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三百六十四章:自古以来,金山便是我们的领土

第三百六十四章:自古以来,金山便是我们的领土

“你说啥?你再说一遍?你让俺干啥?”朱元璋看着刘三吾,脸色一板,沉声问道。

刘三吾是个老学究不错,可也有一定的文人风骨。

此时的他,没有任何退缩,圣贤书中教得好,君王有错,应当直言劝谏。

刘三吾整理了一下衣摆,后退几步,恭恭敬敬的朝着朱元璋一拜,声音洪亮:“臣,刘三吾劝谏陛下,应谨言慎行,应该注意帝王威严。

陛下自称,应称朕,而不是俺。陛下,所谓君君臣臣,无规矩不成方圆,还请陛下能够虚心纳谏。”

“呵!狗屁!”

朱元璋压根就没有把刘三吾的这些话听进去,再次爆粗口。

“今天俺心情好,懒得和你计较,你要是没什么事情的话,就赶紧先走吧。

要是你实在嘴痒,想要劝谏,去找太子吧,他喜欢听你们这些人絮絮叨叨。

要是你还不走,俺就让你体会一下,当年茹太素的日子!”朱元璋丝毫没有因为刘三吾是翰林院大学士而忍让他,直接就冷言讥讽了起来。

刘三吾实在没招,朱元璋也不是第一次这样了。

就像是老南瓜一样,油盐不进,实在没法子。

“唉!”

刘三吾没办法,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站了起来,往外走去。

看着刘三吾的背影,朱元璋低声骂道:“让俺谨言慎行?俺是皇帝,难不成,还不能按照俺的想法做事吗?真是有意思!”

嘀咕了两句,朱元璋又将目光放在了陈松和朱棣送来的奏折上。

“这么多的钱,可不能便宜别人。这个地方,从古到今都是俺华夏的土地。

对,没错,从古到今都是俺华夏的土地。俺现在这样做,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也说不出什么道道来。

谁要是说这片土地不是俺的,俺直接弄死他。”

朱元璋不停的嘀咕着,为自己找着心理安慰。

老朱出身低,平时做事虽然比较随意,可在这种大事上,经常会有些犹豫,加上之前他本人又是和尚出身,对道义和天命有些相信,所以,不自然的就往这边想。

“这里是俺华夏的地方,可不能光凭俺这张嘴说,得要找出个堂堂正正的证据来。”想到这里,朱元璋忽然有些后悔刚才把刘三吾骂走了。

看向站在自己身边,伺候着的庆童,朱元璋说道:“去将刘三吾叫过来,跑快点,不然就要出宫了!”

尽管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折腾刘三吾,可他一个做奴才,只有听命的份。

二话不说,庆童撩起袖子,撒腿就跑。

不多时,刘三吾被庆童带进了御书房。

朱元璋脸色变了变,和煦了很多。

可皇帝是不能认错的,朱元璋闭口不言刚才的事,直接转移话题。

“刘大学士,你是如今朝中学识最渊博的人,俺问你一个问题!”朱元璋直接询问。

刘三吾恭敬的站在朱元璋的面前,丝毫没有因为刚才的事情而心生不满。

刘三吾这种人,你可以说他酸腐,可以说他呆板不知变通,但不能说他面对皇帝的态度。

“陛下请说!”刘三吾态度恭敬。

“咳咳!”

朱元璋轻咳了几下嗓子,开口道:“俺听说,以前金山那里,好像是俺华夏的地方吧?从古到今都是吧?!”

“金山?可是陛下此次出征到达的那个金山?”刘三吾问道。

“对,没错,正是!”朱元璋一拍桌子,一脸兴奋,静待刘三吾下文。

刘三吾捋着下巴上的胡子,皱眉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刘三吾才皱眉说道:“回陛下,臣隐约记得,在某本古籍当中看到过,说汉朝之时,曾在那里开采金矿。

既然汉朝之时,都在那里开采金矿了,那自然就是我华夏的领土。

陛下,别忘了汉朝曾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唐朝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

朱元璋一听这话,瞬间眉开眼笑。把刚才刘三吾的那些事忘的一干二净。

可刚笑没几下,朱元璋又皱起了眉头。

“话是这样说,只是,只是,汉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唐至今,也有数百年。

时间相差甚远,如此言说,恐不能服众?或显荒唐?!”朱元璋皱眉问道。

“嘿嘿!”

