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 > 第四百七十章 试一试水

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 第四百七十章 试一试水

作者:浊酒当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8:40

第四百七十章 试一试水

聂尘看着目光炯炯的沙舒友,端着茶碗的手不禁在空中停歇了一刻,微微沉吟方才开口说道:“沙大人为什么这么说?辽东始终是大明的辽东,我们去逐什么?”

“逐什么?”沙舒友丝毫不为聂尘淡泊的态度所打压,反而愈加逼近了几分:“当然是逐一方天地!”

“何谓一方天地?”聂尘语气平淡得宛如一碗老茶:“鸡笼不是一方天地吗?何况还有南洋、倭国。”

“天地以中华为中心,我们身为汉人,当以汉地为骨骼,汉江为血脉,不图九州,不可谓之天地。夷州孤悬海外,南洋蛮夷杂处,朝鲜却是大明藩国,两者之间有本质不同。”沙舒友说着些苦涩难懂的话,表情激动:“国有气运,气运若竭,则当改朝换代!”

“沙大人,你这话只可在我面前说说,在外面可别这么肆无忌惮啊。”聂尘提醒道。

“这是一个良机啊,龙头。”沙舒友不为所动,继续说道:“我们经营福建,是着眼于今后,不过福建毕竟是大明朝廷的腹地,要圈为龙头的禁区后院可谓步履维艰,没有几十年的功夫,很难达到目的,但辽东不一样,那里已经成为白地,建奴和大明在山海关外拉拉扯扯,若是趁虚而入,难度比经营福建要轻易得多。”

“何以见得?”聂尘皱眉:“建奴势大,东江镇在朝廷大力支持下,才勉强巩固了海边若干岛屿,以及旅顺一带的窄小地盘,我们要取辽东,谈何容易?”

“东江镇畏缩寸地,不外乎大明官军野战无能和后方支援隔海路远、无法及时两个原因罢了,但是要是我们在朝鲜有稳固的根据地,以财力养地利,就地练兵,陆海路都在我们掌握之中,交通便利,取粮通泰,就比东江镇高出不少去了。”

“这样做是可以,但好处太少。”聂尘不置可否:“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龙头,我不知道什么是骨感,但据有朝鲜,绝对是雌伏等待的最佳地点,请龙头细思。”沙舒友用手臂在空中指指画画,以手势加重自己话语的分量:“建奴已经多次突破大明边防,各处要塞像筛子一样到处都是窟窿,兵临北京城下如走自己院子,所到之处官军要么稀松溃败,要么连一战的胆量都没有,朝廷糜烂足见一般。”

“更关键的是,建奴和正统年间的蒙古人不一样。”他沉声说道:“蒙古人同样围了北京城,但那时有于谦,有各地勤王之师,能有和蒙古人野战的能力,击退了蒙古人。可是现在呢,大明精锐全折在了关外,围攻北京城的建奴最后不是被打败的,而是劫掠够了自己走的,两相比较,高下立判。只要建奴不是傻子,就足以看出,大明外强中干,已经到了垂垂暮年,说他们没有坐拥天下的想法,那是自欺欺人!”

“皇太极当然不是傻子,相反的,他还是人才。”聂尘眯缝起了眼睛。

“所以,我们才应该着手未来。”沙舒友趁机添油加火:“在朝鲜登陆,以此为根基,等到建奴在山海关蠢蠢欲动的时候,雷霆出击,占了辽东辽南,进可窥视天下,退可保龙头在大明朝廷里一席之地,此乃立于不败之地也!”

聂尘摸着下巴,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沙舒友,看着这个慷慨激昂,说得口沫横飞的文官。

那几秒钟里,他几乎产生了错觉,他觉得沙舒友也是一个穿越者,脑子里装的全是今后几十年的历史知识。

“精辟!有远见!”短短的惊愕之后,聂尘拍案叫好:“你怎么想到这些的?”

“跟着龙头久了,学了一点龙头思考问题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沙舒友拱拱手:“龙头觉得我说的很精辟?”

