一边,便会得罪一大票宗王。

但不站在皇帝这一边,他便是得罪了皇帝。

这两者孰轻孰重,就得看他自己的思量了。

思路片刻,司马咬了咬牙,手持笏板上前一步,说道:“臣以为,陛下体恤宗亲,是故要延期,且先帝新丧,这可是规制之外的事,不若为先帝守丧三年之后再归国,也不迟。”

司马也是横。

他这个人,做事都是很彻底的。

既然选择了站在皇帝这一边,不妨站的彻底一点。

比起梁王司马彤,淮南王司马的这番回答,司马遹无疑更加欣赏。

但这还不够。

司马遹继续转头,这次他将目光定格在赵王上。

“赵王,你如何看?”

司马伦暗暗叫苦。

皇帝这是bī)他站队啊!

要做给天下的宗王看。

呼~

司马伦深吸一口气,在这个时候,他当然分得清轻重。

“老臣以为,淮南王所言极是。”

好在他只是跟在淮南王后说话,这个得罪,自然没有司马那般深重了。

司马遹眼睛再转,这次是转到东海王上了。

“东海王,你觉得呢?”

有赵王在前面做示范,司马越很快说道:“臣以为,赵王,淮南王所言极是。”

接着,皇帝再将目光转向琅琊王,转向平原王。

一个个问下去,朝堂鸦雀无声。

良久,主位上的皇帝才开口说话。

“尔等要归国,朕答应,但不是现在,先帝新丧,朕又年幼,需要诸位多多教导提携才是,诸位归了国,谁来教朕?”

司马遹这一句话一说,原本没跪在地上的人都吓得跪下去了。

“陛下慎言,陛下乃是圣人,我等如何敢称教字?”

燕王与新野王对视一眼,两人皆是轻轻摇头。

他们两人原本想的是用大势压人,但是现在被皇帝分而化之,所谓的大势,也就不在了。

这归国之期,恐怕又要推后了。

“诸位请起罢。”

不敲打敲打这些宗王,他们真以为自己是天王老子了。

皇帝话语一落,这些宗王连忙起,便是新野王与燕王也不例外。

这广元侯交给他的方法,还真是好用。

原本皇帝对这些宗王是很头疼的,不想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将他们的bī)迫之势化为无形了。

广元侯说的对,事最后会变得如何,最终还是得看朕如何处理的。

“这些子朕接到了雍梁之地的奏报,称两地百姓疲敝,不仅无粮食可吃,更无种子种植,现请赵王督抚雍州农桑赈灾之事,不知赵王愿为否?”

赈灾?

赵王愣了一下,有些摸不清皇帝的想法。

但这很显然是一项任命。

“老臣领命。”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皇帝给他事做,便是相信他,如此而来,他接近权力中心,便越来越近了。

为了权势,多做一些,也未尝不可。

“成都王颖,朕命你督抚梁州农桑赈灾之事,你可愿往?”

方才宗王之中,位高的皇帝没有bī)迫成都王站队,显然就是对成都王的特殊对待了。

成都王上前一步,答道:“臣愿往。”

“好!”

司马遹今要做的,就是这一件事,这件事做完之后,早朝也差不多结束了。

燕王新野王归国的目的达不到,自然也不会真的死跪在太极前。

退朝。

宗王依次离开。

与来时的气势如虹,离开的时候,宗王们却显得有些失意。

宗王大臣走了,但王生没有走,而是一路从主走到偏。

偏之中,司马遹端坐,看他的模样,倒是有些风轻云淡的模样。

但王生心中可没有那么乐观。

诸王归国,皇帝要想阻止,就像是用泥巴堵住长江黄河的洪水一般,是无济于事。

现在只是拖延了一时的时间罢了。

按这时间,东海王茂王几个人,差不多时候是要离洛了。

原因很简单。

司马泰在这个时候,差不多就要薨逝了。

作为人子,不可能不去奔丧的。

而司马泰德高望重,司马越司马略等人要去奔丧,新野王与燕王完全也可以找这个由头离洛。

要想阻止,便是阻止东海王茂王等人不去奔丧。

但大晋以孝立国,奔丧乃是人子必须要做的事,皇帝若是阻止了,岂不违反孝道。

皇帝不能阻止,这用泥巴糊成的大坝便轰然崩塌了。

是故在此时皇帝兴头上,王生也不介意给他头上泼上两盆冷水。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广元侯有话,但可直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个道理,朕也不是不知道的,况且你当敢在中辱骂朕,现在倒还怕起事来了。”

王生适时露出惊慌之色。

“当臣下并无狂悖之意,还望陛下明鉴。”

王生连忙跪伏下去。

“你且起来,若朕当真要罚你,你以为你现在还活着?恐怕如齐王一般,都成了一具尸首了,有话便说。”

王生慢慢起,缓了一口气之后才说道:

“陛下,宗王归国之事,恐怕陛下也阻止不了。”

司马遹瞥了王生一眼,若是别人说出这句话,他绝对愤怒十分。

但这个人是王生,那又不一样了。

“能拖多久,便拖多久。”

“但事实上,陛下并不能拖延多少时间,若是宗王中有丧事,陛下还能扣住他?”

