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083章大航海的下半叶

扶明 第1083章大航海的下半叶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4:48

第1083章大航海的下半叶

在东吁战事,进入僵持阶段之时,明朝的江南继续繁荣发展。

赵铭大举在国内,大搞基础建设,给百姓工作机会,提高百姓收入,带动了明朝国内市场的发展。

于此同时,明朝在南洋藩属大举投资,并从南洋抽调民夫,修建军港,采购物资,使得南洋各藩属国,获得大量银元外汇。

各藩属有了外汇,王公贵族有了钱,自然要消费,免不了在江南大举采购货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朝江南的生产过剩。

此外,由于本德川家为倒幕联军击败,德川幕府闭关所国的国策,随之失效,本重回战国时代。

各藩都在汉国、延平、江南海商等不同的明朝势力支持下,于本争霸,为了获得支持,各藩主逐渐沦为明朝势力的代理人,大量明朝商品和军械遂即涌入本市场,使得明朝的经济危机得以缓解。

1663年,夏,南京,龙江船厂。

这个曾经为郑和下西洋,打造出庞大舰队的船厂,再次迎来了它伟大的一刻。

距离上次蒸汽明轮船,试航失败,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第一艘蒸汽轮船,被拖回船厂进行大修之后,时隔半年,终于再次下水,进行试航。

此时,赵铭远在东吁,无法参与,不过明朝官府,依旧高度重视此次试航。

不仅大学士陈明遇到场,招商船运公司督办,还有江浙海商,都来南京观看试航。

“阁老,据这船,有风用帆,无风烧碳航行,可是真的?”招商船运公司督办陈永华问道。

陈明遇微微颔首,“按着工部给出的文件,这艘船确实可以在无风和逆风的况下,在海上航校”

陈永华脸上露出激动之色,“海上贸易,船只往来,受到季风限制,一年之内,船只运输的次数有限,有时候为寥风,一等就是数月时间。如果这艘轮船,能够不靠季风,那船只在任何季节都能够航行,一年便可以多跑几次本和南洋。”

一众江浙海商,听了两饶交谈,不都议论纷纷,意识到一旦这种轮船制造成功,必然会取代现有的风帆海船,成为海上贸易的主要力量。

不过,这毕竟是新事物,海商们还是比较谨慎,不敢贸然放弃现在已经成熟的风帆海运。

从他们了解的况来看,此船上次没跑几里,船舱便进水不能航行,最后被木船拖回船厂。

若是在海上航行,出现这样的事故,茫茫大海,可找不到人,也无法救援,恐怕只能沉入海底。

因此商人对于这种新东西,还是不太信任。

“开始试航了!”陈明遇停止与众饶交谈,指着江面上,开始加锅炉,逐渐提起速度的蒸汽轮船。

同上次下水,龙江船厂,数万工匠一起发出震的欢呼不同,这次江边的工匠,比上次还多,却鸦雀无声,工匠们都精神紧绷,害怕船只又出问题。

蒸汽轮船,在两岸百姓的注视下,冒着黑烟,转动着明轮,慢慢向西,逐渐消失在众饶视野,数万工匠才高心抛起毛巾,发出一阵欢呼。

这时陈明遇解释道:“这次试航,将从南京逆流航行至湖广荆州,然后返回。若是船只没有问题,便进行海上试航,与一艘帆船同时从上海出发,看谁先抵达东洲后,再返回上海。”

如果船只在内河中,能逆流航行至荆州,在海上能够横穿太平洋抵达东洲,那么船只得价值,无疑就十分巨大了。

陈永华闻语,激动道:“如果海上试航成功,我招商船运公司,愿意向龙江船厂,采购一百条这样的蒸汽船。”

陈明遇闻语,脸上露出笑容,对一旁的船厂督办道:“听见没有,一百条蒸汽船,有没有信心吃下。”

督办满脸潮红,以龙江船厂现在的制造水平,估计一年也造不了五艘,但督办还是拍脯道:“阁老放心,只要有订单,不管多少艘,我们都能造。”

这两年来,明朝搞基建,搞投资,同时还对外作战,朝廷赤字很大,已经欠了不少钱。

赵铭觉得这不算什么,比较正常,后来好多国家,都是借钱过活,但是中国人历来讲无债一轻,高筑墙广积粮,内阁和朝廷不少官员,都对朝廷目前的财政比较担心。

毕竟,崇祯朝廷灭亡,也才不到二十年,明末朝廷财政崩溃的影,还留在百官心中,各人都十分警醒,希望避免重蹈旧明朝的覆辙。

因此,在赵铭大把花钱的同时,内阁则在拼了老命的想要搞钱还债。

蒸汽轮船、蒸汽火车等几个项目,前前后后砸进去一百多万银元,连个水花都没看见。

现在蒸汽船终于成功,船厂将拿到造船订单,便终于可以赚回一些银元。

长江是中国南方,东西向的大动脉,乃是航运要道。

巴蜀、湖广粮食、物资,通过长江水道,顺流而下,很轻松就抵达江南。

不过,顺流容易,逆流而上则比较艰难,江南的货船要抵达上游,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着人力拉纤。

因此,当一艘冒着黑烟,不用帆,也没有纤夫拖着的蒸汽轮船,出现在长江沿岸各个城市的码头时,立刻就引起了轰动和围观。

当然,除此之外,也给沿岸带来了一些动,不少靠着拉纤为生的百姓,则感到十分彷徨,甚至聚集起来不许蒸汽轮船靠近码头。

轮船一路航行,仅用一个月,就从南京抵达荆州,然后又用半个月时间,返回龙江船厂,进行检修和保养,发现船只并无大碍。

这使得整个船厂一下沸腾,宋应星等人喜极而泣。

一个月后,完成补充和检修的轮船,抵达上海,与一艘风帆战舰一起,带着几十名帝国大学的学生,离开大明横渡太平洋,前往东洲,开启大航海时代的下半叶。

当然,为了防止船只发生意外,工部还是派遣了一只补给舰队随行,关键时刻进行救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