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一百一十八章:文官们炸了

洪武年间小神医 第一百一十八章:文官们炸了

作者:数沙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21:01

第一百一十八章:文官们炸了

明初朱元璋设置大本堂,召集天下鸿儒教导朱元璋。

其为太子属官,设置太子太保、太子太师等官职。

这些官职基本上都是勋贵总揽,主要是加衔。

在此之下,真正教导太子的是左右詹事等职务。

至于詹事府,还要等到洪武十五年才能出现。

刚过完年,才是洪武十四年,距离詹事府的成立还有一个年头的时间。

……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今任命陈松为大本堂左詹事,钦此!”

宣旨的官员站在陈松的家门前,朗诵着手中的圣旨。

宣读完毕,宣旨官员笑呵呵的将圣旨收起,交给了站起来的陈松。“陈大人,恭喜恭喜啊!”

接过圣旨,陈松说道:“嗐,为朝廷办事,谈什么恭喜啊!”

“陈大人,下官还有事,就先走了!”宣旨官员拱拱手,带着随从离开。

看着宣旨官员离开的背影,陈松将手中的圣旨打开,看着上面的内容。

朱静安站在陈松身旁,一脸笑容的说道:“没想到这么早就将左詹事的职位给了夫君,这下子,朝中那些文官可要难受了。”

“难受?难受慢慢难受去,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哈哈,和咱们无关。”

陈松哈哈大笑,带着众人走进了大门。

一场风波正在酝酿。

……

“大哥,大哥,出事了,出事了,这下出事了。”

李存义一脸焦急的冲进了李善长家的书房,他看着正在练字的李善长,一脸焦急的大声喊道。

李善长放下手中的毛笔,问道:“什么事情如此惊慌啊?难不成陈松这个小东西又搞出什么来了?”

陈松回来的事情李善长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毕竟陈松和朱棣的队伍浩浩荡荡,想不被发现都难。

“大哥,和陈松有关,只是这次的事情,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李存义的脸色黑了下来。“陛下让陈松当大本堂的左詹事,负责教授太子嫡长子之事。”

一听这话,李善长的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什么?竟有此事?”李善长一拍面前的桌子,一脸不相信。

李存义焦急的道:“大哥,此事千真万确啊。今早陛下派人宣旨陈松,恐怕现在任命书都送到了陈松手中。大哥,咱们该怎么办?”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一个小小的乡野郎中,竟然还能成为大本堂左詹事?真是够好笑的,他能教什么?教看病吗?”

李善长眯眯着眼睛,双手背在身后,从书桌后面走出,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事我倒是想明白了一些。”

“大哥,这事如何啊?要是让陈松真的坐稳这个左詹事,那以后岂不是要站在咱们的头上踩?”李存义焦急万分。

韩国公府已经和陈松彻底交恶,不说不死不休,也差不了多少。

现在眼睁睁的看着陈松爬到这个位置,一股危机感涌上李存义的心头。

李善长沉着脸,在房间中走来走去,思考着这件事情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

“此事不难理解,陈松在医术上的本事不用多说,可在四书五经上面,却稀松平常,甚至不如秀才。

陛下让陈松担任左詹事,恐怕是故意恶心人。”

李善长抽丝剥茧,很快分析出了这件事情后面的真正含义。

李存义跟在李善长的身后,问道:“大哥,您的意思是?”

李善长说道:“之前,朝中大臣上书,说太子嫡长子到了发蒙的年龄,请求陛下挑选天下鸿儒,教导太子嫡长子。

但是,奏折送上去之后,就像是石沉大海一样,没有掀起任何波澜,陛下对此事也缄口不言。

由此来看,陛下不太想在这个时候挑选老师,所以,陛下这才将陈松拉出来。

在我来看,陛下应该是厌烦了那些人,所以拿陈松来恶心人,就是说,就算用陈松,也不会挑选鸿儒。”

“可是陛下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呢?”李存义问道。

李善长双手一摊,道:“这我哪知道?谁知道陛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可能就是单纯的恶心人吧。”

“那咱们该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陈松这样?”李存义有些着急的问道。

“怎么办?静观其变吧,这次对于咱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咱们就静静的看着吧,朝中的那些官员,可要比咱们着急。”

李善长不蠢,他知道左詹事这个职位对于朝中那些文官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儒林来说意味着什么。

