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来1992 > 第596章 面向未来的培养

重来1992 第596章 面向未来的培养

作者:初雨彩虹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5:15

第596章 面向未来的培养

被柳玉烟说学习不好,韩婷想要反驳,在班里面,她可前五的成绩;可转头看向小妹,韩婷反驳的心,一下子就没了。“妈,我和妹妹们都是你生的,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我,是不是亲生的啊?”韩婷嘟囔道,她简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两个妹妹都那么聪明,显得本来聪明的自己,就笨了。

在家里受的打击,韩婷到学校之后,一下子信心就回来了。

柳玉烟慵懒的躺在韩松林怀里,韩松林的手,也松了下来;面对韩婷的问题,柳玉烟眼都没抬:“你不是我生的,是你爸生的。要怪,就怪你爸!”

韩松林嘴角扯动了一下,这样子骗小孩子,合适吗?

韩婷一双大眼睛看向韩松林,自己真的是爸爸生的?

韩婷的眼睛很漂亮,长大之后,肯定是美人,这点韩松林从来都不怀疑。

面对韩婷的目光,韩松林有点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难道要给孩子普及一下,男性和女性的不同?

在这一块的教育上面,华国的家庭还真的挺是缺乏。

实际上,缺乏点也好。

难道像是外国那样子,让小孩子十三四岁的时候,就直接实操?

韩雨菲:“姐姐,爸爸不能生小孩,生小孩是妈妈!”

“为什么爸爸就不能够生小孩?”

韩雨菲一下子倒是被问住了,有些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小脑袋轻垂,组织着语言。

韩松林:“因为这是自然规律,大自然让妈妈生小孩,爸爸不能生小孩。”

“好了,不问这个了!婷儿,你就是你妈妈生的,至于说你笨这点……”韩松林瞬间的住嘴,韩婷说实话,真的不能够算笨。

这点必须实话实说。

实际上,孩子笨不笨,在小学的时候,就基本上能够看出来了。

别去说什么自己孩子没有认真学之类的话,这也就哄自己罢了。

你孩子没有认真学,难道其他孩子,就认真学了?

未来孩子从小学就上各种补习班,从成绩上面来看,实际上有些没法看。

反正现在的孩子,只要看成绩,就能够看出很多的东西。

提前发现孩子在知识学习上面没有天赋,实际上,是好事情;不要一条路走到黑,换上一个思路来走。

“相比起你的两个妹妹来说,我们是差了点。实际上,我和你妈妈,和她们比起来,都笨。”

柳玉烟白了眼韩松林,那有说自己比女儿笨的人。

女儿聪明,那还不是我们两个努力的成果?

不是我们一起努力,那来韩雨菲的聪明。

韩雨菲小手拉住韩婷,认真的道:“姐姐,你不笨,只是我和二姐太聪明了!”

韩松林哭笑不得,韩雨菲你确定,这是在安慰人吗?

韩婷默默的摸了摸韩雨菲的小脑袋,感谢她的安慰。

家庭的小插曲过后,韩松林和柳玉烟说起了搬到蓉城的事情。

之前的时候不搬,因为蓉城那边,红星中学还没有修建好。

经过快速的赶工之后,蓉城那边的红星中学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都已经全部给修建完毕。

装修的话,也全部的给做完了。

现在也就剩下学校草坪,和移栽树木了。

现下这个时节,移栽树木正好。

直接移栽过来,等到春天的时候,树子就直接发新芽存活了。

另外一些教学设施的安装,也会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里面安装完毕。

比如说教室内的电视机,这个必须得要有的。

平时可以让学生看看新闻,小学生就不让他们看新闻了,他们也不是关心国家大事的年龄,让他们快快乐乐成长,看动画片就好。

动画片,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的。

华为动漫制作的动画片,以及申城美术电影厂制作的动画片,都是经常给学生放的。

学校建好之后,那么在蓉城,韩婷她们就能够入学读书了。

柳玉烟语气之中带着感叹:“我们搬到蓉城之后,就不会再搬家了吧?”

这几年时间,算算都搬了几次家了!

孟母才三迁呢。

从农村搬到乐池,从乐池搬到阳河,在从阳河来到江中,现在又要从江中搬到蓉城。

韩松林轻笑道:“再搬,我们就只能够去京城了。你要去京城吗?”

柳玉烟嘟嘴:“不去!”

“行,那我们以后就主待蓉城,有空的时候,在江中,渝州转转。”

柳玉烟提醒道:“还有乐池!”

虽家有千金之财,可也不能够忘记了家乡父老。

“对,还有乐池!”

回乐池的话,以后基本上就直接住福乐酒店了,住几天时间,也懒得说进行收拾。

在家里面待了两天,韩松林去星海技术学院。

刚刚开始的时候,星海技术学院还带有职业二字,然后觉得有点怎么说呢,感觉太low了。

主要是韩松林有这样子的感觉,其他人可没有。

在韩松林的力主之下,就直接将职业给去掉了,变成了星海技术学院。

从1996年9月开校,第一届学生只不过才招收了两千余人,而现在星海技术学院的学生人数,已经突破万人。

学生也不仅仅说就只有从技术高中和普通高中升上来的学生,还有在职培训。

技术工人在职培训,可是工人晋升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高级技术工人,都是从低级技术工人慢慢成长起来的;可这个成长,不可能说让人家自己来成长,那样子成长时间长,而且还不能够保证成长效果。

自己慢慢摸索,那有直接老师来叫,掌握得更快。

站在前人的知识积累上,去推导创新新技术,这样子不好吗?

华国的技术工人在未来会各种缺乏,很大程度上面来讲,技术工人的培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面被破坏掉了。

没有给保留下来。

还好,现在江中重新的将这套培养体系给建立了起来,而且还更加的优化了一番。

直接从高中开始进行体系化的培养,工人不仅仅要讲究技术,还得要知道,技术为什么要如此的用。

工人不是就只会车零件就行,这样子的工人不符合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

至于说未来什么样的工人才符合工业发展的趋势,韩松林也说不上来,反正掌握知识和技术,肯定不会错。

技术高中培养普通技术工人,星海技术学院希望培养的,是技术工程师。

至于说研发人员,就由大学来进行培养吧。

整个星海技术学院属于一种男多女少的局面,倒是星海技术学院边上的江中师范学院,女生倒是不少。

星海技术学院作为星海集团直属,每年在办学经费上面,自然不会缺的。

星海技术学院也受到了江中各家工厂企业的关注,各家工厂企业很积极的给学生提供实习场所。

当然了,学生去实习,工资还是得要给的。

各家工厂企业自然都知道这些学生的厉害,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学习、专业化培养的学生,将会大大的缓解各家工厂在用工上面的需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