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祖业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祖业

定远号劈波斩浪,航行于海上。

从江户启碇,顺风的话,只需十来天就能沿着洋流到达鸡笼港,如果天公作美,来点小风,速度会更快。

聂尘抱着双臂,独自立在船头,迎着自由的海浪,惬意的眯着眼。

三根桅杆上的横帆全都吃饱了风,鼓鼓囊囊的,带动这艘大船一往无前,往后看看,十来只大福船尾随其后,呈一个标准的长蛇队形,这些船如定远号一样,全都沉甸甸的,水线很高。

“大哥,真的不去平户停留一下?”郑芝龙适时的走过来,站到了他的身边:“那边岛原乱民正在作乱,洪升文人出身,不知道能不能顶得住,平户是乌香产地,万一……”

“岛原之乱,根子上在江户,江户一定,岛原的教民不过是无根之水,挥手之间就能铲平。”聂尘眼睛望着远处的水天线,目光深邃:“疥疮之患,正好锻炼锻炼洪升的能力,他不是天天叫唤着无聊吗?就给他个机会解解闷,看看他有没有独挡一面的水平。再说颜思齐也在平户,不会有问题。”

“这样是不是有些冒险?”郑芝龙皱眉:“不如我分一只船出去,拐到平户去看看?”

“不必,鸡笼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聂尘道:“马尼拉刚刚到手,杨天生在那边小事可断,大事一定会快船向我们请示,留在倭国,距离遥远,消息来往不便,早一天回去,早一天安心。”

“是。”郑芝龙自然不会坚持。

“我们在外面漂了多久了?”聂尘凝视着远方,语带沧桑:“从下南洋开始,到去倭国,离开夷州都快一年多了吧?”

“是一年零十五天。”郑芝龙道:“下南洋打马尼拉,我们用了大半年,去倭国用了两个月,算一算,就是这个数字。”

“一年啊,真特么快。”聂尘惆怅的望天:“在路上的时间太长了,若是能有速度快点的交通工具,也不至于浪费那么多时间。将来若是去南美、澳洲、欧洲,岂不是光在路上跑就要花去一整年?”

“啥?”郑芝龙没听懂。

“我是说,这船太慢。”聂尘拍拍面前的船帮。

“定远号还慢?”郑芝龙乐了:“大哥,这条蕃船若是慢,世上就没有快船了,整个大明都找不出第二条来,三桅九帆,除了夷州正在造的那条,不会有比它更快的了。”

“说起来,不知夷州这段时间如何了?山里的矿出产顺利吗?新收的移民有没有安定下来?新开辟的田地有没有种上庄稼?粮食够不够吃?炮厂和船厂的工匠齐不齐?还有向南方的扩张有没有抓紧?这都是事啊。”

聂尘揉了揉太阳穴,自问自答:“二弟,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有了点成就就沾沾自喜,须知天外有天,西方说不定已经快要有新的铁船下水了。”

“铁船?”郑芝龙吓了一跳,想了想又笑起来:“大哥你逗我,铁船会沉的。”

聂尘也笑了起来,蒸汽机是瓦特于十八世纪改良运用的,铁甲舰是十九世纪的事了,距离现在起码两百年,说这些,还太早。

“是啊,铁船会沉,那我们就造木船好了。”聂尘侧过身,对郑芝龙道:“造这世上最大的木船,装个几百门炮进去,一炮能轰沉一条船那种。”

“那确实是够大了。”郑芝龙点点头:“不过,我们造那么大的炮、那么大的船干啥?依我看,定远号这种就很不错了。”

“不够不够。”聂尘竖起一根手指头摇啊摇:“还要大一点,大一点才稳妥。”

郑芝龙笑道:“大哥,你就是想着船大跑得远罢了。”

“就是这么个意思,大船才能航海啊。”聂尘也笑起来,船边有飞鱼在浪花间起伏。

“大哥,我记得,你是南直隶人氏吧?”笑着笑着,郑芝龙突然说道。

“是吗?”这个问题令聂尘愣了一下,在脑海里搜罗了一阵才忙道:“是啊是啊。”

郑芝龙奇怪的看他一眼,觉得大哥一定是在外漂泊久了,以至于忘了自己的老家,于是感同身受的说道:“那大哥你家里人还有谁?”

“还有谁?”聂尘拼命的回忆,穿越过来就在船上了,哪里还记得这辈子的家,好像老爹是个五十岁中举的秀才,家里应该还有家人,但一直没有去用心想过,早就淡泊了,仓促间哪里想得起来,于是瞠目道:“还有谁呢?”

