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两百八十一章:京城遇齐泰

洪武年间小神医 第两百八十一章:京城遇齐泰

作者:数沙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21:01

第两百八十一章:京城遇齐泰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我的表哥,他的婚事一定要准备充分。

过几天,我将这个事儿先告诉给我舅舅,最起码这事也要让我舅舅他老人家知道!”陈松开口说道。

朱静安笑道:“这事儿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准!到时候定然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不会有任何一点差错!”

“那就好!”陈松说道。

将陈炯昌交给了朱静安,陈松吃过下午饭之后,去了医馆一趟。

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去医馆了,也该补充一些药物。

来到医馆之后,周才生和李胜勋迎了上来。

看着走过来的两人,陈松问道:“最近医馆如何?”

周才生一边带着陈松在医馆里面转悠着,一边解释,“如今医馆倒也好,有太医院的那些郎中们坐诊,平日里来的病人都能够招待。

按照您的吩咐,对普通老百姓以最低标准收费。若是勋贵,就加大的价钱。

只是先生留在医院当中的那些药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如今所剩无几,估摸着再有个不到半月,就会消耗完毕!”

陈松留的那些药,都是从医院当中取出来的。

药瓶或者药盒上面有陈松亲手书写的说明书,这说明书非常详尽,就算是普通人看了之后也会明白。

更别说太医院里面的那些郎中了,配合着陈松留下来的那些药,太医院的郎中们的医术也上了一个台阶。

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在药品充足的情况下。

如果药品不充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既然如此,那我就再补充一些药吧!明天我会让人将药送来,在送来之前我会将这些药分好类别,只需要按照之前的排列方式存放就行!”陈松说道。

在医馆当中转了没多久,陈松走出了医馆大门。

走在外面的大街上,陈松并不着急着回家,而是漫无目的的游逛着。

最近这段时间,应天府当中的那些读书人多了不少,这些读书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轻人,都是从外地来的。

虽然都是应天府的学子,可应天府这么大,不可能所有的学子都家住京城。

街道上随时都能看见穿着襕衫的读书人。

有时候走过客栈,从大门前经过就能听到客栈当中的高谈阔论的声音。

年轻人便是如此,不管什么时候。

……

夜晚降临,应天府又陷入了寂静。

陈松坐在书房中,书写着给朱元璋的奏折。

今天白天,陈松被朱元璋叫到了御书房。

所谓之事无非两件,一件事就是应天府的税收情况。

如今应天府的税收情况大体上已经完成,税务金额以及所有的手续都已经结算。

因为距离国库比较近,所以那些税金都已经被陈松押送到了国库。

这点朱元璋倒是没有多担心,只是随意的问了几句。

第二件事才是朱元璋的重点,正是玻璃窑之事。

陈松为了解决玻璃窑的事情,所以就在之前上了一道奏折,说明了一下如今的大明商业情况,以及接下来所需要的改革。

朱元璋在收到陈松的奏折之后,看了一遍又一遍。

经过上面很多内容,陈松以前都说过。

可那都是放在纸面上的,现在要具体的实施下来,这些条条框框,朱元璋看了也不免的头大。

所以朱元璋就将陈松叫到御书房,询问这些事情。

虽然陈松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向朱元璋解释,可朱元璋还是一知半解。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些事情,朱元璋让陈松将这些事情全部写在奏折上,要事无巨细要将所涉及的所有事情,所有条条框框,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理都必须写清楚。

时间有限,一个晚上是完成不了的。

这可不仅仅只是一份奏折那么简单,更像是一个缩小版的教材。

陈松花费了三天,终于将这个奏折完成。

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只不过天气已经很冷了,深秋即将结束,马上就要入冬。

天上的太阳已经失去了威力,虽光芒万丈,可并不炎热,甚至还带着几分冷气。

下了早朝之后,陈松带着那份奏折去了御书房。

将那份奏折呈上去,朱元璋便下达了逐客令。

陈松也没有再待,行了一礼之后便退出了御书房。

回到家,本来想着找朱静安,可谁知,朱静安不在。

问及下人,才知朱静安出门访友去了。

朱静安乃是公主,如今也是富平侯夫人。

对于这些人,她们也有着自己的圈子。

陈松倒也不排斥,只要朱静安没有什么危险,那便由着她。

简单的吃过午饭,陈松走出了家门,来到了外面。

行至一家客栈门口,飘荡出来的香味勾人食欲。

尽管已经吃过午饭,可在这香味的勾引之下,陈松不由自主的朝客栈走去。

走进客栈,发现客栈当中已经不剩几个空桌。

那些位置好的地方都已经被人占了,只有偏僻角落的一个桌子还没有人。

陈松带着李三娃和张铁牛走了过去。

坐下来之后,陈松也让李三娃和张铁牛坐了下来。

店小二一脸热情的迎了过来,尽管陈松和李三娃等人穿的非常朴素,但他也并没有因此而看轻。

“几位客官要来点什么?”店小二笑呵呵的问道。

陈松抽了抽鼻子,品味着空气当中的香味,“就按照你们店里卖的最好的菜品上吧,这香味儿确实不错!”