论功劳,宋濂的功劳远比不上李善长。

可是,就算是朱标见了宋濂,都得恭恭敬敬的叫一声先生。

如果不是上次的事情,等以后朱标登基了,那宋濂宋家能不被朱标重视?更别说这可是会名留青史的事情。

李善长文人出身,知道左詹事在文官心里的地位。

这下被陈松拿了去,文官不闹腾才怪。

“陈松不过乡野村夫,四书五经估计都没读过几次,这下,有热闹看喽,尤其是翰林院那些人。

对了,咱家不要参与进去,隔岸观火就行。”李善长说道。

李善长明白,这事就算自己不插手,就算自己不煽动,这些文官也会想疯了一样弹劾陈松。

可能弹劾的作用不是很大,但能给陈松造成一些麻烦,也是李善长愿意看到的。

果不其然,当天下午,等陈松被任命为左詹事的事情传开之后,朝中的文官一下子化身卫道士,他们使出自己最擅长的本事,弹劾陈松的奏折就像是雪花一样,飞上了朱元璋的案头。

这些文官在奏折中将陈松说成了无恶不作之徒,就好像如果让陈松当左詹事,大明朝明天就要灭亡一样。

这些奏折里面,以那些翰林清流的奏折最多。

这些人,是出了名的夸夸其谈之辈,说起话来,满是头头道道。

文人这个团体,平日里看上去总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那只是没有触及到他们的利益。

一道触碰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就像饿狼一样凶狠。

对于这些文臣来说,大本堂就是他们的一亩三分地。

三孤三公这些官职可以让勋贵来当,毕竟这些官职如今已经成了虚衔。

可是,左詹事这种实质性的官职,必须要掌握在文官手中。

就算文官彼此之间有派系之分,有地域之分,但总归都是文臣,都是文人,大家的小利益不同,但大利益都是一样的,终究是肉烂在了一个锅里。

可是,这下子,朱元璋直接把锅给扔了。

几百上千年了,这事都是文人的事,现在出来一个四书五经没读过几天的陈松,这如何能让他们顺心?

更别说,培养亲近文官的皇帝,乃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没有任何一个文官喜欢在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手下做事。

可是呢?半路杀出个陈松,杀出一个四书五经没读几天的陈松,这能让文官们咽下这口气?

朱元璋的这个举动,就像是将一团大便塞进他们嘴里一样。

他们不敢对朱元璋有什么怒气,只好全都发泄在陈松身上。

这些事情,陈松全都抛之脑后,现在该头疼的是他们。

文人,里面不乏铁骨铮铮有气节的,可是这样的人,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别的不说,就说建文末洪武初的方孝儒之徒。

这些人写起文章来,确实厉害,能把文章写出花来,可能力呢?何止是拉胯啊,比猪队友还猪队友。

一个个的沽名钓誉不说,屁的本事没有,糟蹋起江山来无人可比。

对于那些有气节,有能力的读书人,陈松确实佩服,可对于这些夸夸其谈之辈,陈松打心眼里厌烦。

陈松回到书房,将自己之前编写的那些教材取了出来。

如今,这些教材派上了用场,陈松可不会给朱雄英教授什么四书五经。

当然了,这些东西对于年幼的朱雄英来说还有高深,所以陈松打算对起进行简化。

明天就要出发去松江府市舶司,简化教材之事一时半会也完成不了,所以陈松打算将教材带到松江府去。

……

“将这些奏折都烧了,全都烧了!”

御书房中的朱元璋指着桌子上满满当当的奏折,对着站在一旁的庆童说道。

庆童招呼过来几个太监,搬着这些奏折走了出去。

这些奏折都是文官弹劾陈松的奏折,对于这些奏折,朱元璋是一眼没看。

“就像是捅了蜂窝一样,这些文官,从昨天开始到现在,奏折上的就没停过。”朱元璋摇摇头,放下手中的朱笔,站了起来。

“爹,朝中大臣对左詹事这个官职非常看重,如今由陈松担任,自然不能善罢甘休。”站在旁边的朱标说道。

“呵呵!”朱元璋轻蔑的笑了笑,一脸戏谑的道:“这些文官啊,都想爬到咱们爷俩的脑袋上。

现在就这么吊着吧,先让陈松慢慢当着。

陈松的主意多,俺要看看,陈松如何应对这事。”

“对了,爹,从陈松老家带来的土豆和红薯已经全部封存,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处理?”朱标忽然想起了从陈松老家带回来的土豆和红薯。

朱标将赵铁绳一家,以及所有的红薯和土豆都带到了应天府。

带回来的这些红薯和土豆,彻底打消了朱元璋的疑虑。

同时,朱元璋准备将此事列为和征伐西南同等级别的头等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