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 > 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莱事变

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莱事变

叶向高,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万历十一年的庶吉士出身,从翰林一直做到首铺,从万历三十六年至四十二年独自主持大明政务,人称“独相”,多谋善断,又是当世大儒,德高望重,东林魁首。

这样的人物,是很牛逼的。

他的弟弟叶向亮、叶向永、叶向亨,儿子叶成学、叶成敏、叶成昌,也都是不得了的人物,虽然没有叶向高这么大的成就,但随便一个单独拎出来抖一抖,人人都能站住了化作一座山,叶家的风华,在这一辈一时无双,祖坟上冒了青烟。

不过到了崇祯四年的时候,上面罗列的大部分人物都已经作古,最有出息的长子叶成学甚至死在了叶向高的前头,白发人送黑发人。叶家现在当家的,是叶向高的二儿子叶成敏和小儿子叶成昌。

叶成敏做过翰林,在鸿胪寺丞的位置上辞官归乡,在家里开书院教书育人,吟诗作画,骚客盈门,非常的洒脱。

叶成昌在仕途上跟父兄没法比,他甚至仅仅是个举人,连考三年都没有皇榜题名,引为憾事,不过他也有特长-非常善于赚钱。

叶家本是个地主,福清县差不多三成的田地都是叶家的产业,叶向高认为,子子孙孙靠着这些地,只要不是特别败家,流传百年没有问题。

但叶成昌不这么认为。

祖业可以守成,但更应该开拓,于是他喜欢经商,还特别喜欢动脑子。

叶家有势力,有背景,加上喜欢钻营的叶成昌,叶家的钱如滚雪球一样,盆满钵满。

有钱了,叶成敏就更有资本骚了。于是整日与一帮大儒贤人,游湖登山,醉酒当歌,纵情山水间,游历图画里,人生快意不过如此。

叶家的大小事务,都落到了叶成昌手上。

除非特别大的事,才轮得到叶成敏出面,比如今天这档子事。

他穿着一身白衣胜雪的道袍,头束长巾,手持如意,一副世外高人的打扮,站在福建巡抚熊文灿的二堂里,傲然而立。

一省封疆大吏熊文灿,小心翼翼的陪着他站着,不敢落座。

“可笑,可笑,可笑啊可笑!”叶成敏高声如唱歌一样吟着,眼望房梁:“我大明开国两百余年,江南繁华腹地,头一回见识到官兵杀民的拙劣恶行,还有王法吗?还有天理吗?”

“这事还没有定论。”熊文灿谨慎的答道:“那伙贼党究竟是什么来路,还没有查清,所以不一定是夷州军干的。”

“这还用查吗?!”叶成敏赫然看向熊文灿,一脸的正义凌然:“夷州军汉前天上门杀人,后天就有大队人马抄家灭族,这不是一伙人,难道会是两伙不同的人?”

“这也有可能……”熊文灿被他咄咄逼人的眼神看得朝后退了一步:“最近福建大灾,什么妖魔鬼怪都跳出来了,甚至还有水贼趁机上岸滋事,他们也没吃的了。”

“巡抚大人是说无凭无据?”坐在旁边的叶成昌冷笑道,他穿着一身深绿色的锦绣绸缎袍子,腰悬宝玉,头戴四方巾,珠光宝气浑身发亮,如果说叶成敏是一株白莲花,叶成昌就是一棵发财树:“也罢,官府办案讲证据,大人说得在理。”

“多谢叶小先生通情达理,本官已经派出精干捕快,彻查这件事。”熊文灿忙转向向叶成昌拱手。

“大人先不忙谢,我还有话说。”叶成昌却把手一摆:“后面一件大案待查,前面一件总归人证物证确凿了吧?大田知县亲眼看见夷州军汉杀人烧房的,我家那侄子叶振南也现场目睹,要不是他跑得快,死掉的人里也有他,大人为何不拿人?!”

“杀人的军汉已经逃走了,本官已经下了海捕文书,全力缉拿。”熊文灿挠挠头:“只是……据大田县的文书说,这件事事出有因,叶振南的人先打死夷州军的人在前,夷州军报复在后,说起来,两边都有不对的地方,要是论起理来…….”