刘三吾嘿嘿一笑,一脸笑容,他说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华夏自古一脉相承,上起尧舜,下至陛下,皆正统法理。

就好像家族一样,老祖宗挣来的家底,难道再过几十年,就不是家里的了吗?

前宋之时,国势衰弱,宋庭无法收复失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华夏之土遍地膻腥。

我朝国力强盛,自然要把老祖宗的家底拿出来。

作为后辈,拿回自己老祖宗的东西,这有错吗?不,这没有错!这一点错都没有!”

明初的这些文人,可要比明末那些人强上不知道多少。

元朝局势诡谲,汉人地位低下,为在乱世保命,文人尚武之风又起。

加上朱元璋尚武,任用官员或多或少都有这方面的倾向。

那些保守,不思进取的文人,大部分都被朱元璋给砍了,能活下来的,就算他再怎么传统,也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扩张精神。

其实,洪武年间的大部分文人,都对前宋的理学持批判主义。

远的不说,就那个方孝儒,历史上的他,虽说他爹,他老师都是理学大家,可骂起理学来,压根不留情面。

你让这些文人交税,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可要是让他们做这些,他们瞬间就会精神百倍。

文人的堕落,要从宣德朝开始,而现在嘛,大部分文人,还是很有扩张精神的。

刘三吾经历过前元的颓败,对盛唐之时的荣光最为向往。

文人嘛,臭毛病还是有的。他们既向往盛唐时的万国来朝,又向往宋朝时的皇帝士大夫共治天下。

刘三吾是个学问很深的人,要是以前,金山那片地方什么都没有,那刘三吾肯定一个屁都不放。

但现在,那里有了金矿,情况就不一样了。

什么?你说从唐朝之后,我们就没去过那里了?

放屁,从唐朝之后到大明之前,燕云十六州我们都没拿回来,现在怎么说?难道你说那里不是我们的地方?

我们一脉相承,那是我们老祖宗的地,我们拿回来,有什么错?

什么?你说那里不适合种庄稼,没办法养活人?

放屁,就算那里在不适合种庄稼,那也是我的东西。

什么?你说我们明明就是看上那里的金矿了?

扯淡,什么叫看上那里的金矿了,那本来就是我们的金矿,从汉朝时,老祖宗都在那里挖矿了,我们现在拿回来,有错吗?这有错吗?

不管什么时候,千万别想着和文人们讲道理,尤其还是这种有着扩张精神的文人。

要是华夏这种人不多,那后世将近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是神仙送的不成?

当年匈奴很强大,是,我搞不过你。可咱们为啥要拼死拼活的拼个你死我活呢?

这样吧,咱们也别打了,我有个侄女,生的漂亮美丽还善解人意,你们草原苦寒,那些女人都是粗糙人。比男人还男人,我把侄女嫁给你,如何?

娶了我的侄女,那咱俩就是亲戚了,作为亲戚,一直打仗,岂不是伤了和气?咱们握手言和,岂不快哉?

好嘛,不打仗了,天下太平嘛!可是啊,我只说过,我不和你打,至于我儿子和我孙子打不打你,那我就管不住喽。

到时候,我两眼一闭,两腿一蹬,直接嗝屁,以后,死人又怎么能管得住活人?

后来啊,后面的人发奋图强,多种地,多种粮食,多生娃,多给你们匈奴送女人。

就这样,一年一年又一年。再后来啊,什么?你说你要我送女人?当年那不过是祖宗的权宜之计,你还当真了?

送女人,你在看不起我吗?

当年的屈辱,你以为就这么轻易的算了?我不找你算账,你还敢要女人?我看你是找死!

兄弟们,上啊,给我干死他!

