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来1992 > 第183章 此时名不见经传(月票加更)

重来1992 第183章 此时名不见经传(月票加更)

作者:初雨彩虹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5:15

第183章 此时名不见经传(月票加更)

人间四月天,说变就变!

韩松林拉开窗帘,看着窗外滴滴细雨,水珠打在窗棚之上,形成了一股交响之曲。

水珠在树叶之间流落之声,在这清冷的早晨,听得如此清晰。

小区的早晨并不嘈杂,除了雨声之外,就剩下时不时的鸟叫之声。

有树的地方,怎么能够少得了这些。

“咚咚咚!松林,起了吗?”阿姨的叫声在门口传来。

韩松林赶紧答应了一句:“阿姨,已经起了。”

“起了就出来吃早饭了哦。”

“要得。”

韩松林打开门,阿姨笑着道:“赶紧洗漱一下,你们今天,不是要去见人的嘛。”

“好的,谢谢阿姨。”

“你这孩子,说谢干嘛。”

刘腾此时已经坐在餐桌前看报纸了。

报纸的头条,自然就是甲a联赛;甲a联赛作为国内第一个职业体育联赛,瞬间的引起了人们的轰动。

这个时代,娱乐这块实在太缺乏,有个什么事情,都能够引起巨大的围观。

见到韩松林过来,刘腾示意开始吃饭。

吃过饭之后,韩松林就和刘腾一起出门,前往一所大学。

蓉城在大学的数量上面,不少!

韩松林一直都觉得,蓉城是一座适合做科研的城市。

整个城市的生活氛围,节奏上面比较慢。

这种氛围,特别适合科研人员进行思考。

而且如此多的高校集中之下,有着充足的智力资源可以使用。

以后,各大企业纷纷在蓉城设立研究中心就算得上一个明证。

“蜀川工业大学是之前专门为农业机械而建立的学校,他们在柴油机的研究上面,实力还相当不错的。”

韩松林:“我知道!”

“你之前的时候,也了解过了?”

“哦,对啊!”韩松林顺着回道,他有些没有想到,兜兜转转之后,居然会回到了母校。

刘腾倒是没觉得韩松林了解有什么问题,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得要了解一下这些东西。

可能永远都用不上,可了解下,没坏处。

“老钱,忙着呢?”

钱大海带着一老花眼镜,正在办公室当中看着学生交上来的论文。

人老了,更多的就做一些教学工作,至于说一线研究,已经没有那个精力去做。

人类科技的发展慢慢触及到一个天花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人类的寿命。

正要想做事呢,可一看自己的年龄,瞬间一股巨大的挫败感。

“老刘,这可稀客啊。平时的时候想要见你这大财主一面,比登天都难,今天主动上门,真是难得。”

刘腾和钱大海热情的握手,向他介绍道:“这就是韩松林,现在福星工业的老板!”

“钱教授您好!”

钱大海打量着韩松林,有些惊讶,他见过的各类社会上的老板也不少。

个个长得,也不好来形容。

反正,就没见韩松林这样的。

“之前的时候,老刘数次的在我面前夸奖你,小后生真的不错!”

韩松林:“都是刘叔抬爱!”

说着,韩松林目光看向刘腾,然后又看向别处。

“来来,坐!张明,去叫林薇他们过来。”

张明是钱大海的一个研究生,听到钱大海的话,赶紧答应了一声,就去实验室叫人。

平时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来拜访。

学校帮着企业做些研究之类的,很正常。

现在国家对大学的拨款比较少,想要做项目,那自然就得要自己想办法才行。

就是吧,现在能够搞研究的企业,真的太少。

大家的日子,反正过得紧巴巴。

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

不像是未来,学校项目多,就是讲师都能够开个项目来研究下。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现在就如此情况。

张明走了之后,三人坐在一起聊起了新星工业,也就现在的福星工业。

“八三年的时候,我还去过呢!”

韩松林略带诧异了一下,转而一想,好像也没有什么奇怪。

能够生产农机的企业,并不多。

当时的时候,会进行一个全面布局,按需生产。

基本上,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之类的事情。

经济活动当中,计划经济在效率上面来说,理论上来说最为高。

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上,最终应该会走向计划经济那种。

当然,想要真正的达到,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得要解决一个问题,信息收集。

还有,整个人类的制度模式,管理方式,人们的知识结构,观念等等全部都得要进行。

未来新计划经济模式,还挺值得期待一下的。

刘腾看了眼韩松林,说道:“松林,你来说说,你对福星未来的一个打算!”

未来的打算?

韩松林自然清楚,刘腾说这话的意思。

对于钱大海这样子的人来说,他们一辈子都沉浸于研究之中。自然说希望看到华国在工业上面能够实现一个赶超。

赶英超美,这虽然已经早就被埋入历史的口号;可必须得要说一点,这是华国几代人的目标。

“钱教授,是这样子的,前期的话,福星工业将会以运输拖拉机和农用车为主,我们将会积累技术,生产设备,完善生产工艺。我们将会投入资金,对小型货车,重载卡车进行技术预先研究。研究上面,我是这样子想的,不追求说要在一两年时间就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讲究的是一个连续性的投入,我希望能够到2000年的时候,福星工业能够推出第一辆掌握完全技术知识产权的重载卡车。”

钱大海听着韩松林的话,平淡之中,带着满满的野心。

轻咳了一声,钱大海感叹道:“生不逢时啊!不知道,我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重载货运车辆可关系着国家经济血脉。

物流不畅,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有多大,那根本就不消多说。

是个人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

这光有路也不行啊,得要有拉东西的车。

共和国第一辆生产的车子是什么?

卡车啊!

韩松林自然能够看得出来,钱大海年纪大了,身体上面出现点毛病,很正常。

还没等韩松林说话,办公室内进来了一群人。

“老师!”

钱大海看着自己的学生们,脸上露出笑容:“来了啊,都坐吧!这位是韩松林,一家……”

钱大海有些不知道应该怎么介绍了,说农机厂?

人家现在要转型,不生产了。

韩松林主动的接过话头:“大家好,我叫韩松林,福星工业的老板。对于福星工业,大家没有听过,可没有关系,未来十年,福星工业的名号,必会响彻赤县神州,名传五湖四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