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 > 第二百四十七章 狼烟烽火

第二百四十七章 狼烟烽火

过年时节的辽东,片地飞雪。

大雪淹没大地,整个世界都是苍茫的白色,在这样的天气里寻找柴火,很不容易。

不过八旗兵们惯于在白山黑水之间跋涉走动,也天生懂得在极端严寒的天气里寻找御寒的干柴,拜思哈的命令下达须臾之后,大量的柴火就架在三四层楼那么高的墩台下面,堆成了一大摞。

“去试试喊两声,看看他们肯不肯投降。”拜思哈吩咐道,他想抓两个活口。

有旗丁领命去了,策马在离墩台一箭之地的距离上就停了下来,远远地用汉语高喊,内容自然是优待俘虏之类的鬼话。

“他们在咋呼什么?”

墩台上,汪承祖皱着眉头细听了一阵,问道。

旁的人都跟他一样的满脸困惑。

“不知道,听不懂。”

南方的人,听不懂女真口音的蹩脚汉语,属于人之常情。这就跟闽南语在东北用这边的人同样听不懂一个道理。

汪承祖小心翼翼的探出一个眼角,从墩台的垛口里朝下面窥探,瞧见了底下堆积如山的干柴树枝和喊话的八旗兵。

那八旗兵很尽责,嗓子快喊哑了不说,还不停的朝干柴堆指指点点,意思是你们若不下来,我们就要烧死你。

肢体语言能够弥补口头语言不通的弊端,汪承祖瞬间就懂了。

“这帮杂种,他们要点火烧死我们!”他勃然变色,再也顾不得下面箭矢厉害,趴在墙头上朝下看去。

墩台下,络绎不绝的八旗兵正将最后几捆干柴丢到墙根下,这等数量的柴火,一定能把墩台烘烤得暖烘烘的。

“呵呵。”拜思哈眼睁睁的瞧见了惊慌失措的汪承祖,并没有立即开弓拉箭,对方看起来已经怕了,这就达到目的了,不用杀了他。

“箭主,那汉人露头了,待我射杀他!”旁边的一个骑兵水平就差些了,看到汪承祖的脑袋露出来,立刻跃跃欲试地摸弓箭。

“不必,旗主常常教我们的兵法,正是要活用。”拜思哈制止他道:“你等莫非忘了空城计里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空城计?”众骑兵挠头:“箭主,那本兵法只有你们箭主以上的贵人才有资格拜读,我们连汉字都不认识,如何知晓?”

“唔,对哦。”拜思哈这才想起手底下的兵都是大字不识的莽子,于是颇为自负的笑了两声,当场教导起来:“汗王自李成梁王府,得了兵书《三国演义》,从中感悟良多,特买了许多本,散发给我等,要我等多读多学,我初通汉字,自然要按照汗王的要求读了好几遍,其中一篇空城计,就是教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法。”

“箭主威武!请教我们知晓!”众骑兵露出钦佩和羡慕的神色,一齐高声拍马屁。

拜思哈把手里长刀一指,对着墩台厉声道:“你等且听我细说:如今墩台上的明军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正是瓮中之鳖,我们守在这里,必能断其生路。不过若是逼急了,他们当然会和我们拼命,到时候杀得一地血,费力费时;反过来,若是我们围而不打,只是让他们绝无无助,则人在绝境之中,必将斗志全无,接着等待一点时间,上面的明军就会自动下来投降,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活捉他们。”

他哈哈一笑:“费神攻上去,与好整以待的坐在这里,效果一样,你们会怎么选?”

“当然是选围而不打。”八旗兵们恍然大悟,眼放精光,不禁五体投地的对拜思哈道:“箭主好法子!原来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猜这些明军携带的干粮不多,从他们没有马来看,可能连一天的粮食都没有。”拜思哈信心满满的笑道:“步行在荒野里走动,又累又渴,还没有饭吃,等到明天天亮,这些人就会自动下来求我们的,众兄弟不必着急,且先进堡扎营,做饭歇息,我们在下面守着,他们飞不走。”

“若是明早他们还不肯投降,再一把火熏死他们了事!”

