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一百章抗清低潮

扶明 第一百章抗清低潮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4:48

第一百章抗清低潮

赵铭离开舟山,原意是想去太湖向吴易借粮,不想转了一圈,却成了鲁王朱以海的部将。手机端

既然如此,他得为鲁王政权考虑,而要改变浙东原有的轨迹,鲁王原本与隆武对抗的政策,显然不行了。

现在多铎大军在浙北,一旦清军弄清楚炸包是怎么回事后,多铎大军肯定会再次进犯,而那时以浙东数府,显然无法与占据北方和江南的清军对抗。

炸药包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赵铭估计清军最多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会摸索出来,而这么短的时间内,赵铭又造不出什么足以扭转战局的新器械。

因此在多铎大举进攻之前,赵铭必须为浙东找来帮手,使得浙东能与清军抗衡。

这不仅是帮浙东,也是在帮福建的隆武朝廷。

此时,明清两军沿着钱塘、富春江一线对持,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战事。

当下赵铭便向鲁王要了一些粮食,便领着自己的百来号人,押着粮食前往宁波,准备返回金塘岛,然后以鲁王使者的身份坐船去福建,求见隆武皇帝。

在赵铭准备联络隆武朝廷,联合天下抗清势力时,江南地区的抗清武装,却遭受了惨重的打击。

多铎虽未攻击浙东,但是却加紧了对江南义军的围剿。

首当其冲的便是声势最为浩大的太湖义军,吴易为了协助鲁王攻击杭州,召集太湖周围数十支义军,会攻湖州,切断杭州与南京联系。

在得到赵铭送去的消息后,吴易虽有准备,但实力与清兵相差悬殊,驻守长兴的义军副总兵鲁之屿战死,随后义军突围过程,在太钱湖口遭受清军阻击,总兵黄蜚、吴志葵力战而亡,幸得胡为宗自太湖引兵增援,前后夹击之下,吴易、李成栋才逃入太湖。

此战,太湖义军遭受重创,加清军云集江南,义军只能躲在湖内,不敢出湖做战。

与此同时,在南京西南方向,活跃与徽州府的金声军,也遭受了清军的攻击。

为了复杭,金声领军占据徽州府,吸引清军兵力,为鲁王复杭创造机会。

谁知杭州不过多铎一饵,目地便是围歼浙兵于杭州,并引出江南义军,加以剿灭。

金声不知清兵意图,坚守徽州城,意图吸引清军兵力,谁知正多铎下怀。

多铎主力到江南后,对于义军钻山入林,藏于湖泊,很是苦恼,怕义军不出来,而现在义军坚守城池,便给了清军围歼的机会。

金声不想清军精兵忽然杀至,被困城,苦战数日,为汉贼黄澍出卖,与清军里应外合,攻破绩溪县。

万余义军,只有金声学生江天一领近千残兵,遁入山,而金声则被清军俘虏。

城池被破,清军入城屠杀,金声见清军残杀百姓,痛哭失声,他被绑至博洛身前,痛声请求,“徽民守城,都是吾指使,不关百姓之事,可杀吾,勿伤百姓性命。”

博洛对于金声的请求,却不为所动,依旧下令屠城,并让清军押金声至城楼,当着金声的面,将全城屠杀干净。

金声被俘后,徽州义军遭受重创,江天一、吴应箕等人纷纷率残兵入山,博洛令清兵进山围剿,不久义军首领吴应箕被清军包围于磨山岭,重创而亡,只剩江天一领千余残兵,藏于徽州山林。

至此,江南抗清斗争,陷入低谷。

十月间,南京城外,数百清兵押着一队人,来到西郊大胜关外,大批闻讯赶来的百姓,站在道路两侧。

穿着白色囚衣,戴着枷锁的金声,与众多被俘的义军将领,还有门生,走在路,看见穿着长衫马褂,戴着满帽的人群,默默注视着他们。

数千人站在道路旁,鸦雀无声,只是目送着金声一行人进入大胜关。

在金声等人,走到城门前时,人群一名年轻人忽然泪目大呼道:“先生回来时,我等一定再来路旁恭候。”

金声闻声,戴着枷锁转身,看向众多已是异国衣冠的百姓,微微笑道:“吾使徽人抗虏,今徽人俱死,吾岂能独活。若再回来,我一不值了。”

说完,金声看了眼徽州故乡的方向,便大步迈走进了城门。

一日后,金声被押至南京,洪承畴与金声同科,便有心招降,劝说金声投降。

金声被提到总督府邸,只是端坐闭目,根本不理洪承畴,仿佛看他一眼,都会污秽了眼睛。

洪承畴竭力劝说,金声被他说烦了,忽然破口大骂,“尔为朝廷大臣,不能死而反诱人耶!今吾为抗清而死,尔为胡夷鹰犬,尔有何面目来见吾,又有何面目见先帝于九泉!”

洪承畴念及同榜之情,好言相劝,不想招来一顿臭骂,气得不能发声,连忙让甲士将金声押走。

几日后,金声被押往刑场,在万人围观遥拜明孝陵,大呼,“陛下,臣尽忠矣!”而后端坐饮刃。

当日一同赴死者,还有其弟金经、总兵范云龙、吴国祯、余元英,诸生项远、洪士魁、副将罗腾蛟、闵士英、都司汪以玉等人。

观刑百姓见此,无不垂泪,而消息传入福建,隆武帝大为痛心,下旨追封金声为左都御史,谥烈。

在金声被杀之时,另一人也被押送至南京,便是于富阳被俘的马士英。

满清为了合理的占据江南,一是不承认弘光政权,二是竭尽所能的污蔑弘光政权,将弘光政权刻画成一个不亡都没天理的政权。

因此弘光政权必须是腐朽的,除了弘光本人要是昏君之外,还必须配一个大奸臣,成为腐朽政权的标配。

只有这样,满清灭掉弘光政权,才算合乎情理,同时也能降低江南百姓的反抗。

马士英是那个奸臣,而江南百姓的苦难,都是他和昏庸无能的弘光帝造成的。

在马士英被押入南京之日,同样有数万百姓围观,不过迎接他的不是百姓敬佩的目光,而是愤怒的臭鸡蛋和烂菜叶。

南京城,没有人提及马士英,坚持抗清,城破被俘之事,反而传出马士英逃跑途被清兵抓获。

在金声被杀的刑场,马士英被处以凌迟之刑,南京百姓深恨马士英,马士英死后,不仅无人收尸,连割下来的肉,也被人分食之。

人群,仅有一名书生摇头叹息,并写下一书,记录此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