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水浒光影令 > 第六百三十五章 赵构的部署

水浒光影令 第六百三十五章 赵构的部署

作者:岁末之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35:42

第六百三十五章 赵构的部署

中原,洛阳城内,此地原是千年古城,六朝古都,后来赵构称帝建国复兴大宋于此地,因此以洛阳为大宋国都,于是大兴土木、扩宽城墙、修建宫室,洛阳原本就是繁华之地,不到一年,河道内商船一日有上千进出城,城池内商贾往来频繁,其繁华程度竟然不在当日东京,杭州二州之下。

且说那大宋皇帝赵构,却也是个枭雄,此人本来是宋徽宗赵佶第九子,要论皇位继承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其人却少年有城府,不过十七八岁年纪,却心狠手辣,害死兄弟多人,又陷害太子赵桓,千方百计将其弄做金国人质,最终继承了赵佶死后之位。

后金军数次南下,赵构联合董双与金人血战多年,今年之年中好不容易和董双合力将金人逐出黄河以南,然而伪齐,金人始终骚扰边境,民怨迭起,百姓不堪其扰,万民身处涂炭之中,赵构便与李纲商议,要趁乱整顿江南,两广一带混乱地区,以与金人抗衡。

时江南,两广一带多有悍匪,其中以两广史斌,江南贼长孙许坤为首,因为前些年宋朝忙于和金人作战,二贼占据了大片城池称王称霸,残害百姓,可谓嚣张至极,把大宋地盘弄得四分五裂。

之前赵构在让吴阶,吴磷二人全力整顿川蜀,陕西一带乱匪,如今局势平稳,他自然可以以抽出手来把大后方全部统一了,以抽调税收来尽快平复局势。

事不宜迟,韩世忠便与方腊降将娄敏中、方天定,庞万春等人等人带领禁军十万,又在江南聚集匪盗、悍勇之徒为耳目,辅助作战,先攻下贼军重地扬州,便一面招兵买马,一面令人攻取江南诸郡。

那时江南百姓被贼军的苛政重税残害多年,一听天兵到此平乱,顿时一齐暴乱起来,不到两个月,便攻下苏州、常州等地,有方腊残余势力段铠,金节等人带兵十余万慕名前来投奔,韩世忠大喜,用其为大将,江南各地匪寇长期未经训练,早已没有多少战力,这下更难抵挡,被韩世忠一连打下江南几十座城池。

到了年底新春时节,韩世忠会合二十万兵力合围苏州,苏州长孙许坤苦战半月,最终城破逃亡,途中却被韩世忠一刀砍死,宋军至此尽取江南之地。

韩世忠平定了江南,又派吴阶去取两广,那史斌如何抵挡得住吴阶,未及半月,兵败自杀,从此宋朝江山基本一统,只有河南半数土地,河北,山西之地被金国占据,山东,淮南,杭州为董双割据,仅此而已。

赵构见大局已定,天下大部重新稳固,大喜之下便颁发圣旨,封岳飞为楚王,韩世忠为皇叔兼江南总兵都督、吴阶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兼车骑大将军、吴磷为兵部尚书兼骠骑大将军、刘锜为辅国大将军,庞万春为御营兵马总管兼大将军、酆泰为镇西将军、李助为征北将军、曲端为定北将军、杨政为征东将军、袁朗为镇南将军、李纲为丞相、宗泽为殿帅府太尉,其余文武也各有分封。

这时节金国恢复了大半国力,便进发淮南道骚扰,那淮南道宋军兵力薄弱,又无良将统率,如何能敌得金军史文恭十余万虎狼之师?战不两月便被攻破徐州,刘光世一退再退,最后只得往楚州一带死守。

赵构大怒,又令吕师囊率兵前往扬州守御,韩世忠领军北上援助淮南军大战金人,当时金军连克淮南十余郡县,只剩楚州一地,一开始被吴军攻打情势危急,后得大将杨政前来增援,两军不相上下,在楚州一带暂时相持住。

不到半个月,史文恭假装粮草不济退兵江南,用诱敌深入之计,以埋伏之策大败宋军,杨政见楚州守不住,只得退往淮北,于是金军尽取江北十余座城池,近千里之地。

这边史文恭也不准备继续进军,搜刮民财后劫持着数十万百姓就准备回国,却正好遇到韩世忠,吕师囊二人杀来,顿时魂飞魄散,被伏击重创一阵后,损失惨重丢下百姓跑了,只是可惜又有完颜懿,完颜褚被韩世忠连珠箭射死。

赵构见进军如此顺利,不由心高气傲,逐渐安于享乐,将军国大事尽数托付给李纲,自与众官整日游于江南山水中,不顾政事,因此对董双进兵国外,大举成功一事竟一无所知。

“听说没有,董双发兵海外,已经快打到什么欧罗巴了,你等再不走,等董双统一天下打回来了连给你收尸的人都没有!”

“世人都说董双仁义,到时候只要顺从他,想必应该不会拿我这草民怎么样吧?再说我这一走,谁来管我一家老小活命啊?”

“实在好笑!战端一开,就是你死我活,到时候杀红了眼,你啊,就等着去阎王爷那报道,往地府摆摊去吧!”

一时间,洛阳城中小贩、往来商贾都在传言,闹得满城风雨,城中人心逐渐恐慌。

“简直是荒唐!”