“遵命!”众骑兵一齐笑起来,大声嚎叫着,策马冲进了永宁堡。

拜思哈兵法学得不怎么样,但话却说得没错。

墩台上是一个面积不过十来个平方米的土台子,高是高,但很冷。

北方呼呼的吹,越高的地方越冷。

而且没有吃的,除了土墙,啥都没有。

汪承祖数了数,连他在内,一共有九个人在墩台上喝风。

死在下面的,有六个人。

九个人蹲在四面土墙下,各自负责四个方向,散成正方形。

“三杆鸟铳,一把弩弓,六把倭刀,还有一把短铳。”汪承祖把手里的短铳仔细的插进腰间,清点了一下武器后,摸出挎在那里的一把倭刀来,抽出鞘,在渐渐西沉的太阳光下挥了挥:“能顶多久呢?”

“.…..”八个海盗倚在墙根下,静静的看着他。

“汪大哥,我们怎么办?”一个人低声道:“小黑他们死了,我们守在这里行不行?”

“不行又怎样?”另一人骂道:“出来闯海的,脑袋就别在裤腰带上,死就死,怕个鸟!”

“刚才我打死了个鸟建州奴,算是有本了,等下他们上来,我再干死一个,就赚了!”有人把刀柄在地上剁得嗵嗵有声,彪悍无比地说道。

“汪大哥,若是时候到了,我们拼命保你杀出去,见了聂大哥,告诉他我们是被谁杀的,让他替我们报仇!”

“死了才报仇,现在我们还没死呢。”汪承祖沉声答道,捡起一颗小石头朝放狠话的家伙丢过去:“你他娘的嘴巴开过光么?别说这些倒霉字眼!”

“是、是。”那人笑道,躲开小石头:“只是在这上头无路可走,还能怎样?”

“聂老大天黑了就会来救我们。”汪承祖看看日头,道。

“.…..救我们。”

所有人在心底重复了一遍这句话,谁都觉得有些悬。

汪承祖瞥他们一眼,哼道:“怎么?你们不信?我跟你们打十两银子的赌,聂老大一定会来,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

“.…..”众人没有说话,所有的人都明白,汪承祖这是在宽慰他们。

身处敌境腹地,被骑兵重重围困,己方没有马,全靠双腿跑路,这样子还能突围,那就真的有神迹了。

聂老大对大伙好不假,但他不是神,就算他长出三头六臂也不可能驱船上岸,而离了定远号的火炮,海盗也跟普通百姓没有大的区别。

聂老大就算来了,也救不了人的。

大家都沉默着,握紧手里的武器,当海盗的,早晚会死,不过没死在海上,而是死在离平户千里之遥的辽东陆地上,就很意外了,大家都没想到。

太阳渐渐西沉,台下的八旗兵没有攻打墩台的任何迹象,相反的,他们在各处堡墙上派出了岗哨,然后紧闭前后大门,居然开始埋锅做饭。

闻着阵阵米香缓缓升腾,肚里的饥饿开始慢慢袭来。

汪承祖裹紧了身上的棉袄,骂了一句娘,朝下面丢了一块石头。

石头自然时候打不中任何人的,还惹来一阵狂浪的笑。

有八旗兵朝上面吆喝,吆喝什么听不懂,反正不是好话。

夜幕升起,月色皎洁。

寒意如侵袭的梦魔,比任何有形的敌人更为可怕。

肚中饥饿,身上寒冷。

汪承祖在半梦半醒之间,隐约地觉得,自己身上似乎没有那么冷了,有一层温暖的温度,好像盖了一床棉被,让皮肤变得不再冰冷,这温度令人觉得很舒服,催人入梦。

“铛!”手里的倭刀滑出去,跌到地上,发出一声脆响。

汪承祖猛地惊醒过来,伸手一摸,遍体生寒,什么暖意,什么棉被,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有刮面刺痛的风!

