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来1992 > 第374章 星辰研究院

重来1992 第374章 星辰研究院

作者:初雨彩虹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5:15

第374章 星辰研究院

“知道,最近我们在和盐都那边谈收购长星机床的事情吧?”许璐点了点头,这个事情,她自然知道;听说,谈得相当顺利,现在就差正式的签字收购了。

“长星机床在国内的机床行业,也算有点名气!”韩松林有点没说,未来长星机床还被评为国内机床行业的新十八大罗汉。

当然,那都十多年之后的事情。

此时的长星机床,还在破产的边缘徘徊。

“可我们国家的机床,和世界最先进机床的水平,差距蛮大的!长星机床在收购过来之后,必然会投入重金进行发展,短时间里面,可能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成果。甚至,可能保持高投入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时间。”

许璐不由的皱起了眉头,她自然知道,韩松林喜欢在科研上面砸钱,而且还不是说几百万,几千万的砸,是以亿做单位的砸钱。

当然,砸钱的效果也很明显。

各类的产品,接连不断的出。

走在大街上面,可以感受到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街上的摩托车变多了。

特别福星摩托,在路上到处都能够见到。

就说福乐酒业吧,现在很多人,也都纷纷换掉自行车,骑上了摩托车。

下班的时候,那油门的轰鸣声,不断的响彻在厂区。

为了让大家停下摩托车,福乐酒业专门的重新修建了停车棚,下雨的时候,别让雨给淋着车了。

当然,因为摩托车变多的原因,反而有另外一个好处,福乐酒业的宿舍楼紧张的问题,一下子就大大缓解。

很多人,不住宿舍楼了,直接回家住。

另外,县城里面阳光地产修建的房子,也被全部给卖出去了。

房子虽然还没有建完,可以预售啊!

阳光地产这次也没有说多赚,就赚了千把万。

“老板,你这话,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吧!长星机床现在虽然面对国外机床的竞争,没有反手之力。可在国内来讲,依旧有着一定市场。只要两三年时间,长星机床的发展就能够稳住的吧。”

韩松林:“我晓得你的意思,和国内的机床企业竞争,不觉得,很丢人吗?”

许璐不由翻了个白眼,怎么的,还看不起国内机床企业啊?

还别说,韩松林还真的有点看不上国内的机床企业,特别国内的号称第一的机床企业。

国内机床市场,有段时间处于大爆发时期;作为国内机床行业的老大,自然吃下了很大一块市场,也赚到了不少钱。

可说实话,某个区域的企业,那国企毛病真的很严重,赚到钱之后,不晓得怎么花的,反正没有全力搞研发。

高端机床突破不了,只能够在中低端机床打转转。

“丢人吗?不觉得啊,你得要让长星机床赚钱啊,长星机床能够赚钱,在加上星海集团的资金扶持,岂不是说,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去。搞研发,是不是,钱越多越好?”

韩松林:“有理!”

“所以,你准备将福乐酒业的资金,投入到长星机床?”

韩松林摇头:“不是这个!”

许璐皱眉,不是这个的话,那是什么?

手中的瓜子,许璐也不剥了,轻轻的拍了拍;这剥了瓜子之后,手上有一层东西,粘在手上,挺不舒服。

仔细的看着韩松林,许璐满脸的疑惑。

“那,是什么?”

许璐必须得要知道韩松林到底怎么想的,严格意义上面来说,未来一段时间里面,星海集团旗下的公司里面,好像也就这个长星机床不会怎么的赚钱。

其他公司,都很赚钱。

“我想要组建一个研究院,名字叫星辰研究院。”

许璐:“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吗?”

星海的意思,许璐知道,星辰大海的意思。

自家老板,对于星辰,到底有多深的执念?

难道真的相信,月亮上有嫦娥?

嫦娥,很漂亮的吧?许璐不由的,思绪发散了一番。

韩松林闻言,愣了半响:“有这个意思在!”

科学意义上的星辰,是恒星;手肯定没法去碰的,可在上面来说,手摘星辰,很美的样子。

而且,这也是说明,科技的发达。

许璐轻笑了一下,没有说话;静候韩松林接下来的话。

“星辰研究院我希望能够研究些有意思,对我们国家发展有意义的东西,研究项目并不一定说,就现在我们涉及到的行业技术之类的。可以是新材料,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光学技术等等。”

韩松林还想要说,研究人工智能来着,怕许璐听不懂,就没有说。

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论什么的,老早之前的时候就有了。

韩松林的心很大,许璐也没有任何惊讶的地方,从过去一段时间里面,韩松林做的事情,就能够看得出来些东西。

许璐必须得要提醒韩松林:“老板,现在我们挺赚钱的,整个星海集团,一年赚上三五十亿,简简单单的事情。可我们一年赚钱多,可花钱也不少。”

星海集团的支出上面,人员支出相比起其他企业来说,高出很多。

三到五倍的样子吧。

当然,人员工资高点就高点吧;人员工资高,也让星海集团收罗到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

有这些人在,才是让星海集团能够说快速发展。

实际上,未来民营企业能够发展起来,就吃了一大波的人才红利。

此时很多人才都在国企里面,根本就看不上民企。

星海集团现在也已经在开始吃人才红利,当然,星海集团不仅仅吃,还在自己进行培养。

人员工资开支不是星海集团开支最大的,最大的开支在研发上面。

当下的产业界,有着一个观点,造不如买!

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和米国有过一段蜜月期,在军事装备上面,米国直接向我国放开了自己的武器库。

随便买!

中间有一段时间双方关系恶化,可很快又正常化了起来。

想要从国际上买得民用产品什么的,只要有钱,就没有问题。

像是星海集团这样子注重自我研发的企业,很少!

许璐有看星海集团内部的一个报告的,现在星海集团别看研发投入大,可和国外最先进技术,依旧有着差距的。

比如说在制造这一块,国外已经大量的使用各类先进机床代替人,可星海集团内部,很多核心零部件的加工上面,依旧得要由人来完成。

除此之外,产品质量上面,和国外也有差距。

产品质量差距,并非说因为制造和设计上面的差距,是材料上面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