“何止精辟,简直可以说在世刘伯温了。”聂尘大笑道:“说实话,我都没有去想朝鲜的事,你一席话,开了我的窍啊。”

他站起来,翻箱倒柜,但又两手空空的转过身来,为难道:“我手边居然没有一幅朝鲜的地图。”

“无妨,我这里有。”沙舒友从怀里摸出一张折叠得四四方方的纸。

展开来,就是一张手绘的辽东和朝鲜地图,虽然画得粗,但山脉平地和重要城池道路都标注出来了。

沙舒友解释道:“上次沈世魁的人过来时,我让他捎来的。”

聂尘瞧着他:“那时候你就有这预谋了?”

沙舒友脸不红心不跳:“做幕僚的,没有这点觉悟,就是失职。”

两人相视大笑,然后一齐站到铺了地图的桌子旁边。

“龙头请看,朝鲜地形,状如皮靴,西高东低,大山贯穿全境,西边和辽东交界的地方全是山地,道路从山谷中穿行,而平地集中在东面两侧,朝鲜国都汉城就位于东面。”

“我若登陆朝鲜,应该在何处着手?”聂尘凝视地图,提出一个问题。

“这个地方,应该距离朝鲜边境不是太远,还能产粮,最好是朝鲜的主要产粮区域,这样既能供应军队军粮,又能扼制住朝鲜的喉咙,借此介入朝鲜庙堂,还能发挥我们海上的优势。”沙舒友伸出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综合这些要求,在我看来,非此地莫属。”

“黄海道?”聂尘看着他点的位置,念出了上面的文字:“看起来是一处平原。”

“正是此地,这里靠海,深水良港无数,足以停泊大型战船,而且是朝鲜主要产粮区,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捏住了朝鲜的命脉。”

“朝鲜国必然不会坐以待毙,依你看,我们需要多少人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

“天启七年,建奴征讨朝鲜,把朝鲜国打得几乎灭国,当时的国王卑躬屈膝议和才保住国家,当时建奴用了三万人。”沙舒友看来做了足够的功课,几乎有问必答:“我们的目的不同,不是要灭了朝鲜国,而且朝鲜经过倭乱和建奴之乱以后,国力大减,人口少了好几成,我觉得,一万夷州军就足够了。”

“一万人?”聂尘想了想:“就能打得朝鲜几百万人不敢大喘气?”

“能。”沙舒友肯定的答道:“龙头,我们在马尼拉,还不是靠几千人就把当地土著压得服服帖帖的?而且朝鲜国腐烂异常,文恬武嬉,能打的兵将早在天启年间的那场战乱里就死绝了,他们比大明的官军还要不堪。”

“兵贵精不贵多,你说得对。”聂尘的眼睛在地图上游弋,又伸手丈量了一下,道:“但是不光要考虑朝鲜人,还要想到建州人,他们驻扎在朝鲜边界,可能会干涉,得考量考量他们的战斗力。”

“沈世魁说,建州主力在沈阳辽阳一带,辽南留守的以地方壮丁和投降的辽人为主,跟八旗兵完全不一样。”

“那也不能大意……还是派人打打前站妥当点。”

“龙头想派什么去合适点呢?”

“唔…….”聂尘想了想,露出笑容来:“这种事,可能非颜思齐莫属了。”

…….

“自然要和建奴板板手腕。”颜思齐笑着对沈世魁说道:“不然我带这么些人来干嘛?”

沈世魁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低声劝道:“颜老板,我不是灭自己人威风,也不是瞧不起夷州军,但建奴最好还是少去招惹的好,以往我们东江镇上岸,都是挑选建奴空虚时,纵然如此往往都会损兵折将,建奴可凶悍异常。而此时因为建奴北伐,这边的留守人员全都高度戒备,更难得手了。”

“但是若是要在此地立足,早晚会和他们交交手的。”颜思齐不为所动。

“那也不一定。”沈世魁笑着道:“我们可以和他们做点生意,看在货物面子上,他们不会过分为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