一个中年人走在街上,听了百姓都在传言董双远征海外一事,顿时双拳紧握,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口中低喝道

“战况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们居然还不知道,应该说是你们可笑,还是我可笑?”

中年人对身边随从随口一说,眼光从几人脸上扫过,那几人却都是冷汗直流,低下头去,不敢正视他。

“丞相,董双的计划实在是太快,前线也是来不及汇报,所以才导致如此,并非我等知情不报啊。”

一个稍微年长的人站出来,对李纲解释道,他清楚这个人的性格,反正事已至此,就算把责任甩到其他人身上,现在也不会细查了,所以还不如趁早划清界限,虽然事情的起因全在于这些人整日吃喝玩乐,全然不管政事,甚至谎报军情。

李纲冷笑一声,只抬手道:“哼,事已至此,多说也无益大局,待此战结束再来追究此事,先备一匹快马,我得将此时尽快告知陛下!”

第二日,赵构在苏州正准备率随从出游,前方却有一骑飞马赶来,近了一看,是一军校从洛阳赶来相报,言有火急军情,请陛下过目。赵构眉头微皱,拿起信件在车上拆开看了,片刻便头上渗出汗来,大惊失色道:“马上回宫,速召丞相及文武百官前来议事,不得延误!”

随从不敢懈怠,急令策马赶回皇宫。

到得宫中,赵构穿戴完毕,此时李纲得知赵构已回宫内,已经到半路的他又策马跑回皇宫,赵构自坐于龙椅上,见群臣已至,便道:“各位爱卿,朕听闻前线军情,董双那贼厮屡次欺辱大宋,割据山东不说,朝廷土地前番已被其贼军占去淮南大半,江南重镇杭州也已被贼军控制,如今董双势头正强,猖狂至极,现在又发兵海外不知有何阴谋,敢问众爱卿可有计策破敌?”

丞相李纲出奏道:“陛下,如今局势,董双坐大,金人占我中原半数,而董双两路偏师已深入海外,神武军尽管士气强盛,只要这次我大军进发其老巢,贼军必然不敌我大宋精兵。”

赵构听了也觉有理,考虑了片刻,正欲下圣旨调兵,忽有小校报苏州守将杨政前来,这人乃是专门监视董双动向,赵构只恐海外战局有变,忙令请入宫内。

杨政见了赵构,就跪下道:“圣上,如今情况危急了!”

赵构大惊,急忙叫他如实报来。

“陛下,高棉帝国皇帝轻率出兵,中伏全军覆没,本人也不知生死,如今云南以南土地已被董双尽数占据,他又已经和岳飞招降了印度,吐蕃也已经和金人断交,董双则率军十万继续杀向北边,据说已经跟塞尔柱帝国交战了,还请陛下尽早定夺!”

杨政话一出口,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顿时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董双进兵居然如此之快?”

这是绝大多数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感觉,毕竟不到两个月之前,董双那边还是毫无进展,现在却得到了金国盟军大部分被灭的消息,如何能不让他们震惊!

赵构听完杨政的话,也一时震住,半晌无言,文武百官也无一人上前提议。

当初他让岳飞出国剿灭金国盟军断其手足,也是为了好在国内早点收拾西军,哪想到西军没有整顿一点,这个董双和岳飞联手之下,居然轻松就扩张了这么多地盘。

而且是在海外,让这个董双如此耀武扬威,朝廷哪里还有一丝威信可言,以后这个人岂不是越来越强悍,根本无法抵挡了!

赵构越想越怕,不禁冷汗直流。

“一群酒囊饭袋!关键时候就束手无策了!”

李纲冷笑一声,独自站出上奏道:“陛下,现在局势虽然紧急,然战局已然如此,陛下烦恼也是徒劳无益,微臣不才,尚有一计可败董双。”

“丞相有何良策,还望告知朕,以救大宋军民。”

赵构看众文武无一人上前应话,正烦躁不已,突然见娄敏中主动出奏,如何能不高兴?

李纲不紧不慢,缓缓说道:“董双乃当世枭雄,潜伏山东数载,如今方起兵数载,已占据山东、淮南千里之地,粮草物资丰盛,拥兵数十万,手下智勇名将极多。杨再兴,武松、鲁达、卞祥,卢俊义皆万人敌,又有马扩,石宝,李俊、关胜、呼延灼等独当一面之大将,宇内五杰之三萧嘉穗,朱武、闻焕章为谋,实力极其雄厚,”

李纲稍一停顿,又开口补充道:“臣看如今,只可派王先生和明穹“大宋明士”赶往塞尔柱,乘早抓住机会刺杀董双,一面派大军时刻注意董双国内驻军动向,毕竟在这乱世之中,除掉董双,自然是少一方强敌,增一分胜算。”

赵构大喜道:“丞相这个计策甚好,朕有丞相辅佐,必能一统九州!”

“传朕圣旨:润州、宣州兵马调往苏州,谭高领常州、湖州兵马支援曹州,杨政,吕师囊,韩世忠三人驻扎徐州一带,随时准备攻打董双!”

赵构站起身来,缓步迈下台阶,眼神坚毅发布着命令,虽然是武人位居天子之位,此时也无形间散发出一股帝王之气,百官也一时随之一惊。

“此战,朕要日夜关注,不取董双首级,誓不回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