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825章两淮难民

扶明 第825章两淮难民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4:48

第825章两淮难民

徐州城门大开。

一身白色甲胄的阿济格,骑着健马入城,身后清军,鱼贯进入城池。

城池外,也扎起了清军的大营,自江北返回的清军,还有裹挟的百姓,几十万人,遍布城下,人声嘈杂。

城内行宫内,阿济格将头盔取下,交给护兵,自己大笑的坐到王位上。

“哈哈哈~”爽朗的笑声响起,河洛会大笑道:“皇上,这次大军缴获,足够朝廷开销一年了。”

阿济格也很满意,“蛮子狗咬狗,朕坐收渔利而已。”

唐鲁之争持续两年多,阿济格乘机杀入江北,进行掠夺,前后盘踞一年有余。

可以说,除了扬州和沿江一带,江北剩余的州府,已经被阿济格搜刮干净,无论是大户还是百姓,全被搜刮一空,整个江北几乎一粒粮食,一个铜板,都没给明军留下。

清军这次,陆续掳走五六十万人口,且都是能够劳动的壮丁和壮妇,还有四百余万两白银,以及二十余万石粮食,确实斩获丰厚。

这几乎超过了皇太极时期清军历次入关的斩获,成为历史之罪。

这使得清军上下,都大受鼓舞,信心倍增。

大堂内,众多清将哄笑,士气高涨,仿佛找回了曾经的雄风。

果然,还是劫掠,更适合他们,也最得军心。

阿济格看着清军众将,脸上露出得色,大笑道:“好了,掳来的南蛮子,各军分一分,放到田庄上去,明年就不缺人手了。”

在阿济格的统治下,东清已经退化为军事殖民国家,整个东清境内的土地,几乎都被清军,还有官僚瓜分干净,境内百姓不是轮为佃户,就是成为旗奴,为他们耕种田地。

这使得清军恢复了一些战斗力,但却使得东清的财政恶化,必须要向在关外时,时常入关掠夺,东清才能维持下去。

显然,东清如今已经不是一个健康的国家,除非能继续掠夺他国,否则自己就会崩溃掉。

不过,阿济格很幸运,近两年,先是趁着西清大乱,杀入富庶的山西抢了一次,又趁着明朝内乱,杀入江北抢了一次,让他积蓄了一点家底,不再那么心慌。

众多清将,听了阿济格的话语,纷纷大喜,“奴才们谢皇上隆恩!”

阿济格大笑一阵,他也十分高兴,有这批旗奴,东清明岁的粮食产量肯定会有所提升,日子该好过一些。

毕竟,周和明都已经稳定,年景不好,以后估计不那么容易抢了。

阿济格与众将欢笑一阵,才挥手道:“好了!朕乏了,退下吧!”

清军将领吩咐行礼,笑着退出大堂,这时阿济格却沉声道:“范文程留下!”

刚走到门口的范文程,闻语一愣,只得转过身来,走回大堂跪拜道:“皇上叫奴才有何事吩咐?”

阿济格脸阴沉下来,骂道:“方才众将皆喜,就你这奴才,哭丧着脸恶心朕,你这奴才是什么意思?”

同众多清将士气高涨不同,范文程并非无脑子的武夫,目光短浅,只图眼前之乐。

在范文程看来,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东清其实已经没有希望,可要命的是,他虽知道这一点,但还是不得不,去辅佐阿济格,陪着他去死。

明知道没有前途,但还是必须辅佐,没人能知道,范文程内心有多痛苦,多无奈。

怀着这种心情,范文程实在是高兴不起来,所以常常垮着一张老脸。

阿济格对此,十分厌烦,早就想骂他了。

“皇上,如今南朝内部动乱结束,那赵杂毛还当上了摄政王。奴才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值得高兴的。虽说皇上这次从江北,掠夺钱粮无数,掳走百姓数十万,但如今南朝并非崇祯朝,奴才已经看到,赵杂毛兴兵北上的样子,实在高兴不起来啊!”范文程磕头道。

阿济格脸上肌肉抽搐,双目愤怒的喷火,仿佛要吃人,吓得范文程连连磕头。

不过阿济格却一时无言,半响恼怒道:“你这狗奴才,真是扫兴!”

在徐州城下,聚集了数十万人的同时,扬州城外,也布满了一望无际的帐篷,聚集了几十万江北难民。

明军渡过长江,进入江北之后,大军并未继续追击清军,而是立刻投入了繁重的救灾行列之中。

不得不说,这次因为明朝内部的动乱,给了阿济格可趁之机,给江北百姓造成了极为惨重的灾难。

这场灾难,完全就是**,赵铭也脱不了关系,必须把这个屁股擦干净了。

这时摄政王赵铭,在近百骑兵的护卫下,在一顶顶的帐篷中穿行。

旁边大学士顾炎武道:“摄政,沿江三十里,都是难民,足有四五十万人,且多是老弱妇孺。”

赵铭目光扫视营地,果然看见营地内,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很少看见青壮。

顾炎武解释道:“据臣了解,阿济格这次不仅将江北劫掠一空,还掳走了大部分青壮和妇女。”

赵铭闻语不禁有些恼火了,“这个狗鞑子,孤迟早收拾他!”

赵铭骂完一句,目光扫视一眼望不到头的帐篷区域,不禁问道:“内阁商议怎么安置?”

顾炎武道:“两淮人口流失严重,许多州县都是十室九空,田地荒芜,加上这些难民又以老弱妇孺为主,所以内阁准备,尽量就地安置。”

赵铭问道:“粮食够吗?有什么困难?”

顾炎武道:“粮食暂且足够,已经从军粮中调拨了十万石,稍后还有几批粮食,会从台湾运来。不过确实有几个困难,一是许多人家都丧失了壮年劳力,二是,有许多孤儿和老人,无人照顾,三是冬季将至缺少衣物和木柴过冬。清军将百姓的被子和棉衣都抢走了。”

“鞑子真是造孽!”赵铭呼出几口浊气,然后沉声道:“年轻妇女,能改嫁的鼓励改嫁,至于孤儿,孤王带个头收养一百人,鼓励军中将士收养一些,同时朝廷拨款,建立收容院,收养孤儿和老人。”

顾炎武沉声道:“臣明白了。”

赵铭点了点头,思索道:“至于取暖,内阁的意见是什么?”

顾炎武道:“朝廷府库中并无棉衣储备,之前汉国藩府储备的棉衣,也因为军队整编,发到了士卒手中。眼下,只能收集一些旧棉衣,再从商社采购一批,然后让组织难民自己伐木砍柴,来渡过寒冬。”

赵铭知道,如今的冬天,可是极冷的,而且十分漫长,弄不好就会冻死人,而江北屋宅大多被毁,这就需要燃烧大量的木柴来取暖。

几十万人,非得把江北砍光不可,而且江南那边也须要木柴取暖。

赵铭沉默片刻,“我听人说,寿县、凤阳一带有煤矿,内找人看看,孤要大力开采。”

顾炎武惊道:“摄政,在凤阳开矿,不妥当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