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 > 第五百三十六章 郑芝龙的决定

第五百三十六章 郑芝龙的决定

“这么说,郑老大,建州鞑子真的很厉害了?”

鸡笼知县衙门的开间,比大明寻常的知府衙门都要气派,建在临街三间的石头牌坊后头,前面一个大广场,四面街市环绕,房舍林立,处于整座鸡笼城的中心位置,对过就是澎湖游击将军衙门,办事的差役小跑几步就能两边串个门,挨得相当的近。

这么布局,自然是为了方便,当初规划鸡笼城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全盘的考虑,何处安排什么,建筑什么,都有合理的计划,而不是像一锅大杂烩那样随意布局,整座城的档次一下子都提高了很多。

城北靠海,当然是码头和港口,鸡笼是一座天然良港,可以停泊大船,直接靠岸,海湾外那道耗费巨资修筑而成的防波堤更给予了港口抵御飓风和大浪的底气。码头被以石头为基、圆木为柱的墙体隔离开来,墙的另一侧就是大面积的仓库,有税丁持枪在望楼上戒备,两者之间唯一的通道只有鸡笼督饷馆一条路可行,这样做自然是为了保证澎湖断海的效果得到发挥,使得那些心中揣着小心思的海商们没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原本码头和城池之间是广袤的田野和野地,这几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贸易的持续发展,这些野地慢慢的被搭建的各类建筑所覆盖,当然,鸡笼衙门严格履行了职责,对每一块地皮的使用都有限制,这些建筑都变成了一个个作坊,官办的私办的都有,以官办的为主,其业务,主要是贴标签。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贴标签。

四海龙头聂尘有很强的商品意识,他很早就对身边的人说,夷州不仅仅是靠强力支撑起来的贸易转运中心,这样以强横的手段逼迫起来的贸易不会存在多久,一旦商行势末,或者内部出现问题,那么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会烟消云散,所以,要想事业千秋传承,对经营实体的商人来说,必须有自己的品牌。

颜思齐、施大喧、郑芝龙、沙舒友等人初初听到“品牌”两字的时候,都困惑不解,不过等到看见聂尘在作坊里把从湖州运来的丝绸撕去原本的广泰隆标志,贴上绣有“中华牌”“夷州造”等字眼的小商标后,立刻就懂了。

“龙头是要创字号啊。”

众人睁大了眼,唏嘘道:“还直接拿别人的东西往自己脸上贴,这份面皮……不愧是龙头!”

“你们都看到了,这就是创造品牌。”聂龙头大言不惭的教导大家:“我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有从夷州出去的货物,都要贴上我们的商标,其目的,就是要让外面不明就里的人明白,所有的好东西都是我们中华远洋商行的产品,今后日子久了,他们就会养成习惯,买大明的东西就只认我们商行,里头的道理,你们听懂了吗?”

“懂了。”众人鸡啄米一样点头:“龙头是要用别人的鸡,下我们的蛋!”

聂尘欣慰点头。

其实他们并没有完全懂,聂尘的举动是制造了亚洲最大的贴牌工厂,今后中华牌的字号将会横行世界,无论丝绸、瓷器、黄麻、香料,甚至福寿膏,都会统统冠以中华的标签,无论是谁使用这些东西,就会被强行灌输“亚洲的东西出自中华”这样的概念。

今后要是谁想从这些利润巨大的生意里分一杯羹,恐怕就很难了。人认定了的,用习惯了的东西,不会轻易换别的。

而鸡笼城的东、西和北面,都是山,山里有谷,一条条大路从山谷中通往夷州南方,也连通了各处矿山、工场,那些危险的火药场、炮厂和火器仓库,都建在远离城市的山里。

城的外围,这几年也慢慢的变成了城区,高耸的城墙外面居然形成了一个面积不小的外城,同样有饭馆商铺设在其中,人潮汹涌,把鸡笼城扩张了好几倍。

这都是移民的功劳,每个月往返大明沿海和夷州之间的船只,简直成了定时航班,雷打不动的每天一趟,上船地点固定在几个如泉州、福州等大城市周边的地方,方便人们就近上船。

这种明目张胆的掠夺行为被不少当地士绅告到了朝廷,但全被压了下来,熊文灿以“无非是一些地主家的佃农逃难,或者流民乱窜”而轻易敷衍了过去。

总之,鸡笼的发达,已经到了肉眼可见的地步,在中华远洋商行这个庞然大物的推动下,这里已经成为大明与外界交流的中心,一个交通枢纽,一个贸易集散地。

这座城名为县,却堪比任何一座大明省会,除了没有朱家子孙,这里跟北京城也差不了多少。

条件好了,县令沙舒友也喝起了雨前龙井,还给郑芝龙也斟了一杯。

把茶盏放到郑芝龙手边,他又重复了一句:“建州鞑子真那么厉害?”

“非常厉害。”郑芝龙没有去碰茶杯,而是重重的吁了一口气:“三百人,一半都是夷州精锐玄甲重步兵,和人数相当的建州鞑子交手根本不占优势,要不是鸟铳手压住了对方的弓手,恐怕能出来多少人,都不好算。”

“这样啊。”沙舒友抽了一口冷气,发出“嘶”的声音:“前几年龙头还亲自去过一趟辽东,如果当时碰到了建州鞑子主力,那后果……”

“龙头运气好,但我们不会永远运气好。”郑芝龙眼白周围有丝丝血丝,说话时略显激动:“我想过了,我要撤回在朝鲜分号。”

“撤回分号?”沙舒友吃了一惊:“这事龙头知道么?”

“大哥一定会同意的。”郑芝龙决然的答道:“他现在淡马锡,书信来往太费时了,而这件事拖不得。”

“为什么?”沙舒友不得不问了一句。

当初决定在朝鲜设立分号,是聂尘拍板的,目的就是在朝鲜国打下契子,以图将来,撤回来非同小可。

“朝鲜国都向建州投降了,我们留人在那边做什么?”郑芝龙摇头:“朝鲜人现在已经是建州的狗,虽然现在建州鞑子还没有向分号动手,但若是朝鲜国为了讨好新主子,而把我们的人拿来当投名状献给建州,那就危险了!”

沙舒友面色大变:“朝鲜国不会这么无耻吧?”

“哼,鞑子攻打皮岛的船,就是朝鲜国的水师。”郑芝龙猛拍桌子。

“这么说朝鲜国已经对建州死心塌地了?”沙舒友皱起眉头,思量道:“那郑老大打算怎么做?”

“派船去把人接回来,然后按照朝廷的意思,由福建水师出兵,常驻山海关和登州,严防建州鞑子从水路滋扰生事。”郑芝龙道。

沙舒友想了想,道:“郑老大你兼着朝廷的南安守备,按朝廷的命令去做无可厚非,把分号撤回来也有道理,龙头事后知道了,也必然会同意。”

“沙大人你也觉得这么做对吧?”郑芝龙终于露出笑意:“不过我来同你商议,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郑老大请说,你是龙头的兄弟,商行有你的份额,尽管说便是。”沙舒友觉得有些莫名的不妙,但还是这么说道。

“我要从夷州调兵,调二十条船,两千人。”郑芝龙竖起两个手指头:“去山海关协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