郑芝龙瞪眼看着他,没有想到他会以反问来回答。

“我……哪里知道?大哥你从没对我说起过。”

“唔。”聂尘只觉头疼,肉身的过往不知是被自己魂魄强占的副作用还是其他毛病,一直很模糊,也许多想一阵能记起来,但他从没认真的去想过。

郑芝龙以为大哥家里有些什么难言之隐,于是也不敢多问,只是说自己:“我和郑芝豹的家在福建南安,这大哥你知道的,家里还有几个弟妹,父母也健在,家里还有几房亲戚,人口也多……”

他絮絮叨叨的,令一直回忆不起今生过往的聂尘有点不耐烦,但看郑芝龙一脸温馨,又不方便打扰,只好硬着头皮听。

郑芝龙说了好一阵,终于在最后点明了想说的目的:“大哥,其实人发达了,要光宗耀祖,既然现在回夷州,我想……想等空闲了,回南安去一趟,买些田地,让家里人过好点,修修祠堂,另外请大哥让朝廷也给我个官身,穿一身官服回去,才显得体面,家里老人在意的就是这个……”

这些话,让努力回想的聂尘忽然回过神来,看着说着家常的郑芝龙,聂尘突然想起一个字来。

根。

树有根,人也有根。

福建南安是郑芝龙的根,无论这个人有多么大的成就,在外面掀起多么大的风浪,他的根,一直在福建南安,不会改变。

“我的根……在哪儿呢?”他迷茫起来,耳朵里听着郑芝龙的唠叨,看着白涛如山的大海,陷入了沉思。

……

九州,岛原城。

狼烟蔽日,尸横遍野。

这座被天主教教民占据的城池,紧挨着城墙的外侧,被挖出了足足三道壕沟,深达八尺,又宽又深,任何人都不可能愉悦。

这是重壕,围城专用的。

在重壕的外侧,又立有一人多高的木栅,尖头冲上。

重壕和木栅,绕着岛原城围了一圈,把这座城包围得如铁桶一样,耗子也溜不出去。

这是乱民们最后的据点了,十来天前肆虐松仓藩的教民大军,被幕府军队打得如流水般溃散,这里是他们败退后的唯一生地。

现在就连这个生地,也即将不复存在了。

木栅之外,幕府老中松平信纲的旗号在烟雾之中隐隐可见,这位经历过倭国历次大战的老将,出手不凡,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把乱民压缩到了这座孤城中。

号角低沉,鼓声如织。

黑压压的兵,聚集在城门处,高大的木质塔楼上,雨点般的箭矢射下去,把破败的城墙插得犹如刺猬。

沉重的攻城锤一下接一下的打在城门上,龟纹般的裂缝在门上蔓延,尘土落雪一样从门楼上掉下来,整个城门洞都仿佛即将被撞碎。

左右的城墙上,云梯一部接着一部,依附其上的足轻们狂喊着,攀着梯子往上爬,上头的教民拼命砸着石头,一具具被砸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倒卧在云梯之下。

“多么壮丽的一幕啊。”松平信纲远远的立在自己的旗帜下,看着倒卷血海的场景,心潮澎湃:“自打小田原城之战以后,再也没有见过如此激烈的攻城战了,此行不枉!”

手下的武士顶盔贯甲,上前请示:“大人,城快要破了,下面如何进行?”

“如何进行?”松平信纲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冷笑道:“杀!一个不要留!”

鼓声骤然密集,鼓点如雨落碧池。

岛原城上,已经有幕府兵冲上城墙,教民在优势的兵力面前,四散而溃。

一群光头的僧兵冲上来,悍不畏死的堵住了缺口,降魔杵和倭刀混战,僧袍与铁甲交错。

其中一个长相清秀的和尚最为凶悍,手里的精钢长杵舞得风车般凶猛,连杀数人,周围的僧兵也极其厉害,不大的功夫,就把上了城墙的幕府兵杀了个干净。

但战争,从来不是一局一地就能定输赢的。

“轰!”

伴着一声巨响,岛原城的城门被冲垮了,蚂蚁般的幕府军杀了进去。

城破,即战败。

清秀的和尚双目赤红,满身是血,怒吼着要继续冲杀,几个僧兵哭喊着拉住他,强行将他从尸堆里拖走,隐入岛原城的街巷中,不知所踪。

随着松平信纲最后的命令下达,不接受投降的幕府军开始屠城。

漫天血雾。

这是大明崇祯三年,秋天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