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来1992 > 第622章 掌院会议

重来1992 第622章 掌院会议

作者:初雨彩虹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5:15

第622章 掌院会议

当李光南亲口说出自己要辞去首席科学家的时候,大家并没有任何的意外;显然,在之前的时候,相互间就已经通过气。

秘密这东西,两个人知道,能够保守住;三个人知道,那就不叫秘密。

韩松林:“李院士辞去首席科学家,现在我们星辰院就缺了一个首席,大家相互推举一个吧!”

相互推举?

推举谁?

总是不能够说,推举自己的吧。

这样子显得有些太那啥了,不要脸,脸皮厚?

相互看了看,然后都眼观鼻,鼻关心,一副认真思考的模样。

韩松林见此,也稍显的无奈,撑着头,偏着脑袋在每一个人脸上看过。

首席之位空悬,对于星辰院的运转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行吧,既然大家都没有要推举的人,我也尊重大家的意见,那么首席之位,就暂且空悬吧!接下来,我来说下,今年星辰院研究经费的问题。”

“在去年,整个星海集团获取到了298亿的利润,其中两百亿的资金,可以作为今年星辰院的研究经费。今年重点的研发方向,将会是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这块。”韩松林说着,目光看向张如京。

在今年,星达科技就能够投入生产,作为芯片代工厂,又身处内陆,星达科技代工的芯片想要给运出,那么使用航空运输自然是最为好的方式。

为此,星达科技已经在和航空公司那边谈这个问题。

韩松林在此时,也意识到,好像自己掌控一家航空公司,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

机械产品的话,使用航空运输,肯定不划算的。

可电子产品,用航空运输就刚刚好。

电子产品在价格上面比较贵,附加值高,而且还小件,最为重要的是,电子产品换代快。

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得要快速的送到客户手中。

生产出来,在海上漂上一两个月之后在送到客户手中,黄花菜都凉了。

张如京面对韩松林的目光,只是笑了笑。

星达科技在国际上买不到什么先进的生产设备,一些设备只好买二手的。

自研也是一种方式,现在星辰院已经在蓉城组建起来光刻机的研发团队。

不少人,都是从国外归国的人。

此时在光刻机领域,还属于岛国一家独大的情况。

那么,星达科技有机会完成超越吗?

还真的有。

因为星达科技获得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加盟,那就是林本建。

在半导体的历史上面,华人在其中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或者这么说吧,华人在现代科技发展当中,变得越发的重要起来。

这一点,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林本建的大名,韩松林自然有听说过,他提出的浸润式微影光刻机取代了现在岛国光刻机企业使用的干式微影光刻机。

直接让岛国在全球的光刻机霸主地位衰落了。

能够获得林本建的加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于张如京的劝说。

“另外,在生物和医药的投入,我们也将会加强。”

相比起国际医药巨头那样子投入,还真的不行,可慢慢来吧,总是能够说搞出来一两种不错的药。

赚钱不赚钱什么的不重要,反正就得要搞。

听到生物和医药的投入要加大,有这方面研究的院士,不由心生一喜。

在星辰院,研究经费相比起国内其他研究机构来说自然要充足很多,可重点研发和非重点研发,在经费的支持上面,也有着不同的。

“将会专门划拨五十亿的资金作为基础研究的经费。”

基础研究这块,必须得要重视,这一点,韩松林自然清楚。

整个院士会议,开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韩松林说了经费的事情之后,接下来就没有开口了。

因为大家在讨论的,是未来科学的发展方向问题。

无论谁,都觉得自己的学科,在未来都很重要。

人类科技,本来就应该齐头并进,重点突破。

以某项技术的突破,来带动其他技术的进步。

还有关于研究合作上面,相互得要加强才行,共同的来一起攻克一些技术的难点。

比如说在光刻机领域,就得要跨学科的合作。

随着人类科技越发的复杂,这种合作将会变得越发的多起来。

如何进行有效的统合起星辰院的研发力量,让其发挥最大的效能,成为了星辰院现在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

最终决定,各院将会每三个月的时间坐在一起开一个研究协调会。

这个会必须要掌院或者副掌院亲自出席。

韩松林觉得这样子的方式挺好,科技的进步,就在于不断的交流嘛。

谁都把技术给当做压箱保底,那肯定不行的。

技术给研发出来,就是为了用的。

因为首席科学家空悬,在这次会议上面,决定由各掌院组成的掌院会议成为星辰院的最高决策机构。

韩松林作为老板,保留着一票赞成和否决权!

认真的在林薇他们这些掌院的脸上看了一眼,韩松林对于组建掌院会议倒是并不反对。

但是感觉,以后星辰院想要出首席科学家,将会变得更加难了。

难就难吧!

没有关系是吧。

这位置留在这里,韩松林挺期待,未来能够有人坐上首席科学家的位置。

人类历史上面,出现过很多惊艳绝绝之人;华国历史上面也有鲁班,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孙思邈,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宋应星等等。

可惜,这些人出现在时代之中的几率,太低了。

现下华国如此多的人口,出现等同人物的几率,将会大很多,就看是否能够将人给找出来。

或许,培养出来。

“李老,稍后的时候,我和一起去一趟蓉城吧,星辰大学的事情,可还得要借助上一下你的名头才行。”

李光南的影响力,可不仅仅在京城。

蓉城近来在加强高等教育的扶持,可相比起京城来,事实上总要差了点。

这也是没法的事情,谁叫人家是京城呢,天然的就吸引着全国人才去。

李光南轻轻点头:“好啊,什么时候去?”

“等后天的吧,明天,你不还有一个演讲交流会嘛。”

韩松林知道,李光南现在基本上不从事一线研发工作,主要研究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问题。

科技发展方向很重要,很多弯道超车,都是方向选对了实现的。

方向错了,那一切都是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