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来1992 > 第644章 淘回来的好东西

重来1992 第644章 淘回来的好东西

作者:初雨彩虹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5:15

第644章 淘回来的好东西

整个江中,那各类的机械企业多如牛毛,整个摩托车产业链直接将整个蜀川和渝州的机械企业全部都包括了进来。渝州的摩托车厂商也是不少,在国内攻城略地的同时,自然也看上了国外市场。

福星摩托主动的伸出橄榄枝,组成产业联盟一起去攻略国外市场。

组成高中低市场的联盟,严禁搞无脑的价格战,必须得要保证产品利润。

亏本赚吆喝在国内可以,在国外就不行。

当然了,这个联盟不仅仅就福星摩托,还有国内的其他大型的摩托车企业。

至于说那些小摩托车厂,属于仰仗大摩托车厂鼻息生存的。

真的想要封杀这些小摩托车厂,能够让这些厂子,连摩托车零部件一个都买不到。

这么厉害吗?

小厂嘛,实力上面肯定就不行了,其零部件很少有自己造的,基本上都外购的。

特别摩托车发动机!

整个华国,最大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厂商是福星动力,也是全国最大的摩托车发动机研发企业。

国内其他摩托车企业,现在大多都已经将发动机研发这块给砍掉了。

至于说研发人员嘛,不是转去做其他的,就是被福星动力给收编。

当然了,福星动力也出了条件的,那就是福星动力的最新款摩托车发动机,必须得要保证对外生产授权和供应。

福星动力也没有意见,自己不直接生产,拿专利授权那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如此就慢慢形成了什么?

整个福星动力的发动机年生产量虽然就只有六百万,可整个华国的摩托车上面,百分之九十以上用的发动机,都是福星动力的发动机技术。

而在此时,华国的摩托车生产量已经在九八年的时候就超过千万台,今年估计会继续的增长。

福星动力在摩托车发动机上面实现了国内市场的大一统,可福星动力并没有说就放松了在摩托车发动机上面的研发。

现在福星动力在发动机研发上面开始追求低污染,低能耗高动力。

电喷,ecu(行车电脑)什么的,都开始出现在福星动力的摩托车发动机上面。

对于电喷发动机的研究,福星动力早就在进行,现在技术上面,已经开始逐渐的成熟。

当然,电喷发动机在价格上面,自然算比较昂贵的。

涉及到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产品,现在都比较贵。

“老板!”

韩松林这次见到荣宏顺,瞬间的感觉有着些泪目之感;突然的发现,荣宏顺真的老了。

之前的时候,荣宏顺说自己想要退休,要给年轻人让出位置,韩松林还觉得不急,荣宏顺还能够在干上几年。

可现在,这几年过去了,荣宏顺已经满头花白,找不到多少黑发了。

“老荣,幸苦了!”

荣宏顺虽然头发花白了不少,可精神状态还算不错。

在93年的时候,厂子那是一片风雨即到的模样;如果谁在那时说,在六年后,厂子会发展得如此的大,肯定会被人嘲笑,说得了痴心疯,有毛病!

虽然韩松林只是道了一声幸苦,可荣宏顺突然的感觉,自己今年可能真的会要退了。

以前的时候一直都念叨着要退休,可现在真的要退了,荣宏顺反倒是有些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自己心里的那股情绪。

“这辈子能够看到厂子发展得这么好,也算值了!”

韩松林:“陪我在厂子里面转转吧!”

“好啊,也是该好好的转转!”荣宏顺感叹着,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在厂里好好转转了。

按照福星动力的制度,荣宏顺退休之后,就不能够进入到公司的一些地方了,特别是研发部门。

荣宏顺对于厂里面的每一处地方,每一栋建筑,那都如数家珍。

在福星动力厂区一处不起眼的区域,这里是福星动力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实验室。

福星动力敢搞航空发动机研发,如果不是因为在乌国收购了其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韩松林也不敢让福星动力涉入其中。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技术精深到让新手难以进入的领域!

新手要进入,首先得要保持连续性的研发投入,这个就不是任何企业能够保证的。

小国家?

不是韩松林吹牛,现在地球上面,除了大国外,很多小国的实力,还没有星海集团强。

荣宏顺看着被组装起来的一台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是全采用乌国技术,然后在华国进行复制生产的发动机。

在福星动力布置了一条专门的发动机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在技术上面大量的是前苏联八十年代的技术。

生产线到了国内之后,专门了就组织了一个飞机发动机生产线研发组,拿着翻译过来的图纸,就开始对整个生产线进行研发。

还好的是,在乌国找到了一位生产线的设计师,让福星动力这边省下了不少事情。

最少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设计师。

有老师教和没有老师教,想要搞明白一个问题,在时间上面的消耗是两码事。

在半年时间里面,福星动力就是将整条飞机发动机生产线给完全的吃透了。

然后对生产线自然就是进行改造了。

福星动力在发动机生产线上面的研发实力,还是相当强悍的,毕竟现在福星动力的发动机生产线,基本上都是自研了。

韩松林特别喜欢自研的东西,即使能够从外国买到更好的,依旧的要求进行自研。

我从国外买更好的回来,可不耽误我自研。

就要搞国产替代,国产的质量可能比不上国外的,可必须得要有能力进行生产。

玩的,就是十三亿人的大工业。

整个欧美的人口加起来,也不就十亿多嘛,再把欧美的两条狗加上岛国和南韩,这才十二亿多呢!

所以华国什么都要搞到顶尖,是有足够的人才来做支撑的。

大量的乌国航发设计和生产的专家来到华国,他们对工作,倒也是尽心尽力。

怎么说呢,首先他们在乌国这几年时间,日子过的相当不好。

别看他们是专家,可现在整个乌国根本就用不上他们。

能相信,在97年的时候,乌国的一个总理,贪污了两亿多美元,然后直接跑去国外了?

也就是在九十年代,要是在互联网时代,绝对要上一周互联网头条不可。

太吉尔奇葩了!

从这个事情里面,就能够看出点东西来,反正乌国从上到下,都一个德行。

都在想着赚钱,不管其他的。

乌国如此,是好事情,只要将钱给到位,想怎么搞,都行!

钱,韩松林不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