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一百三十七章:把玻璃局的事情交给你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把玻璃局的事情交给你了

街道又恢复了平静,毛骧等人消失在街道尽头。

第二天早朝,朝堂上的文官少了一些,陈松对此毫不在意。

这是一群被宋朝惯坏了的团体,也是朱元璋最痛恨的团体。

朱元璋就和没事人一样,和往常一样议论着政事。

朝政依旧和陈松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朱元璋也没有将昨天在国子监发生的事情拿到朝堂上来说。

下朝之后,陈松回家做了准备,带着讲课的东西,又往国子监而去。

这次,陈松不相信还有人不知死活。

来到国子监大门外,只见大门洞开,国子监的官员在国子监外将近两里的地方迎接。

今天迎接的官员,多了一些生面孔。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陈松朝着那些官员走去。

今天早上刚刚被任命为国子监祭酒的周宏斌一脸热情的迎了上来,一脸假笑的对陈松嘘寒问暖。

不管是不是真心实意,周宏斌都必须显露出热情。

陈松皮笑肉不笑的一一应对,然后带着李三娃他们往国子监走去。

国子监的这些官员急忙跟在陈松身后,为陈松讲解着国子监沿革以及目前的情况,陈松时不时的应付一两声。

刚刚走到国子监,陈松就见到了一个搭建在空旷地方的木台。

木台的周围,坐满了听讲的学生。

“陈先生,还请这边走!”周宏斌带着陈松朝着木台走去,下面的那些学生,目视着陈松。

木台上早已放好了书桌,陈松将手中的东西放在书桌上,坐在了书桌后面的椅子上。

周宏斌站在勋贵木台边沿处,冲着下面的学生大喊:“奉陛下之命,陈大人来国子监讲学,这是你们也是整个国子监的荣幸。”

周宏斌和之前的张诃阳完全就是两种态度,今天的周宏斌恨不得将陈松当成祖宗来供起来,所有的事情都给陈松安排的好好的,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陈松将自己准备好的课件放在桌子上,然后看向站在前面的周宏斌。

“行了,可以了。”陈松冲着周宏斌说道。

周宏斌换上一副笑容,来到陈松面前,笑呵呵的说道:“一切都听陈大人的安排,一切都听陈大人的安排。”

“你就站在旁边吧。”陈松指了指一旁,示意周宏斌站在旁边。

陈松站在桌子后面,将手中的课件拿起,然后清了清嗓子。

“咳咳,在座的诸位可能认识我,也可能不认识我。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陈松,是大本堂左詹事,今天来这里,是向你们讲讲什么叫做新学。

新学,顾名思义,这是不同于儒家理学的一门学问,这是由我开创的一门学门。

说到这里,可能你们当中就会有人觉得我陈松有些夸大了。觉得我陈松不过是乡野村夫出身,怎么可能会创办出新学呢?”

陈松说到这里,停了一下。

木台下面的学生们,都坐在原地,静静的看着陈松。

里面不乏儒家理学的狂热学生,在看向陈松的时候,眼睛里面满是不屑。

当然,还有一些对新学感兴趣的学生,这些学生在看向陈松时候,脸上多了几分期待。

“新学是什么,我简单的给你们解释一些。

新学就是研究世间万物运行规律的一门学问,在不久之前,我曾经坐着一定巨大的孔明灯飞上了天空。

这件事情你们估计也听说了,这个飞上天的孔明灯,就是新学的学问。

还有前几天我在通济门大街做的那个实验,可能你们非常好奇,为什么两个不同重量的秤砣会在同一时间落地,这里面的原因就是新学的一部分。

除了这些之外,新学还有很多的东西......”

今天陈松就是想给这些学生讲讲什么叫做新学,让他们能对新学有一个概念。

至于光靠这一天的课程就能招来学生,陈松没抱多少希望。

时间缓缓而过,已经来到了下午。

陈松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润了润干燥的嗓子。

木台下面有些学生昏昏欲睡,不停的点着头。

对于这些学生,陈松不抱有任何希望。

从今天的反应来看,这些学生就已经被排除在外。

还是有不少的学生,露出了意犹未尽的表情。

陈松将这些人的表情看在眼中,以后,要是有条件,就可以好好发展他们。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

陈松收拾好东西,带着东西走下了木台。

周宏斌紧紧地跟在陈松身后,生怕陈松有什么意外一样。

有张诃阳的前车之鉴,周宏斌哪里敢松懈分毫?

