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两百八十八章:郑大胜的难受

洪武年间小神医 第两百八十八章:郑大胜的难受

作者:数沙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21:01

第两百八十八章:郑大胜的难受

齐泰走下自己的房间来,到了外面的大厅里。

此时的大厅里面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学子,他们三三两两的站在大厅当中,有说有笑。

说着一些谁肯定能中,谁又差了一些之类的话。

齐泰的学识在这些人当中处于上乘,所以众人看到齐泰走下来的时候,众人的目光全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齐兄,这次的乡试难度也还算可以,以齐兄的学识不敢说中得解元,但肯定也在前三!”一个学子拱拱手迎了过来,他的脸上满是笑容,笑呵呵的祝贺着齐泰。

出于礼貌,齐泰朝着这个学子笑了笑。

自家知道自家事儿,齐泰知道自己当时在考场上是个什么情况。

只不过这些事情如果说出来,恐怕也没有多少人相信,所以还不如埋藏在心里不说。

其实齐泰早已经知道自己这次中不了举人,可齐泰这人属于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

尽管已经猜到,可内心还存在着一些侥幸,万一呢,万一能中呢?

“我不过平庸之姿,兄台何必如此?此番乡试,侥幸得中便已是幸事,又如何敢奢求解元呢?”齐泰这话说的非常真诚,可在众人看来却是谦虚的表现。

众多学子都站在了他的旁边,有说有笑。齐泰的学识确实不错,历史上的他中得应天府乡试第一名。

可现在却不同于历史。

说话之间,外面有鞭炮声响起。

紧接着便是敲锣打鼓的声音。

“来了来了来了,喜报来啦!”一个站在门口的学子回过身来,一脸的兴奋。

大堂中的众人也都往大门口簇拥着走去,就好像中得举人的人是他们。

“溧水县王鹤老爷可在此?”

两个穿着皂衣的皂吏跑了进来,一个手中手持红绸子,一个手中手持中举文书。

他们站在大堂中,大声的喊着。

站在齐泰身边的一个青年眼睛中满是兴奋的光芒,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一脸兴奋地喊道:“中了,我中了,我竟然中了!”

此人乃是齐泰的老乡,平日里和齐泰关系不错,他们一同前来。

王鹤兴高采烈地来到这两个皂吏的面前,随意的从怀中取出一个钱袋,掂量了一下,将里面的所有碎银子全都赏赐给了这两人。

“谢王老爷赏!”

两个皂吏立马朝着王鹤作揖,嘴角都快裂到耳根子上了。

“王老爷,那小人就先回去了!”

两个皂吏又急忙转身离去。

周围的学子们全都凑了过来,想要沾一沾王鹤的喜气。

“王兄,我早就知道你不是普通人,果然中得举人,乃我辈之楷模!”

“是啊,是啊,王兄之姿乃人中龙凤,又何愁中不了举人呢?”

周围全都是众人的阿谀奉承。

出于礼貌,齐泰也祝贺了王鹤。

经过王鹤一脸谦虚的回礼,可那快要杵到天上的下巴已经说明了一切。

“溧阳县孙老爷高中……”

说话间,又有皂吏跑了进来。

一个年过三旬的学子走出,脸上的兴奋都快要化成实质。

众人又都凑到了这个孙老爷的周围,说着奉承的话。

齐泰也看向了这个孙老爷。

这个姓孙的平日里的学识根本就比不上齐泰,在某些事情的见解上,在某些经义的理解上,都远远比不过齐泰。

按理来说,像这个姓孙的都能中举,齐泰也大概率是能中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门外又出现了三四次恭贺的声音。

无一例外,齐泰的名字从来没有响起。

门外的太阳落下了地平线,齐泰一个人呆呆的坐在客栈的大堂中,看着天边即将消失的最后一抹夕阳,齐泰的心中五味杂陈。

一个学子急匆匆的从二楼跑了下来,在经过齐泰的时候停下脚步。

“齐兄,如今好不容易考完了试,何不放松放松?久闻秦淮河两岸风花雪,何不潇洒一回?”这个学子笑呵呵的看着齐泰,一脸热心的邀请。

齐泰拜拜手,一脸落寞的说道:“不用了。”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先走了!”这个学子说着便跑出了大门。

天边的最后一抹夕阳彻底的消失,天地也逐渐昏暗。

今天那些中举的学子们基本上都去了秦淮河两侧,就算那些没有中举的学子,也大部分去了那里。

这个客栈也不是什么豪华的客栈,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客栈,里面的酒菜虽然也能下口,但也说不上好吃。

至于那些没去秦淮河的学子,现在大部分都去了上档次的酒楼,毕竟好不容易考完试,怎么也得祭祭五脏庙再说,更何况有那些中举的学子请客,干嘛不去呢?