他抬头,迎面看到因为愤怒而一脸涨红的叶成敏,不禁舌头一窒,说不下去了。

“大人这话可不对,夷州军汉无端打人,我叶家的人仗义拿人在后,至于那军汉死了,也不关我叶家的事,事情发生在人群聚集之处,大家都义愤填膺,又黑灯瞎火的拳脚无眼,老百姓出手没个轻重,打死了也就打死了,反倒少个祸害,也让衙门少去许多琐事,按大明律,打死行凶恶徒无罪,叶家人可没错。”

叶成敏按了按哥哥的肩膀,示意他息怒,自己走上前去慢条斯理的说道:“这事有无数人证,大人怎么能说两边都有错呢?分明是夷州军汉横行不法,官府早就该拿住他们了,虽然大人下了海捕文书,但凶徒定然早就逃到夷州去了,海捕文书又有什么用?”

“叶小先生的意思是…….”熊文灿点点头,道。

“请熊大人秉公处理,先扣住夷州军在福建的将官,勒令他们交人出来,否则就上报朝廷,追究澎湖游击御下无方的责任,杀人凶徒必须缉拿归案,这是最起码的。”叶成昌笃定的答道,口气严厉。

“扣住将官……”熊文灿为难了:“军政两条线,按规矩,应该行文福建行都指挥使,由他们上报南京五军都督府,都督府派人来调查,确认无疑了才能拿人,本官不能直接扣人,万一激起军变,可不得了。”

“是么?原来熊大人这么守规矩。”叶成敏讥讽的冷笑道:“那你行文了吗?”

“正在行文、正在行文。”熊文灿搓手。

“不用这么麻烦,不就是南京五军都督府吗?我令人专程跑一趟便是。”叶成昌抬手道,仿佛正在说一件举手之劳:“南京守备勋爵抚宁侯朱国弼我熟,去年过年我还去他府上拜过年,想必这件事他会卖个面子。”

“叶先生面子大,抚宁侯一定会卖这个面子的,只是……”熊文灿突然淡定下来,大概觉得叶家两个大佬油盐不进,自己装孙子说了这么多,还倨傲如此,于是一屁股坐回自己的椅子上,把桌上的一封塘报朝前一推:“这是今天早上的塘报,新鲜得很,估计抚宁侯也应该看到了,不知他看了之后,还会不会卖这个面子。两位先生也可以看一看。”

叶成敏和叶成昌同时把目光转移到那份大红色的塘报上去,眉头一齐皱起,叶成昌不悦道:“塘报上写了什么?”

“登莱兵变,前两天的事。”熊文灿言简意赅的说道:“辽东事急,朝廷令登莱巡抚孙元化火速派兵增援,海路起飓风,舟船不能行,只能走陆路,结果增援的兵马在山东起了兵变,现在整个登莱都反了。”

叶家兄弟没有去拿塘报,只是哼声道:“登莱兵变,关我福建何事?”

“有关系,有关系,登莱兵变,正是因为军队与地方大族起了冲突,说起来很巧,那个大族,正是两位先生的令尊叶大人的门生,王象春。”

“王象春?哪个王象春?”两个叶先生吃了一惊,一齐把目光移向本来看都不看一眼的塘报,

“还有哪个?做过南京吏部考功郎的王象春呐。”熊文灿道:“说起来是小事,无非登莱军路过济南乡间,士卒抓了王象春家一只鸡烤了吃,王象春就把那士卒暴打一顿,穿箭游街,唔,跟大田发生的事情差不多,然后就兵变了。”

“.…..”叶家两兄弟对视一眼,叶成敏沉吟不动,叶成昌抓过塘报,一目十行的看起来。

熊文灿观察着两人的表情,继续说道:“这场兵变闹得可大,叛军正在围攻登州,全山东都乱了,就因为一只鸡,闹出这么大的事,真是匪夷所思。”

“熊大人,这是两回事。”叶成敏把如意在掌心一拍,抬头道:“福建不是山东,夷州军也不是登莱军,这天下还是大明的天下,我不管你怎么处理,杀人凶手必须伏法!青天白日朗朗乾坤,莫非这事还能这么算了不成?我丑话说在前头,这事若是巡抚衙门处理不下来,我就去南京,南京若是处理不下来,我就上京告御状!我就不信了,我爹才过世不到五年,叶家就会任人踩踏!”