子孙们一拥而上,匈奴远遁千万里。

你说我们不讲信用?抱歉,那叫大丈夫能屈能伸,那叫兵不厌诈。

盛,则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衰,则有事好商量,和颜悦色好说话。

盛,则自古以来;摔,则后世子孙徐徐图之!

总而言之一句话,你可以把我打死,但我就是不服,你最好把我彻底弄死,不然,就等着以后吧。

这是老祖宗的智慧,想要玩你,一万个你绑在一起都玩不过。

“不错不错,正是此意,正是此法!”朱元璋猛然一拍桌子,兴奋的大喊道:“这样吧,俺给你一个任务,你下去之后,带着翰林院所有的人,给朕翻遍古籍,好好的给俺找找那些法理。

话虽如此,可俺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俺可不会做那些强人所难的事。以后,要是有人拿这些东西说事,俺就将这些东西摔在那人脸上。”

刘三吾一躬到底,朝着朱元璋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行了,你退出去吧!”朱元璋摆摆手,示意刘三吾退出去。

退出去的刘三吾,心情舒畅,走路都带着风。

刘三吾为何两次反差那么大?为何第一次和第二次就像是两个人一样?

刘三吾第一次只是纯粹对朱元璋那种样子不爽。

其实,刘三吾其实也是有私心的。他是个传统的文人,最向往的就是能达到史书上记载的三代之治。

他同时也是个开明的人,尽管痛恨陈松的很多政策,可也佩服陈松的才能。

人就是复杂的,不是非黑即白。

……

刘三吾回到翰林院,二话不说,将翰林院所有的官员都聚集了起来。

翰林院的院子里,刘三吾捋着下巴上的胡子,笑眯眯的看着院子里的这些人。

“陛下给咱们翰林院下达任务了,要是这次能够将这个任务完成,肯定会名流清史。

诸位,那可是名流清史啊。在站的各位,我就不相信,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没有什么泼天功劳,你们就能保证你们一定能够在青史上留下姓名吗?

青史斑斑,从古到今能够留下姓名的人才有多少?现在就有一个大好的机会放在你们面前,就看你们能不能抓住了!”

刘三吾的声音带着诱惑,他脸上的笑容就像菊花一样灿烂。

站在他面前的这些翰林院官员,被他的这三言两句蛊惑的脸色潮红。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这些文人这辈子最高的目标,就是能够在青史上留下姓名。

可青史是什么东西?在上面留下姓名,难道是你想就能做到的?

从古到今的青年才俊,有能力的那些人如同过江之鲫,留下姓名的也才多少?

现在就有如此一个大好时机摆放在众人的眼前,这些人怎么能够不兴奋呢?

“大人,还望大人指教明路!”

“大人,到底是什么机会,你赶紧说吧,可要急死我们了!”

“是啊,是啊,陛下到底有什么任务?竟然能够在青史上留下姓名!”

众人议论纷纷,目光火热的看向刘三吾。

刘三五摸着胡子,拿捏了一阵,觉得气氛烘托到位,这才悠哉悠哉的开口说道:“诸位,前段时间,陛下不是亲征了草原吗?

当时陛下一路往西,打到了金山附近。而具富平侯所言,金山那里有着大量的金矿,现在,富平侯在那里已经挖出来了黄金。

除过黄金之外,还有大量的铜铁银。但诸位知道,金山那里自古以来便是我华夏的领土,远在汉朝时期,我华夏先民便在那里开采黄金,我们在那里开矿取金,不管是法理还是道义,都说不出什么来!

诸位,你们说是不是啊?”

最后这一句话,刘三吾的声音拉的很长。

在站的这些人,全部都是从科举之中杀出来的,哪一个不是人精?

他们瞬间就明白了刘三吾这话的弦外之音。

这些人开始大呼起来。

“不错,我华夏一脉相承,上起尧舜,下至大明,历史何其浩瀚也?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华夏先民都已经在那里开采黄金了,证明这片地方本来就是我华夏的。

更别说汉唐在那边设置的都护府了!”

“对,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说得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