齐泰默默的站了起来,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此时的他心中五味杂陈,当时的意气风发,当时的狂妄自大,当时的肆意妄为,在这一刻全都化为了泡影。

他躺在床上。可是没有困意,眼睛瞪的老大,呆呆的看着黑暗当中的房顶,大脑当中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阵阵愁绪涌上心头,叹气声响起,自说自话,自言自语。

他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叹气声又重了几分。

此时的一楼,几个精壮汉子走出了大门,朝着富平侯府走去。

陈松坐在书房中,冲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这几人摆摆手,示意他们离开。

随后,陈松又开始忙碌起自己的事情。

……

外面又下起了雪,天地一片寂静,陈松还在书房里忙活着。

他正在给第二次新学学堂招生考试出考题,说起来,这次的招生考试录取的学生才能算作新学学堂的中间力量。

上次的那些学生无非就是用来给新学学堂壮声势用的,新学学堂的发展以后还是要靠这次所招生的学生,至于第一次的那些学生,陈松可不敢奢求他们能在新学上有很深的造诣。

教育是百年大计,对于新学学堂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陈松在出题的时候就非常注意,太过简单不行,太难了也不行。

太简单的话,通过的学生数量肯定就会多,这样一来就无法将真正有天赋的好学生筛查出来。

可如果太难的话,这个时代的人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后世的那些知识,很有可能就会将那些有天赋的好学生给挡在门外,这样一来便是新学的损失。

所以说,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度,才是至关重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陈松最近这段时间当中一直在忙活这个事情。

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招生考试,陈松甚至将自己的那四个学生派了出去,对那些工匠进行一个摸底。

无非就是看看那些工匠的算术情况认字情况,以及对新事物的理解。

这是一个海量的工作,所以持续的时间也非常长,但也不是说要将所有的工匠全部都涉及到,只是挑选了几个区域进行抽样摸底。

统计出来的结果已经送到了陈松这里,陈松在出题的时候就会考虑到这些问题。

陈松停下手中的笔,思考着下一个题该怎么出才能更完美。

差不多过了有一刻钟的时间,陈松这才下笔。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也是后半夜。

等陈松走出书房的时候,外面的院子里已经堆积起了厚厚的雪。

今年的这个冬天,要比往年冷,南方的很多地方都已经下雪。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但并不是说雪越多就越好。

远在万里之外的高丽京师开京,也下起了大雪。

夜晚的这里,街道上不见任何行人,偶尔能听见几声犬吠,但大多只是呜咽几声,便又安静了下去。

在开京城外,李成桂的一个庄园当中。

郑大胜站在自己的卧室里,他穿着睡衣,房子中间还摆着一个铜炉,里面的炭火烧的正旺。

房间当中有几分冷意,但有铜炉的加持,不至于太冷。

来到窗前,将窗户打开,一股冷风倒灌了进来,郑大胜打了一个哆嗦。

“这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这个狗屁地方,我真的是呆够了!

李成桂这个人,当初给我吹的时候怎么吹的那么厉害?现在怎么这么怂,直接造反就是,还非要搞什么党争!

只要你起兵造反,难道大明会不帮你吗?真的是!”郑大胜不停的骂着,在他看来,李成桂的胆子实在是太小了。

竟然不敢直接举兵造反,反而是搞什么党争。

此时的李成桂似乎忘了郑大胜之前说的那些话,似乎已经忘了,如果他起兵造反的话,大明肯定会帮他。

现在的他,联合了郑道传、赵浚、尹绍宗等新兴士大夫势力,抵制高丽王室和权门世族的旧势力。

这两者双方你来我往明争暗斗,看上去不亦乐乎。

可在郑大胜看来,全都是扯淡。

而且他们的党争就像是和过家家一样,再说了,这一亩三分地有什么可争的?

高丽这个地方,确实蛮荒。多山少平原,物产有限的可怜。

从头到尾,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攻入辽东,占据辽东。

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当年趁着红巾军起事,就开始攻略辽东。

可惜,还没等脚跟子站稳,大明却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