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 > 第三百一十七章 九锡

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 第三百一十七章 九锡

作者:泉山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18:09

第三百一十七章 九锡

行完拜师礼之后,众人纷纷向诸葛亮表示祝贺。

“孔明,恭喜了!”庞德公和司马徽笑着说道,孔明是他们的学生,是鹿门书院出来的,张武选择诸葛亮作为自己长子的老师,这也是对他们鹿门书院的肯定。

包括庞统、徐庶、向朗、蒋琬等一众鹿门书院出身的人都纷纷向诸葛亮道喜。

随后是关羽、张飞、糜竺、孙乾、简雍等人,他们也都对这件事情的真正意义心知肚明。

刘备也笑着说道:“孔明,恭喜啊!”

诸葛亮施礼道:“多谢皇叔,亮时刻铭记皇叔知遇之恩。”

“好,铲除曹贼,复兴汉室的重任就落在你们身上了!”刘备欣慰地说道。

“亮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马良也过来说道:“孔明兄,恭喜,拜托了!”

他是张明的舅舅,本来与诸葛亮的关系就非常亲密,现在两家的关系更亲密了。

“季常放心,亮必竭尽所能。”

难得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张武在州牧府大摆筵席,众人正好趁此机会联络感情,加强联系。

张武从来都不阻止手下之人互相往来,因为人是群居动物,人的天性就如此。一个人,从小就会不断地处在一个又一个小圈子里。

上学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几个玩的特别好的同学,他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放假也一起玩。

工作之后,每个人也都有几个合得来的同事,一起喝酒,一起打球,一起出去嗨皮!

所以,有小圈子很正常,有的人还会同时处在好几个小圈子里。

比如平时很小心的徐庶,就同时处在元老派、鹿门书院派、外来派等几个小圈子里。

张武觉得,有小圈子不要紧,几个人之间相互联系紧密了一点也不要紧,只要不是为个人谋私利,只要不为了小团伙的利益而损害大集体的利益,只要大家不搞窝里斗,都是可以存在的。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嘛!

再说了,张武对这方面也不是没有防备,明面上采取很多措施使各派系之间互相融合,不分彼此,暗地里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监察此事,这个机构由陈孙负责管理。

张武还亲自担任荆州州学的大祭酒一职,当然他也没有时间去给学生上课,也没时间去管理州学,具体事务有专人管理,他就是挂个名。

但张武这一挂名,就使州学毕业的寒门学子们有了一个身份,他们都是张武的学生,以后在官场上就有底气和鹿门学院毕业的世家子弟们相抗衡。

却说曹操自收兵回许都后,威福日甚。

大半个天下都在他掌握之下,朝廷上都是自己人,下一步收取汉中,占据益州,便可一统天下。

长史董昭向曹操进言道:“禀报丞相,属下以为,自古以来,为人臣者皆未有如丞相之大功,即使是周公、吕望也比不上丞相啊!丞相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因此,以丞相之功岂可与诸臣宰同列乎?以属下看来,丞相应该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

九锡是古代皇帝赐给有很大功劳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九锡者,分别是车马、衣服、乐悬、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九锡其实就是“九赐”的意思,这九种礼器的含义各不相同,是天子用来表彰品德高尚、能力不凡、功劳卓著的大臣的。而得到九锡的大臣,不但拥有和天子相近的装备,还拥有和天子相近的权力,身份相当于“副皇帝”。

西汉末年的王莽是第一个接受九锡的大臣,而王莽最终也篡汉称帝。

因此,加九锡似乎就成了一个不好的信号,是有野心的表现。

虽然说加了九锡不一定就会篡位,但关键是董昭的提议里还有一项,那就是让曹操受魏公之位。

自尧、舜以至夏、周,共有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公爵的地位在王之下,高于其他侯、伯等。

到了汉朝,改成二十等爵,最高为列侯,是没有公爵之位的。西汉最高的爵位是列侯,其次是关内侯,而且在汉景帝之后是没有封地的。东汉时期最高等级的列侯又被分为县侯、乡侯、亭侯等,封侯就是最高的爵位了。

当初刘邦和群臣立下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虽然董昭的建议并不是要让曹操称王,但在这种形势下,你称公和称王有什么区别?

在曹操之前,也还有一个汉朝大臣被封为公的,那就是王莽。

你看,王莽也是受九锡被封公,后来他篡汉自立了。现在你曹操也要受九锡被封公,你想干什么?

因此,荀彧坚决反对道:“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操听后大怒,老子这么大的功劳,封个魏公怎么了?要是没有我,这大汉朝廷都可能不存在了,这天下也不知会有多少人称孤道寡,袁术那小子可是早就称帝了!

但曹操不能说什么,因为就算他不怕当世人的评论和怒骂,还要顾忌一下史书上会怎么写。这种事,当事人一般都要推辞好几次,然后被属下以死相威胁之后,实在迫不得已才接受。

如果一开始自己就痛快地答应下来,那会显得自己早就有了野心,人家王莽也是推辞了好多次呢!

而且荀彧不是一般人,他是当世最顶尖的世家颍川荀氏之人,是曹操的首席谋士和功臣,曹操的很多属下都是荀彧举荐的,如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等。

当戏志才、郭嘉都去世后,现在曹操最倚重的谋主便是荀攸,荀彧和荀攸分主内外,地位显贵,影响非常大。

荀彧还是曹操的亲家,曹操的女儿嫁给了荀彧的儿子。

曹操也知道荀彧对汉室还是有感情的,所以董昭之话也有试探荀彧的意思。

果然,荀彧是坚决反对的,这让曹操非常气恼,我们一起相处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你还是不肯真正的成为我的人?

那个天子给了你什么好处?大汉给了你什么好处?

这大半个天下可以说都是我打下来的,没有我,你会有现在的权势和地位?你荀家还会有现在这样的风光?

如果我真的要篡位的话,你是不是还要杀了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