陈松带着李三娃他们走出国子监的大门,越来越远。

站在门口驻足观望的周宏斌长出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回到家后,陈松的那四个学生早已经等候多时,陈松简单的吃过午饭,开始给他的这四个学生上课。

上完课,天色昏暗,晚饭后,陈松来到了书房。

朱元璋前几天让陈松就玻璃工厂做出一个章程,限定在十天之内。

这几天陈松一直忙着讲课的事情,这事还没有做,趁着现在的空档期,先赶紧将这事做了再说。

陈松坐在书房中,拿着毛笔的手在宣纸上不停的书写着。

有后世的基础在,陈松没花多长时间,就将具体的章程弄得差不多了。

月亮挂在天上,陈松走出书房,看着天上的明月。

已经是四月底了,空气中多了几分燥热。

一阵夜风吹来,陈松坐在了书房前面的台阶上。

朱静安还以为陈松没忙完,提着一个竹制食盒朝着书房走来。

见坐在书房前面台阶上的陈松,朱静安也一并坐了下来。

朱静安将食盒放在陈松面前,从里面取出一碗肉粥,肉粥还冒着热气。

“我还以为你还没忙完,特意给你煮了一碗肉粥!”

朱静安端着这碗肉粥,笑脸盈盈的看着陈松。

陈松微微一笑,将这碗肉粥接了过来。

朱静安右手撑着下巴,静静的看着喝粥的陈松。

陈松喝一口,笑道:“真好喝,味道和火候恰到好处,真是不错。”

“那就赶紧趁热喝吧!”朱静安笑道。

陈松三下五除二,将这碗热粥喝下了肚子。

......

雾气逐渐消失,黎明刺破黑夜时,陈松站在御书房中。

昨天晚上的章程已经交给了朱元璋,现在朱元璋正在认认真真的看着。

“可以,差不多,差不多。”朱元璋将手中的奏折放下,然后对着陈松说道:“这样吧,就按照你奏折上说的去做吧,这事情就交给你了。

俺知道你身上的职务有点多,但你也知道,如今朝中,只有你一个人有这样的才能,不将这种事情交给你还能交给谁?交给别人,俺也不放心。”

朱元璋真是将陈松当永动机一样使唤,市舶司的事情还没有彻底结束,每天早上还要给朱雄英上课。如今,还要整玻璃工厂。

其实这样也好,要是交给别人,这事大概率就废了。

“臣遵旨!”陈松冲着朱元璋拱拱手,接下了这个差事。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退下吧。”朱元璋冲着陈松摆摆手。

陈松退出了御书房,去了东宫。

每天上课的时间是固定的,这点陈松逃不掉。

上完课,陈松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去找朱标。

朱元璋将玻璃工厂之事交给了陈松,但陈松不知道京城中的玻璃窑在哪。

再说了,这事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凭借着陈松一个人,确实很难完成。

此时的朱标正在书房中忙碌着自己的事情,陈松在王府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书房外。

“殿下,陈先生求见!”太监走进书房,冲着正坐在书桌后工作的朱标说道。

朱标抬起头,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陈松站在书房中。

朱标一脸笑容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陈松,问道:“怎么?有什么事吗?”

“殿下,是这样的。今天早上,陛下将玻璃工厂的事情交给了臣。

可是您也知道,臣只有一个人,玻璃工厂凭借着臣一个人,确实有些困难。”陈松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原来是这事啊,你不说我也要去找你。这事你不用担心,已经安排好了。

对了,你可知道徐辉祖?”朱标忽然问道。

“知道,是魏国公的长子,以前有过几面之缘。”陈松回道。

当初,陈松去给徐达看病时,见过徐辉祖。

陈松已经有好久没有见过徐辉祖了,现在一听朱标说起,瞬间想起了他。

只是,陈松有些想不明白,这事和徐辉祖有什么关系?

看着陈松迷茫的表情,朱标解释道:“是这样的,陛下打算将徐辉祖调给你,由你们两个,共同协作完成此事。”

陈松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朱元璋会这样安排。

以前的时候,朱元璋让陈松做事时,也没有派出人掣肘陈松,这次的事情,怎么弄了一个陈松根本就不怎么熟悉的徐辉祖。

“这里面的事情你可能想不明白,但我也不能细说,反正对你无害。这样给你说吧,徐辉祖定然不会胡作非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