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446章臣亦天下之主也

扶明 第446章臣亦天下之主也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4:48

第446章臣亦天下之主也

赵铭走进亭子,亭子由漆着朱漆的柱子撑着,上面是翘起的飞檐,下面是矮桌和地毯。

几人如古人般席地而坐,黄宗羲见赵铭过来,连忙给赵铭挪了个坐。

“诸位在谈论什么?”赵铭坐下来微微笑道。

钱谦益道:“自是这阳澄湖,秋雨淅淅沥沥的美景”

赵铭赞叹道:“木斋公好兴致啊赵某人便没这份雅兴”

钱谦益笑道:“国公还在担心朝廷那边的反应?”

赵铭摇摇头,“我担心的是君心若只是朝中有几位臣公,与本帅过不去,皇帝能够中立公允,本帅与他们斗便是。可若是君心偏颇,皇帝偏向一边,要对付本帅,那本帅怎么斗?”

钱谦益、黄宗羲等人闻赵铭之语,不禁纷纷将酒杯放下。

赵铭之言的意思,皇帝作为天子有断天下事之权,在对待下面人时,应该是秉持公平和正义,甚至不能有多少情感,如此他与何腾蛟斗,便还有个胜负可言,可是如果皇帝偏向一方,无条件的信任一方,那赵铭无论做什么都是输了。

这点东林党人是比较有感触的,当年魏忠贤掌权,便是皇帝没有担起皇帝的责任,没有公心,出于个人情感和私欲,宠幸魏忠贤,事事听信魏忠贤,而东林党无论做什么,出于何种目的,都因为作为裁判的天子,不能保持公正,不顾道义和是非,偏向魏忠贤,使东林在斗争中,毫无胜算可言,让东林党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钱谦益沉声道:“天子传子,而子不皆贤若天子圣明,则国朝政治清明,然历朝历代,圣明之君少,昏聩平庸之君众。为天子,理应大公无私,断天下之事,为万民之主,然人有私,天子亦有私,有私则无公,贤君克己奉公,昏君宠幸小人,以便私欲,使天下失公,必受其害”

甲申国变,南京失陷后,便注定着东林党不可能重新出现在明朝的政治舞台之上。

因为明朝的皇帝,回想起崇祯朝和弘光朝,特别是弘光朝,东林党制造南渡三案,打击弘光帝的合法性,又勾结左镇东叛,颠覆弘光帝统治的行为,会让以后的明朝皇帝,都提起警惕,不可能会容忍东林党再出现在朝廷中。

因此钱谦益和东林党人,都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当然这个反思主要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反思明朝皇帝和朝廷的制度上。

每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暴露出许多问题,社会需要变革时,必然会兴起各种思想,来提出改革社会,调节矛盾的各种社会解决方案。

如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家之所以兴起,就是因为长期的征战,使得百姓对社会和时局不满,所以才有法家、墨家、道家、儒家出来,提出解决方案。

清末民国时,也有立宪、改良、革命等各种思想出来,而这些思想的目的,都是改革中国社会,结束眼下的现状。

晚明同样也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江南商业已然高度发达,需要突破变革,北面又还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土地兼并严重,各种矛盾凸显。

晚明时期的士人们,思想也开始活跃起来,新的学说,开始冲击着传统的家天下,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纲常。

“天子之子不皆贤若是皇帝不圣明,怎么办呢?”赵铭问道。

一旁的黄宗羲开口道:“余以为,明之无善政,自皇帝罢免丞相始也。古者君之待臣,臣拜,君必答拜,彼此平等,君臣共治,而无丞相之令,君之旨难发。现今除丞相,无人再与天子匹敌,使得君主奴视臣僚,独断专行,为所欲为。方才牧斋公言,天子传子,然天子之子不皆贤,一子不贤,便是天下子民无穷之灾难。余以为,此制便是不全,天下之事,不可寄托于君贤,当设宰相补救,使君不贤时,有相贤。天子之子,定数也,不能变,亦不能保其贤,然宰相不传子可选贤,天子不能尽时,宰相扶之,便能维持朝廷运转,限制皇帝为所欲为。”

赵铭打量了黄宗羲一眼,这位明朝末年的三大思想家之一,已经萌生其制衡皇权的想法,不过显然,他的思想还未成熟。

他能有此种想法,估计与早年遭遇有关,因为当年表面上是魏忠贤霍乱朝纲,冤杀他的父亲黄尊素,还有诸多东林党人,本质上却是皇帝的纵容,所以他才逐渐萌生了这些想法。

赵铭听完他的话,脸上挂着笑意,黄宗羲不禁皱眉道:“国公以为余之言不妥”

赵铭摆了摆手,站起身来,转身面向秋雨沥沥的湖面,沉声道:“黄先生之言,本帅深以为然,但是本帅以为还不够彻底。自古亡国多出七因,其一女宠,其二阉竖,其三强藩,其四悍夷,其五外戚,其六朋党,其七流贼。七因之中,女宠、外戚、阉竖三者,直接因君而起,强藩、悍夷、朋党、流贼,乃因治国不利,君主平庸无能。由此观之,本帅以为,君为天下一害也”

黄宗羲、钱谦益都一下愣住了,他们思想上并未完全摆脱忠君思想的束缚,想到还是君不贤,以贤相辅之,本质上,还是君为主,臣为辅的思想,认为天下是皇帝家的,臣子之是帮忙。

赵铭说君为天下之害,等于将君彻底否定,虽说这种思想,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萌芽,但毕竟只是小范围传播,他们听赵铭说出来,还是比较震惊,就连远处蒸螃蟹的柳如是也将目光投来。

赵铭扫视几人一眼,继续阐述道:“古人立君,本意是使天下受其利,君主要抑私利、兴公利,然而后来之君,却反其道而行之,限制百姓之私,视百姓之业为己有,视天下为私产,传之子孙,享受无穷,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天下立君之原意,为治天下也,而今立君,天下却反不能治。是以历代以来,虽有能臣辅君而兴,天下却不能长治,终究从君而亡。思其根本缘由,便是辅佐之君,已然背其原意,逃出君贤则兴,君庸则亡的怪圈,而辅佐之臣,未认清臣者并非君之仆,非天下之客,亦是天下之主也”

臣亦为天下之主,这一句话,震得钱谦益、黄宗羲脑袋嗡嗡作响,一时间呆坐不语。

这时柳如是见此,却端着蒸好的螃蟹过来,放在桌案上,笑道:“诸位先吃蟹”

感谢大家支持,求,推荐,订阅

扶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