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搞化学的不能惹 > 二三八 边区打烂了也值

二三八 边区打烂了也值

搞化学的不能惹正文二三八边区打烂了也值“张小林,你个小赤佬够狠!”潘应美心里骂了一句,转身就往日本领事馆跑。

没追上卜凡军一群人,潘应美回来市区,第一时间见到了《申报》号外,吓得浑身骨头都软了,家都没回,跑去避难了。

王金荣第一时间也看到了号外,潘应美他多少有点印象,这是个主要和东瀛人来往的人,好像有点身家。

立即吩咐手下人,公司、家里去找,就算把上海翻个底朝天,也要把这个姓潘的找出来。

郭孝纯、姚平治一帮人也是第一时间看到了号外,也是二话不说,郭孝纯带着人去潘应美公司和家里抓人。

不过最后谁都没找到,但有风声说这个姓潘的跑到东瀛领事馆去了。

这牵涉到洋人,有点不好办了。

王金荣首先软了,给陈督军打个电话,把情况说了,球就算踢过去了。

郭孝纯可不管什么洋人不洋人的,直接跟王亚桥说了一下,弄了几百个码头工人过来,就把东瀛领事馆围了,让他们交出绑匪。

姚家则是另外一种情况,见到平安归来的姚雯雯,姚平治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半天,才相信是真的。

姚平治老泪纵横,姚雯雯也是鼻子一酸,扑到姚平治怀里大哭起来。……

姚家外面现在是人头涌涌,闻讯赶来的各家媒体记者围在大门外不走了,一定要采访一下姚雯雯。

舆论可有点乱了,各家报纸纷纷刋出号外,“姚雯雯神秘得救!”,“绑匪疑藏东瀛领馆!”,类似标题满上海在飞。

不过,东瀛领事馆却矢口否认,没有一个叫潘应美的商人在领事馆内避难,并声称要追究造谣者责任。

京城的东瀛公使馆更是向北洋zF提出抗议,立即解除对上海领事馆的围困。并威胁老袁说,由此产生的后果必须由中国人承担。

东瀛人现在对中国人可是满满的优越感,再没了祖上那种谦卑。归根结底,东瀛自认是列强了,甲午海战及八国联军侵华,已经让东瀛人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

老袁也好,其他势力也罢,对着洋人始终有点腿肚子发软。特别是老袁,现在没钱,指着几个列强贷款维持运转呢,所以,对东瀛人多少还是不敢得罪的。

“这个小祖宗啊,人也回来了,你就消停点,稀里糊涂过去算了,咋还揪住不放呢?”老袁心里嘀咕了半天,想想还是把杨度叫来,问问怎么处理。

杨度小白脸上一片凝重,托着下巴说:“主公,这事儿有点麻烦。咱们必须要有个态度,一是安抚姓刘的小娃娃,二是给国民一个交代。”

“嗯!说说!”老袁有点无奈。

“遣责一下绑匪是必须的,东瀛方面也必须要交涉一下,现在来看,这事儿可是他们捣鬼。”

“行,让外交部门去处理吧!”老袁点头。

“不过,……”杨度迟疑了一下,没说出来。

“皙子,有话就说。”皙子是杨度的字,私下里老袁还是称呼他的字。

“主公,姓刘的小娃娃,据我所知,不是那么容易收手的。这个人平时不吭不哈,对人一团和气,可骨子里却是个倔驴。”

“啊!你估计他还会有动作?”老袁又问。

“一定有,这次吃了亏,他一定会报复,而且估计动静不会小。上次东瀛h炸死了格格,他一怒之下都把东瀛人司令部炸了。这次说不定干啥呢。”杨度揣摩着说。

“唉!老天保佑,这个浑小子可别惹事了!”老袁有点头疼。

在旅顺的关东都督府里,收到了消息的大岛义昌也头疼了。他是尽心尽力地想把辽东半岛建成东瀛的殖民地。他想的可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占领,而是永久地变成东瀛的领土。

发展工商业,办学校,从东瀛移民过来等等,开始按照东瀛的模式发展辽东半岛。

可现在,绑架姚雯雯的事情让他一下子火冒三丈。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大岛义昌骂了一句中国成语。

接下来的事情,他几乎可以预料的到,东瀛又将面临靖安保安军的雷霆报复。

他立即紧急传令给南满铁路守备部队,全体进入一级战备,任何人不准外出。

同时又命令驻扎在旅顺港的东瀛舰队,立即出动,在渤海湾巡防。

刘大双也第一时间收到了电报,心安下来的同时,一股无名火又腾地升起来了。

“nnD,又是东瀛人背后主使的,好!劳资现在也不管你三七二十一了,就算把边区打烂了,只要把你拖死也值了!”刘大双这回下了狼心。

但刘大双并不是莽撞之人,他心里也明白,这个时候中国和列强的差距并不大,使使劲儿就能赶上,要是像上一世二战后,那差距可就大了。一个农业国去干掉一个工业强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上一世东瀛真正发展起来,也是从中国拿到了几次战争赔款,和日耳曼、山姆差不多,优先发展重化工产业和重工业。从中国及世界上其它国家赚到了大笔利润,才逐步发展起来。

可现在的东瀛,重化工产业并不突出,与靖安相比,还是有一段差距。靖安的硝化纤维素醋及衍生产品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东瀛才建厂几年,产品还不是很成熟。靖安现在又开始大力发展醋酸纤维素醋及衍生产品,领先东瀛十年以上。东瀛钢铁产量、机械制造业比靖安略略强点,不过也十分有限。在造船工业上遥遥领先靖安,可在机动车制造及飞机制造上还逊于靖安。

农业上就不用说了,靖安有大片良田,粮食及其它农作物产量极高,这其中化肥的应用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东瀛地域狭小,也没有化肥,产量极低,粮食还需要进口。

所以,刘大双是有底气和东瀛开战的。

东瀛现在是二十五个常备师团,真的要想侵略华夏,兵力远远不够。不再动员几十个师团根本就是笑话。可动员兵力是需要时间和资金的,而只要有时间了,刘大双照样可以动员个十万八万新兵出来。

资金嘛!大家都缺,咬着牙根,看谁能挺下去。

中国毕竟是个大国,光靠国内市场,靖安也能坚持很久。可东瀛就不行了,弹丸之地,资源短缺,没办法坚持长久。

只要打一场大胜仗,把东瀛人的气焰压下去,国人就一定会信心大振,再也不会畏洋如虎。

从公从私,刘大双都需要一场大胜。

既然决定了,刘大双就开始行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