这情景,好像听跑过九州那边的人说过,在极寒极冷的时候,人会产生幻觉,就好像觉得有温暖的火在烘烤一样,其实这是因为太冷了,脑子产生的虚幻,要被冻死的前兆。

“都醒醒!都醒醒!起来蹦跶蹦跶,不然会冻死的!”汪承祖挣扎着站起来,逐一去推揉跟自己一样抱着武器打盹的人,这些人无一不是处在半昏迷状态中,被他一推纷纷栽倒,要费很大的功夫才会醒转过来。

“汪大哥,不行了……这上面太冷了,我们会被冻死的。”一个海盗虚弱的说道,他的手脚冷得像块冰,浑身僵硬,根本没法动弹。

汪承祖心中惶急,他原本是想趁天亮前那一刻能见度最低的时候,带人摸下去突围,却没有预料到夜里的低温,现在可好,入夜之后冷得可怕,九个人连刀都拿不稳了,恐怕连梯子都架不起来。

要先取暖才行。

他举目四望,墩台就这么大,啥都没有,不过他一下就扑倒了墩台中间的烽火台上。

烽火台其实就是个灶台,用来燃烧牛粪升起狼烟的,台子砖砌,被经年的火苗熏得黑乎乎的。

汪承祖伸手进去,不管不顾的扒拉着,全身都被染成了黑色,不过在他变成黑人之前,却笑了起来。

“有干粪!果然有干粪!”烽火台一般不会在有敌情的时候才架柴,而是会时时常备,永宁堡虽然荒废了,但也许烽火台上会有以前备下的干粪,汪承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爬进去找了找,在一堆灰烬中摸索,竟然真的找到了。

摸出腰里的火石火折子,费了一点功夫,点燃了火。

“都过来烤火!”汪承祖把冻僵了的人全抱了过去,也有两三个能动的自行爬过来,九个人围成一圈,向着火苗。

干粪伴着干草制成的燃料味儿很冲,几乎令人窒息,但这些海盗还是围着火,烘烤着身体。

“天无绝人之路啊。”汪承祖觉得身体一点一点的在恢复活力,满身的血液在慢慢一寸寸地继续流动,刚才濒临冻死的感觉太可怕了。

这比被人砍死还难受,完全是一种无助的死亡。

“等身体恢复过来,一定要突围,就算下去被建州奴砍死,也好过窝窝囊囊的死在这里强!”

汪承祖下定了决心,他把冻僵了的双腿朝火苗的方向凑了凑。

因此,他没有注意到,烽火台里燃起的火苗,产生了巨大的烟。

烟柱扶摇直上,冲天而起,在月光下如此的显眼。

当然,底下的建州兵也看到了,他们除了笑明军在上头垂死挣扎之外,没别的举动。

“让他们烧吧,等火灭了,会冻死他们,这数九寒天的,要冻死老狗,他们在上面待不了多久。”拜思哈呵呵笑着,啃着香喷喷的烤肉:“复州卫百里之内了无人迹,烽火无用,点燃烽火正好说明他们还有力气,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我们且再等等。”

众八旗兵齐道有理,于是继续烤火休息,不时地朝上头望望,等着上头的明军耐不住寒冷下来。

烽火狼烟有个特点,浓而易辩,纵然距离遥远,只要天气晴朗没有**,就能远远地辨识出来。

汪承祖为了烤火而升起的烟,被正在海岸线上发愁的人看到了。

这些人正因为没有目标而仿徨,看到这烟,顿时就有了方向。

聂尘穿的大铠,颇为笨重,这种重甲一般是倭人将领骑马穿的,步战穿着颇为不便,不过聂尘好在年轻体健,行走起来也勉强可以。

他带着五十个鸟铳手,在半夜时分,来到了冒烟的永宁堡外。

停在外围的树林子里,聂尘没有贸然过去,毕竟,谁也不知道烟是谁放的。

派了两个机灵的家伙过去打探了一趟,这两人在永宁堡外转了一圈,很容易地发现了八旗兵的岗哨,然后凑空子摸近了一点,在墙根下听了一阵,趴在门缝里朝里面瞅了一阵,再摸黑折返回来。

“里头的是建州奴,看起来有上百人,我们数了数马,光马就有一百多匹。”

“他们巴拉巴拉的说话很难懂,不过喂马的是汉人,听他们说堡里墩台上有几个明军据守,还有火器,他们要抓活的。”

“今夜苦寒,明早就会有更多的建州兵马从辽阳过来,好像要去攻旅顺城。”

两个探子你一句我一句,把听来看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知了聂尘,听得聂尘眉毛不住的跳。

“明军?”他望着墩台上,不相信地说道:“这里怎么可能还有明军?有火器的话,只能是我们的人,是汪承祖在上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