听到王生这句话,司马遹眉头微皱。

“此事朕自然知道,届时放那人回去便可以了。”

“只要开了一个头,哪里又止得住的趋势,况且那些人以奔丧为由,陛下能阻止他们?”

司马遹眉头皱的更紧了。

“只是朕派出去的相国,有些人如今还在路上,不与他们一些时间,将宗王调出来,他们如何控制诸王?”

司马遹打得主意便是将那些宗王变成西汉一般。

或者说是曹魏一般,无权无势,甚至没有人自由。

但何其难。

宗王有地位,加之在封国有威望,非是寻常人,能够压制其气焰?

况且,宗王之中也有佼佼者,那就更非寻常人能够压制的了。

皇帝此举,不仅无用,反而是会激发宗王的怒火。

而且这怒火,是所有外封诸王都有的。

“陛下派相国,恐怕没有多少作用,反而会取得适得其反的作用,陛下此时更多的,应该是休养生息,臣有国策,又有农耕利器,百姓若是安居乐业,宗王便是想反,也无人跟随。”

中国农民是很朴实的。

你给他好处,他便会记住你的好处。

但同时,中国的农民也是最狂暴的。

你若是要饿死他,那他便会先掀翻你。

农民阶级是有局限,但是杀人抢地盘这种事,还是很容易做的。

只要饿不死,他们自然也不会做出玩命的事。

便是那些宗王有心,也是无力。

“百姓耕种,自然是可以的,但便是百姓吃得再好,有心人利用,他们也是会被蒙蔽的。”

此时的司马遹,不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总结出来的道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司马遹是战士,可能是一个好的将军,但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国家建设者。

他上台的这些子里面,关于地方的治理问题,就没有出过一个有关的诏书命令。

他所有的心力,都在宗王上,都在自己手上的权力上。

或许,只有将心中的宗王大患消灭于无形之中后,他才有可能去建设这个国家。

当然,以王生猜测,司马遹这个子,在得到权力之后,恐怕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征伐。

他的偶像是汉武帝。

汉武帝北击匈奴,他司马遹恐怕也想北击鲜卑。

到现在,王生也知道便是他如何说,都是无法改变司马遹的心意,最后也只得是闭嘴了。

若是派相真的有用,那汉景帝也不会有七王之乱了。

......

王生在太极没有说服皇帝。

而失意的燕王与新野王再次到齐王府邸,却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当然,具体来说,并不能算是一个好消息。

高密王司马泰薨逝了。

高密王司马泰乃是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子,彭城穆王司马权之弟,东海王司马越的父亲,西晋宗室、重臣。

司马泰品廉洁清静,不接近音乐女色。虽任宰辅,享有大国的租赋,但服饰饮食如同平民百姓。率真自然简易坦率,每次朝会,不认识他的人不知他是王公。

在以孝治国的西晋中,司马泰事奉父母恭敬谨慎,居丧悲哀忧伤,谦虚甘居人下,是宗室的仪表。

当时的诸王,只有司马泰和下邳王司马晃因为节制自己而被称赞。

名声也是在诸王中算是最好的,人脉亦是不差。

司马泰薨逝的消息一传出来,洛阳宗王皆是悲伤。

而对燕王与新野王来说,他们在悲伤的同时,心中是狂喜的。

这两种绪是矛盾的,但在这个时候,两者相容,居然一点违和感都没有。

而皇宫之中,皇帝司马遹很快也得到这个消息。

他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起来。

前面他对王生的话还不置可否。

现在,事实便像一个巴掌一般,向他狠狠的扇过来。

这便是广元侯所言之大势所趋?

不行!

司马遹咬了咬牙,心里想道:广元侯既然预料到了这一点,那想必是有解决之道的。

得让广元侯过来。

“大内官,去将广元侯叫过来。”

“诺。”

大内官连忙领命,此时的王生,当然也是在太极中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