说罢,他将大袖一拂,愤然就朝门外走,熊文灿忙起身“哎呀哎呀、有话慢慢说嘛”的挽留,看完了塘报的叶成昌从熊文灿身边擦身而过,丢下一句话:“我叶家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关系有关系,福建就像我家庭院一般,夷州军不过一帮蛮夷,劝大人擦亮眼睛,看看清楚,究竟该帮哪一边!”

两人旁若无人,甩着袖子真的走了,熊文灿跟着走了几步,就站定了虚喊留步,等两人走远了,脸上的表情瞬间就从焦急,变成了不屑。

“哼,两个二世祖,莫非还以为我真的怕你们?”他哼哼着,学着叶成敏的样子把袖袍甩了甩:“若不是你爹,我才懒得理你们!”

扭头走了两步,熊文灿又回头望望,确认叶家兄弟真的走了,才放心大胆的走向回廊,来到隔壁的书房门口。

一个跟随他多年、几乎是看着熊文灿长大的老管家站在这里,书房门紧闭。

不消熊文灿说话,老管家就沉声低语:“东西送来了,在书房里面,我亲自在这里看着,没人进去。何大人在后面的花厅等老爷。”

熊文灿点点头,推开书房的门,闪身而入,旋即把门关上,老管家在外面守着。

书房里面,跟平时别无二致,唯一的差别,是屋子正中间,摆着几个突兀的大木箱子。

箱子有些类似寻常人家的衣箱,大的出奇,一个就能藏进一个成年人进去那种。

正中的一个箱子上,摆着一张纸,写了字,熊文灿走过去拿起来看,发现写的是“相互扶持,聊表寸心”。

他哼了一声,把纸条随手放进袖袋里,伸手去揭箱盖,手刚伸出去,就察觉有金色的光从盖子缝隙间透出来。

熊文灿的心,突然剧烈跳动起来,他双目放光,屏住呼吸,扭开上面的锁扣,把箱盖猛然一掀。

黄白色的光,瞬间闪亮整间屋子,明晃晃的,几乎连窗纸上透进来的阳光都失去了颜色,光芒璀璨,是足色的黄金。

满满一箱子的黄金。

一块连着一块,码在里头,像用黄金堆积的山。

熊文灿死死的盯着金子,用颤抖的手,拿起一块金砖来,金砖分量十足,死沉死沉的,无须检验,就知道这是没有参杂任何杂质的金子,纯金。

熊文灿的表情变得狰狞起来,眉毛胡子都在抖,他拿起一块金砖,又拿起一块,将两块相互碰撞,发出铛铛的轻响,整颗心都跟着响声,剧烈的跳动。

扫视全屋,这样的箱子一共有六口,摆成两排,虽然箱盖都关着,但不用看,也知道里面会是什么。

熊文灿的嘴角慢慢的裂开,疯狂的去抓金砖,搂在怀里,然后仰起脖子,眼望房梁,无声的大笑,人像癫狂了一样打转,金砖从他的怀里漏出来,掉到地上,他也不管不顾,喉咙里发出呵呵的声响,仿佛有痰卡住了。

老管家在门外,眼鼻关心,入定了一般,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见。

不知过了多久,书房的门才慢慢打开,双目发红的熊文灿慢慢的从里头走出来,边走边整理衣服。

“看好这里,把门上锁,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有人送东西进去。”

老管家躬身应允,熊文灿回头看了一眼,迈步朝花厅走去。

延平知府何永堂,已经在这里等了很久了。

熊文灿走进去时,这位知府正在墙边一副纸画边驻足,貌似在品鉴,但听到门边脚步声响立马就回过头来。

“啊,何大人请坐。”熊文灿招呼何永堂落座,一边随手去拍自己的衣服,他总觉得有金光沾染在上面。

“谢大人。”何永堂急不可待的把半边屁股落在椅子上,急不可待的开口:“听说刚才叶家的人来了?”

“叶成敏和叶成昌,都来了。”熊文灿喝了一口茶,觉得有些烫嘴,胸腔里热得很:“说我们处理不好,就要上京告御状。”

“啊?!”何永堂面一下就白了:“这、这可如何是好?京里的清流若是知道此事,还不得把福建的天都翻过来。”

“天翻不了。”熊文灿淡定的答道:“何大人也是一府之尊,当镇定理事,不要慌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