“得嘞,几位客观,稍待片刻。”店小二急急忙忙的往柜台那边跑去。

陈松放眼看了一眼大堂,只见大堂当中做的数量最多的便是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高谈阔论好不自在,一服天下我有的样子。

陈松注意到自己右手边的一个桌子,那个桌子旁坐着一个似曾相识的人。

陈松皱着眉头,仔细的打量着这人。

只是觉得这人眼熟,却实在想不起到底在哪里见过。

看了半天看不出什么名堂,陈松索性不再去想。

虽然陈松已经没了什么想法,可这张桌子上响起来的那些话,却引起了陈松的注意。

这张桌子周围坐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齐泰以及他的那些朋友。

读书人哪里有不喝酒的?只是齐泰今天身体有恙,没有喝酒,但同行之人,大都小酌几杯。

齐泰以茶代酒,小口的喝着手中的茶,时不时的说出几句话。

不知道是谁将话题引到了陈松身上,齐泰这下子来了兴趣。

“呵呵,说真的,富平侯确实立下了不少的功劳,我确实佩服他!”齐泰放下手中的茶杯,开口说道。

陈松一听有人说起自己,一下子拉了兴趣,竖着耳朵认真的听着。

齐泰还接着说道:“光是北入草原,深入敌后,大破敌军这件事,就不是什么人能比得上的!

可是他的这些功劳却掩盖不住他身上的那些缺点和劣性!”

齐泰这语气一转的话语,让陈松的兴趣更浓了。

坐在陈松旁边的李三娃按耐不住,数次都想站起喝骂,可却被陈松阻止。

“小声点,你们两个动静都小点,我倒要听听这些人是怎么评价我的!”

陈松小声地冲着两人念叨了一声,然后又竖起耳朵听着。

只见齐泰眼睛中闪烁着厌恶的光芒,他对着同桌的那几人说道:“如果富平侯陈松能够像魏国公一样,立下不世功勋之后转而投向儒家理学,那百年之后,在史书上定然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了那个时候,他将会成为比肩卫霍的大将军。可是呢,可是他干了些什么,他所干的那些事情无一不是自觉坟墓之事。

创立什么狗屁新学,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我之前也听说过,大部分都是一些工匠的学问。

堂堂大明功臣,堂堂大明侯爷,竟然和工匠混为一谈,这不是自降身份吗?

除此之外,最让人诟病的便是这个官绅一体纳粮!这个办法简直就是从古到今数千年以来最狠最恶最无耻,最下流最卑鄙的政策……”

其他竭尽自己所学,一个又一个贬低的词语从嘴里骂出。

周围的人见其他这样喝骂,一脸的担忧。

一个同伴拉了拉齐泰的胳膊,急忙说道:“这里是京城,赶紧小声点。这里不是咱们那里,这话要是传到姓陈的耳朵中去,你觉得你还能落着好吗?”

齐泰不以为然,反驳道:“你怕什么?我辈读书人行得正,走得直,路遇不平就要管。他姓陈的做出这种腌臜的事,难道还不允许别人谈论吗?

朝廷不以言获罪,就算我站在他姓陈的面前,指着他的鼻子骂他,只要我占着理,他就无可奈何!”

陈松不停的摇头,这个读书人的这番话,实在狂妄。

如果不是陈松一直压着李三娃和张铁牛,恐怕这俩人早就冲上前去,大嘴巴子抽在了他的脸上。

“先生,您就这么听着?这个狗东西就在那里瞎咧咧?”李三娃愤愤不平,火冒三丈。

张铁牛也是一脸愤怒,“先生让我过去将他的嘴撕烂,不让他长长记性是不行了!”

陈松的脸色逐渐变冷,他看了张铁牛和李三娃一眼,说道:“不着急,先听听他还能说出来些什么!”

齐泰还在那里骂着,可能是因为说的话太多,嗓子有些干,骂了没一阵,便消停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