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049章庐山新政

扶明 第1049章庐山新政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4:48

第1049章庐山新政

在收复关陇以后,赵铭已经实现了明朝的统一,不过明朝内部,还是有许多遗留问题,比如隆武系诸多藩镇。

入夏,江南天气炎热,赵铭在南京待到四月,便离开南京前往庐山避暑。

赵铭五月抵达庐山行宫后,遂即又突发奇想,决定在庐山开办临时的将官训练营,下令赣南、湖广诸镇,百户以上,千户以下的军官,前来庐山接受训练。

这个命令一下,金声桓、高一功等人就知道,到了要接受朝廷整编的时候了。

如今,摄政王一统天下,朝廷势力强大,各镇面对朝廷将要对藩镇进行的改革,已经没有反抗的能力。

到六月底,从湖广、赣南送来到各镇军官,人数已经多达一千多人,被赵铭编为十个班,从南京陆军帝国大学,招来军事、政治方面的教官,来进行训练。

当然,这种训练,主要以政治学习为主,以便这些中层军官,能忠诚朝廷。

庐山脚下,军官训练营的学生们,在山下出操,训练的声浪一浪传来。

庐山上,摄政王赵铭,则躺在凉亭内,吹着山风,听着属下禀报。

“摄政,日本方面传来消息。倒幕联军与德川军,于鸟羽交战,德川一方的尹达军,临阵倒戈,德川家为联军杀得大败!”顾炎武说道:“现在幕府将军德川家纲,逃回江户,日本格局大变。”

赵铭从藤椅上坐起,伸手接过情报,展开观看。

倒幕联军在鸟羽击败了德川军后,趁势占据日本京都,而德川军虽败,但德川家底蕴深厚,退守江户后,依旧据有很强大的势力。

现在德川幕府控制本州岛中部,还有富饶的关东平原,而倒幕联军则控制,九州、四国、本州南部、本州北部。

“摄政,要不要再送一批物资过去,帮助倒幕联军,一举推翻德川家!”顾炎武问道。

赵铭沉思片刻,摇头道:“不急,分裂的日本,更加有利于大明的掌控!”

这时,一名内侍前来禀报,“启禀摄政王,几位阁老到了!”

赵铭闻语,微笑道:“请他们过来吧!”

不多时,堵胤锡等人来到凉亭,赵铭招呼众人坐下,“几位先生觉得寡人找的这个地方如何?”

“摄政选的这个地方,确实清凉,有益办公!”几人附和道。

赵铭闻语颔首,让内侍送来些瓜果,笑道:“看来内阁已经制定好,新政策略了。”

统一明朝后,赵铭就一直试图,推行新政,将明朝从一个传统农耕帝国,向近代化工业帝国转变。

从去年起,赵铭就开始要求,内阁对于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

不过但凡是改革,都会有阻力,有困难,所以从去年,到今岁六月,内阁始终没有拿出一个令赵铭满意的方案。

堵胤锡道:“内阁准备许久,最近终于有了定稿。”

赵铭把内阁带出南京,来庐山避暑,其实就是想要,减少南京官场,还有商贾势力,对改革政策的影响。

赵铭听说有了定稿,心到少了干扰,果然动作迅速些,于是沉声道:“那就给寡人说一说吧!”

堵胤锡点了点头,“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就由陈阁老先说吧!”

陈子龙一拱手,“臣主要负责兵部这块,就由臣先说吧!”

赵铭点点头,招呼众人吃瓜,毕竟只是平常商谈,不是正规议事,不需要那么严肃。

陈子龙便道:“按着摄政的意思,军镇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军队的国家化。内阁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各军镇军官的升迁、任命的权利,全部收归朝廷。另外,兵部将给所有将士,登记造册,在各大银行开设账户,军饷直接由兵部,按着名册发放到将士账户上。”

赵铭颔首,不过这样一来,各银行的业务就多了,需要更多的人才,教育方便必须跟进才行。

“控制升迁,控制兵饷,基本就控制了各军镇!”赵铭认可道。

陈子龙继续道:“军队将采用新的训练方式,遣散老弱残兵,筹设多所武备大学堂,武科停试弓箭,改试枪炮等等。最后,对武将官职进行调整,常设天下水陆兵马大元帅一职,规定为军队最高领袖,由摄政兼任!”

赵铭颇为满意,特别是最后一条,掌握军队,摄政才能摄政。

这时戴之俊接过话头,“摄政言教育为兴国之本。朝廷这次将对原有国子监,各省州学、县学进行改革。将国子监改为京师大学,与先进创立的帝国陆军大学、帝国政务大学,为大明最高学府,并将各省州学、书院,改为高等书院和初等书院,各县设立小学。改革科举制度,每年一考,考试分为三级,每岁年底进行。第一级有县小学生,前往府城,参与初等学堂考试,中试者为生员,于初等学堂就学三年,而后参与省城高等学堂考试,中试者为举人,于高等学堂就读三年,再前往京师参与大学堂考试。中试着为进士,于大学堂就读三年。三年之后,根据所学科目,参与朝廷各个衙门的选拔,中者为官。因为改革后,取士人数较多,所以朝廷将取消生员、举人的禄米和税收优惠政策。另外,各学堂,将废除八股,增设翻译、算术、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的杂学。”

赵铭沉思一阵,这个改革跨步比较大,可能会引起不少读书人的反感,不过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只要朝廷意志坚决,推行起来应该没有问题。

“除此之外,还要设立设译书局,奖励发明和著作,并定期挑选优势学士,参与海外航行,加强大明与外界的交流。”

戴之俊听了赵铭的话,“臣在改改。”

陈明遇道:“那臣说一下关于经济的改革!朝廷继续推行鼓励工商的策略,但需要坚持以国有工商为主,民间商业为辅。朝廷要加强对矿业、盐业、运输等关键行业的控制,对于轻工业,则鼓励民间发展,倡办实业,促进生产,鼓励私人开办工坊。另外,朝廷将完善银行制度,新设铁轨总局、矿物局,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并于各省建立分局,管理和敦促商业发展.”

赵铭补充一条道:“新设了这么多机构,为了防止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对于原有一些已经落后的衙门,该裁撤的,必须裁撤。另外,既然兵饷可以通过银行发放,各部之间银钱调拨,各省赋税上缴中央,也都可以走银行,减少人手和消耗。”

陈明遇道:“臣稍后再完善完善。”

赵铭却还不算满意,继续道:“这次官制改革,将新增教育局、陆军部、海军部、中央银行总部,原来的衙门,必须精简。像宗人府、詹事府,这些主管皇家内部事务的衙门,以后就不要列入朝廷正式衙门,不在授予朝廷官职,朝廷不要插手宗室的事情。”

几位大学士相互看了一眼,明白赵铭的心思,忧郁的点了点头,“臣等在合计合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