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 >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两线作战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两线作战

赵云自从出道以来,除了跟随公孙瓒的时候曾短暂的跟随骑兵作战,然后就一直随着刘备颠沛流离,别说骑兵了,就是步兵都没有率领过多少。

一直到投入张武麾下之后,赵云这才感觉打仗痛快极了,而且张武还将麾下唯一的骑兵部队交给他率领,这正是赵云梦寐以求的。

而陈到也知道去了汉中之后作战的机会就多了,那么立功的机会也就多了。等主公麾下的骑兵多了,说不定自己也能独领一军。

这个时代的武将,别管本事大小,大部分都是不怕死,不怕上战场的,不管是虎牢关前迎战吕布,还是韩氏父子送五杀给赵云,就算打不过也敢打。

所以,不管大汉内部打的如何,一直到现在为止,大汉的军事力量还是碾压周边的少数民族,北方的游牧民族顶多就是趁机抢掠一番,还是不敢大规模南下入侵。

岳飞曾说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可惜从宋代以后,文官愈发爱钱,武将愈发怕死,汉人虽然人多,但一直被外族欺侮。明末虽然有内乱,但朝廷还养着几十万军队,只不过武将各个贪生怕死,一听说后金军队来了,打都不敢打,抛弃手下士兵就逃跑。

张武令赵云将能上战场的战马用于扩充骑兵,把受伤严重无法再作战的战马送到辎重营充当驮马,将死去的战马煮熟给将士们改善伙食。

这一战虽然暴露了自己的另一个秘密武器火药,但也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否则这一仗也打不赢曹军,顶多就是依靠水军的接应能与曹操打平手。

火药这东西也不怕曹操仿制,张武从开始研发到投入战场,前后经过了好多年,这还是有张武这个穿越者提供思路。那曹操如果想仿制火药,没有个几年的时间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几年之后天下的形势又肯定跟现在不一样了。

张武知道曹操也仿制出了毒烟弹,因为这玩意没有多少技术含量,随便找几个郎中就能配置出来,但张武并不怕曹操会使用毒烟弹对付自己,因为他能控制风向。毒烟弹只有配上“呼风唤雨”的技能才能成为大杀器。

火油虽然不需要研制,曹操的地盘上也有大油田,但需要开采和提炼的技术,而且产量也很低,张武也不怕曹操拿来对付自己。

如果因为惧怕自己的先进武器被敌人仿制,然后拿来对付自己,就不敢在战场上使用,那浪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发明了这些武器还有什么用?

曹操经此一败之后,不敢再与张武交战,而是坚守合肥,同时召集谋士武将商讨对策。

曹操手下也不缺见多识广之人,很快就猜出张武用来对付自己骑兵的恐怖武器应该就是火药。因为火药最早就是道士在炼丹的时候弄出来的,这个时代的文人很多都对道家文化颇有研究,很多文人同时也是道士。

但道家典籍中记载的火药肯定没有那么大的威力,那张武肯定是进行了改进,至于怎么改进的那就不清楚了。

曹操一直是不惧怕与张武正面对抗的,因为他有强大的骑兵,只要不是在水上作战,他相信曹军是天下无敌的,但那可恶的张武就是不讲武德,每次都弄些稀奇古怪又威力巨大的东西。

毒烟弹其实好对付,只要是在开阔的地带,事前再做好准备,那点毒烟也无法决定胜负。火油虽然难以扑灭,但也烧不死多少人,只不过挺打击士气的。但曹操可以出动骑兵快速冲击对方的军阵,掩护自己的步兵前进。

只要双方进行短兵交战,那无人是曹军的对手。

可现在张武用火药大败自己的骑兵,没有骑兵的掩护,曹操可就没有信心与张武证明硬刚了。那张武不但本身天下无敌,手下还有一大群猛将,更可恶的是,他手下还有那么多顶尖的谋士。

打了一辈子仗的曹操深深地明白,对手有许多猛将不可怕,比如当初的刘备,照样被自己揍的四处流窜。对手有顶尖谋士也不可怕,比如吕布和张绣,手下的陈宫和贾诩可都不差,但照样不是自己的对手。

对手既有猛将又有谋士,但如果做老板的不英明也不可怕,比如袁绍,麾下的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还有那么多兵力和粮草,但最终还是被自己消灭。

但像张武这样就可怕了,麾下猛将和谋士都跟大白菜似的,当老板的本身天下无敌,还特别英明,能听从别人的意见。

因此,去掉骑兵的优势之后,曹操真不觉得能凭借兵力优势打败张武,在军师们的计谋之下,只要双方兵力不是太悬殊,战争的结果不是由兵多兵少决定的。

在找到应对火药的办法之前,曹操是不打算主动出战了,因为自己的骑兵不敢用了,但张武的水军还照样很犀利。

曹军不出战,张武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对方兵力很多,又占据城池,麾下的大将和谋士也不少。

就算用炸药炸掉合肥的城墙,但最终还得士兵上前肉搏,曹军近战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那炸药又不能将曹军全都炸死。

淮南战场告一段落,西线的汉中战场上,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也开始了小规模的交战。

徐庶知道曹操是个多疑的人,如果他这边一直按兵不动,不采取一些行动的话,有可能更容易引起曹操的怀疑。

要让曹操深信淮南战场是楚军的主攻方向,那楚军在汉中发动攻势牵制曹军的兵力就是理所当然的,同时也可以试探试探曹军在汉中的军事布置,还能多增加一些对夏侯渊的了解。

曹操虽然令夏侯渊和曹洪紧守汉中,不要轻易出战,但身为武将,哪个不想多立军功?夏侯渊和曹洪又都不是脾气好的人,而张郃虽然比夏侯渊和曹洪谨慎一些,但其实这三个人当中,张郃是最想立功的人。

曹操手下的大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宗族大将,这是曹操最信任也最重用的,一般都是手握大权或作为一军统帅。

然后就是外姓大将,一般不会成为一军主将,但曹操也非常重用,比如五子良将。

但同为五子良将,于禁和乐进是随曹操起兵的老人,是曹操的心腹班底。徐晃和张辽虽然也是降将,但投降得比较早,也深得曹操喜爱。只有张郃投降得最晚,而且投降曹操后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张辽很早就被封为荡寇将军了,而张郃才是一个偏将军。

因此张郃也想通过立功来提升一下自己的职位,提升一下自己代表的河北一派的武将在曹营中的地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